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发光电子体温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体温计。
技术背景
电子体温计分为温敏电阻型与红外感测型两种,它可应用于各种 年龄段的患者,尤其在婴幼儿身上使用频率最高。但是,婴幼儿在身 体不舒适的情况下容易哭闹,对于量测体温甚为排斥,因此,如能设 计一种可吸引婴幼儿并起到安抚效果的电子体温计,将大大减少医护 人员和家长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 种发光电子体温计,它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吸引婴幼儿,同时其发出的 光还可对婴幼儿起到良好的安抚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发光电子体温计其外壳内设有感 温组件和带控制芯片的印刷电路板,外壳外部设有显示器和测温开 关,所述外壳的部分或全部为透光件,印刷电路板上设有至少一个 LED, LED发出的光向外壳的透光部分投射出去。
所述的外壳的透光部分具有激光处理的闪光点或微小的反光铝片。
所述的外壳上还设有LED控制开关,LED控制开关与测温开关 相互独立。
所述的LED有多个,其颜色各不相同,LED与感温组件与同一 控制芯片相连。
所述的LED有多个,其颜色各不相同,LED与感温组件分别与 不同的控制芯片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克服了现有电子体温计功能单一 的缺陷,其内部的LED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发出彩光,吸引婴幼儿的 注意力,减少婴幼儿对量测体温的排斥感;同时,LED发出的光还 可对婴幼儿起到良好的安抚效果,平复其因身体不舒适而产生的哭闹 情绪。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
见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电子体温计其外壳10内设有
温敏电阻型的感温组件20和带控制芯片的印刷电路板30,外壳10外部设有显示器40和测温开关51。外壳10的前半部(当然也可为 全部)为由透明或染色半透光件制成的透光部分11,印刷电路板30 上设有三个不同颜色的LED 61、 62、 63, LED 61~63发出的光可经 由透光部分ll投射出去,使电子体温计呈现闪光效果。
外壳10上还设有LED控制开关52,该LED控制开关52与测温 开关51相互独立,在需要LED 61 63发光时可通过LED控制开关 52点亮LED61 63。
LED61~63与感温组件20可与同一控制芯片(感温芯片)相连; 也可将LED61 63与一单独的声光控制芯片相连,并设置蜂鸣片, 电子体温计感测到的温度通过LED61 63以不同的颜色显示,同时 蜂鸣片鸣叫以表示测温完成。
见附图2所示:外壳10的透光部分11具有激光处理的闪光点(也 可在外壳内镀上微小的反光铝片)111,这样,LED 61 63发出的光 可通过闪光点111散射而形成亮点,进一步增强电子体温计的美观性。
附图3所示的红外感应型电子体温计的外形与附图1和附图2所 示的温敏电阻型电子体温计不同,其内部设有两个LED 71、 72,发 光原理和功能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电子体温计,其外壳(10)内设有感温组件(20)和带控制芯片的印刷电路板(30),外壳(10)外部设有显示器(40)和测温开关(5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的部分或全部为透光件,印刷电路板(30)上设有至少一个LED,LED发出的光向外壳(10)的透光部分(11)投射出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电子体温计,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外壳(10)的透光部分(11)具有激光处理的闪光点或微小的反光 铝片(111)。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电子体温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0)上还设有LED控制开关(52), LED控制幵关(52) 与测温开关(51)相互独立。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电子体温计,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LED有多个,其颜色各不相同,LED与感温组件(20)与同一控 制芯片相连。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电子体温计,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LED有多个,其颜色各不相同,LED与感温组件(20)分别与不 同的控制芯片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光电子体温计。该发光电子体温计其外壳内设有感温组件和带控制芯片的印刷电路板,外壳外部设有显示器和测温开关,所述外壳的部分或全部为透光件,印刷电路板上设有至少一个LED,LED发出的光向外壳的透光部分投射出去。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电子体温计功能单一的缺陷,其内部的LED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发出彩光,吸引婴幼儿的注意力,减少婴幼儿对量测体温的排斥感;同时,LED发出的光还可对婴幼儿起到良好的安抚效果,平复其因身体不舒适而产生的哭闹情绪。
文档编号G01K1/00GK201277887SQ200820139649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9日
发明者陈弘岳 申请人:杨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