专利名称:建筑物雨水漏水路径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外部检测在建筑物中的屋顶、堵壁、地板等构造体上 产生的漏水路径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建筑物的墙壁、地板、柱子等构造体内部的雨水路径的确定和检测比较困难,特别是在现场对墙壁的雨水漏水路径的检测更加困难。目前有借助一些设备进行该项工作,但是不尽如人意,得不到推广。如2001年6月28日同济大学提出的发明专利,其专利申请号是01113148.9,发明名称为外墙抗渗性能现场检测装备与方法,是模拟风雨检测,结构复杂,,检测工序麻烦。2004年5月20日,日本江田悦健申请的发明专利,其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45320.5,发明名称为建筑物的漏水路径的检测方法,该发明需要红外线或其它气体传感器,确定范围,其配套设备多,检测麻烦,而且设备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中提供一种建筑物雨水漏水路径的检测方法。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建筑物雨水漏水路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室内渗水部位中心区域打孔,孔深为墙厚的一半;
b.向孔内持续通过水汽,同时密封孔口;
c.观察外墙表面,外墙表面泛出潮湿区域,再持续加水汽3至5分钟,外墙表面有明显湿痕,最终确定湿痕处为渗水部位。上述建筑物雨水漏水路径的检测方法,所述水汽为水蒸汽或者水雾,通过插管插入到室内渗水部位所打的孔内。上述的建筑物雨水漏水路径的检测方法,水汽由水汽发生器产生,水汽发生器出口连接气泵入口,气泵出口连接插管,插管插入到室内漏水部位所打的孔内。上述建筑物雨水漏水路径的检测方法,所述水汽发生器是加湿器。上述建筑物雨水漏水路径的检测方法,所述加湿器是超声波加湿器。上述建筑物雨水漏水路径的检测方法,所述水汽发生器是电压力锅,电压力锅体上设出口,该出口通过液压管连接插管,插管插入至室内渗水部位所打的孔内。本发明水汽湿度和检测时间应当加以控制,以免水汽渗入缝隙周围墙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有以下优点:用简单的设备,通过插管连接,就能检测出雨水漏水部位,而且确定雨水漏水部位是通过人眼目测就能识别出来,其效果显著。无论在现场还是在试验室内检测均能达到良好的检测效果。本发明所用设备简单,数量少,大幅降低了检测的投入成本,又能准确的识别出墙体漏水部位。
图1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建筑物雨水漏水路径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室内墙体I渗水部位中心区域打孔,孔深为墙厚的一半;
b.向孔内持续通过水汽,水汽由水汽发生器产生,水汽发生器出口连接气泵3入口,气泵3出口连接插管2,插管2插入到室内漏水部位所打的孔内,同时密封孔口 ;
c.观察外墙表面,外墙表面泛出潮湿区域,再持续加水汽5至10分钟,外墙表面有明显湿痕,最终确定湿痕处为渗水部位。本发明所述水汽为水蒸汽或者水雾,通过插管插入到室内渗水部位所打的孔内。上述的建筑物雨水漏水路径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水汽发生器是超声波加湿器5,如图2所示,加湿器选用大功率加湿器,以便能够产生气泵所需的足够的水雾。本发明所述水汽发生器是电压力锅4,如图1所示,电压力锅体上设出口,该出口通过液压管连接插管,插管插入至室内渗水部位所打的孔内。本发明水汽湿度和检测时间应当加以控制,以免水汽渗入缝隙周围墙体。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物雨水漏水路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室内渗水部位中心区域打孔,孔深为墙厚的一半; b.向孔内持续通过水汽,同时密封孔口; c.观察外墙表面,外墙表面泛出潮湿区域,再持续加水汽3至5分钟,外墙表面有明显湿痕,最终确定湿痕处为渗水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雨水漏水路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为水蒸汽或者水雾,通过插管插入到室内渗水部位所打的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的建筑物雨水漏水路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汽由水汽发生器产生,水汽发生器出口连接气泵入口,气泵出口连接插管,插管插入到室内漏水部位所打的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物雨水漏水路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发生器是加湿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物雨水漏水路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是超声波加湿器。
6.根据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物雨水漏水路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发生器是电压力锅,电压力锅体上设出口,该出口通过液压管连接插管,插管插入至室内渗水部位所打的孔内。
全文摘要
一种建筑物雨水漏水路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室内渗水部位中心区域打孔,孔深为墙厚的一半;b.向孔内持续通过水汽,同时密封孔口;c.观察外墙表面,外墙表面泛出潮湿区域,再持续加水汽3至5分钟,外墙表面有明显湿痕,最终确定湿痕处为渗水部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有以下优点用简单的设备,通过插管连接,就能检测出雨水漏水部位,而且确定雨水漏水部位是通过人眼目测就能识别出来,其效果显著。无论在现场还是在试验室内检测均能达到良好的检测效果。本发明所用设备简单,数量少,大幅降低了检测的投入成本,又能准确的识别出墙体漏水部位。
文档编号G01M3/04GK103162917SQ20111042063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5日
发明者关喜才, 李珉安, 袁运河, 曹庆玉, 孔笑峰, 王玉珏, 刘爱姣, 郭艳华, 聂卫杰, 王恬, 刘芳芳 申请人:河南省基本建设科学实验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