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称重式燃油油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燃机测试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称重式燃油油耗仪,其原理就是测量一定时间内的燃油消耗量,测出来油耗的重量,并能连续测量瞬时油耗量。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的经济性是汽车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发动机台架试验需要高精度柴、汽油机两用的油耗测量仪。ZL201020233828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测量的称重式油耗仪,包括至少二个油罐,每个油罐设有独立的称重传感器,各油罐分别通过各自的充油电磁阀与进油管道连接,并分别通过各自的供油电磁阀与发动机供油管道连接。这样的油耗仪结构过于复杂,连接安装使用很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称重式燃油油耗仪,通过测量一定时间内的燃油消耗量,测出来油耗的重量,并能连续测量瞬时油耗量。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称重式燃油油耗仪,包括油罐,所述油罐为密封油罐,所述密封油罐底部设有油罐连接板,所述油罐连接板内部设有油管,所述油罐连接板的下部设有固定于底座连接板上的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与称重力检测放大板连接,所述油罐连接板的一侧设有与其连通的立式支撑管道板,所述立式支撑管道板下部连通油路连接板,所述油路连接板设有发动机回油管接口、发动机进油管接口、油源进油接口,还设有电控系统。所述力传感器为悬臂梁力传感器,所述悬臂梁力传感器的轴线与密封油罐的轴线垂直。所述油罐连接板与立式支撑管道板之间通过三根水平设置的金属波纹软管连通。所述金属波纹软管接口内镶嵌有聚四氟密封圈。所述油源进油接口处设有用于控制密封油罐自动充油的二位二通电磁阀。所述电控系统包括变压器和直流开关电源。 所述密封油罐上部设有一个小孔接细塑料软管与大气连通所述油耗仪底部为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水平仪,所述底板下方四脚为水平调整地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I.金属波纹软管避免了刚性连接的附加载荷对高精度的力传感器产生影响,有效地提高了仪器的测量精度,由于使用密封油罐,有效地避免了燃油溢出,大大地提高供油系统的安全性;2.由于使用密封油罐,有效地避免了燃油溢出,大大地提高供油系统的安全性;3.测量时间由用户任意修改,可以显示一定时间内的累计油耗重量,也可以显示瞬时油耗(单位Kg/h),同时,既可以显示平均油耗量,也可显示瞬时油耗量,输出接口为D/A模拟输出和串口输出,与计算机台架采集系统联机十分方便;4.油耗仪整体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框架结构十分牢固,使用安装时,调整地脚轮使油耗仪处于水平位置,可确保其测量的高精度。5.该智能油耗仪专门设计了自动标定系统,采用专用的标准砝码进行标定,用户可以随时进行系统标定和检定非常方便,自动修正并存贮修正系数,使油耗仪始终工作在最佳的线性精度范围;6.本实用新型智能油耗测量仪,具有一次充油可多次测量的功能;所谓一次充油可多次测量是指密封油罐充满油后测量完一次而油罐油的重量还多于满杯的50%,这时并不充油,而是继续连续测量,直到油杯的油的重量少于50%,才进行充油。为了方便读数,前一次测量结束其测量结果值保留6秒钟,便于读数和试验记录,并具有LED光柱液位指示功倉泛。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见图I。一种称重式燃油油耗仪,包括油罐,所述油罐为密封油罐I,所述密封油罐I底部设有油罐连接板5,所述油罐连接板5内部设有油管,所述油罐连接板5的下部设有固定于底座连接板6上的力传感器2,所述力传感器2与称重力检测放大板12连接,所述油罐连接板5的一侧设有与其连通的立式支撑管道板4,所述立式支撑管道板4下部连通油路连接板14,所述油路连接板14设有发动机回油管接口 7、发动机进油管接口 8、油源进油接口 9,还设有电控系统。所述力传感器2为悬臂梁力传感器,所述悬臂梁力传感器的轴线与密封油罐的轴
线垂直。所述油罐连接板5与立式支撑管道板4之间通过三根水平设置的金属波纹软管3连通。通过对称设置的三对中空通过孔作为金属波纹软管3两端的接口。所述金属波纹软管3的接口内镶嵌有聚四氟密封圈,以确保密封可靠。所述油源进油接口 9处设有用于控制密封油罐I自动充油的二位二通电磁阀10。所述电控系统包括变压器(图中未示出)和直流开关电源11。所述密封油罐I上部设有一个小孔接细塑料软管与大气连通所述油耗仪底部为底板16,所述底板上设有水平仪13,所述底板16下方四脚为水平调整地脚1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如下发动机回油管接口 7、发动机进油管接口 8分别与发动机的进油管路、回油管路连接,油源进油接口 9用于与燃油油耗仪的进油管路连接,并通过二位二通电磁阀10控制对密封油罐I自动充油。其中油路从上至下分别通过油罐连接板5、三根水平设置的金属波纹软管3、立式支撑管道板4、底座连接板6、油路连接板14连通。[0033]三根水平设置的金属波纹软管3避免了刚性连接的附加载荷对高精度的力传感器产生影响,有效地提高了仪器的测量精度,由于使用密封油罐,有效地避免了燃油溢出,大大地提高供油系统的安全性。使用安装时,对水平调整地脚15进行调整,结合水平仪13,使整个油耗仪处于水平位置,可确保其测量的高精度。预设一定的时间,则密封油罐I的重量变化可通过传感器2感应出来,并经过放大后通过称重力检测放大板12反映出来,测出预设时间内燃油的消耗量,并能连续测量瞬时
油耗量。测量仪表主要由触膜键盘、双排显示数码管、工业级单片机、D/A输出、串行口组 成。测量工作阶段包括三个过程,这三个过程组成一个循环周期。工作阶段第一个过程就是充油,充油时“充油”灯亮,显示窗显示前一次测量的结果,当燃油达到设定的上限液面时自动关断二位二通电磁阀停止充油,进入第二个过程。第二个过程是测量缓冲阶段,等待3秒消除充油波动后才进入测量过程,在缓冲过程中“测量”灯是闪烁的,表示为测量缓冲。第三个过程就是测量过程,此过程中,显示油耗数据有两种单位;一种是累计油耗重量值,单位为“g”(克);另一种是瞬时油耗率,单位为“Kg/h”(千克/小时)。具体显示的数据的单位是” g”还是“Kg/h”取决于设置挡位有LED灯“g”或“Kg/h”指示;当测量功能单位为“Kg/h”时,则每4秒钟显示I个瞬时油耗量流量值,当测量工作结束时显示的数据自动转为设定时间内一个平均油耗量(例如30秒时间油耗量)。本实用新型智能油耗测量仪,具有一次充油可多次测量的功能;所谓一次充油可多次测量是指密封油罐充满油后测量完一次而油罐油的重量还多于满杯的50%,这时并不充油,而是继续连续测量,直到油杯的油的重量少于50%,才进行充油。为了方便读数,前一次测量结束其测量结果值保留6秒钟,便于读数和试验记录,并具有LED光柱液位指示功倉泛。充油、缓冲等待、测量这三个过程组成一个工作周期,如此往复循环,形成一个连续测量过程,这是油耗仪测量工作阶段的工作过程。在工作过程中,“充油”键会影响工作阶段的工作过程,一旦按下“充油”键,立即转入充油过程,为测量作准备。“功能”键用来改变右显示窗的测量功能和数据单位,通过“功能”键来切换“g”及“Kg/h”单位,而“增加”、“减小”、“标定”三个键主要是设定标定修正参数使用的,在工作阶段是挂起的,即不起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称重式燃油油耗仪,包括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为密封油罐(1),所述密封油罐(I)底部设有油罐连接板(5),所述油罐连接板(5)内部设有油管,所述油罐连接板(5)的下部设有固定于底座连接板(6)上的力传感器(2),所述力传感器(2)与称重力检测放大板(12)连接,所述油罐连接板(5)的一侧设有与其连通的立式支撑管道板(4),所述立式支撑管道板(4)下部连通油路连接板(14),所述油路连接板(14)设有发动机回油管接口(7)、发动机进油管接口(8)、油源进油接口(9),还设有电控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称重式燃油油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感器(2)为悬臂梁力传感器,所述悬臂梁力传感器的轴线与密封油罐的轴线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称重式燃油油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连接板(5)与立式支撑管道板(4)之间通过三根水平设置的金属波纹软管(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称重式燃油油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波纹软管(3)接口内镶嵌有聚四氟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称重式燃油油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源进油接口(9)处设有用于控制密封油罐(I)自动充油的二位二通电磁阀(10)。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称重式燃油油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系统包括变压器和直流开关电源(11)。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称重式燃油油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油罐(I)上部设有一个小孔接细塑料软管与大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称重式燃油油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耗仪底部为底板(16),所述底板(16)上设有水平仪(13),所述底板(16)下方四脚为水平调整地脚(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燃机测试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称重式燃油油耗仪。一种称重式燃油油耗仪,包括油罐,所述油罐为密封油罐,所述密封油罐底部设有油罐连接板,所述油罐连接板内部设有油管,所述油罐连接板的下部设有固定于底座连接板上的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与称重力检测放大板连接,所述油罐连接板的一侧设有与其连通的立式支撑管道板,所述立式支撑管道板下部连通油路连接板,所述油路连接板设有发动机回油管接口、发动机进油管接口、油源进油接口,还设有电控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测量一定时间内的燃油消耗量,测出来油耗的重量,并能连续测量瞬时油耗量。
文档编号G01F9/00GK202420582SQ201220020259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7日
发明者蔡秀华, 谭正东 申请人:十堰晨鹏机电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