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比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比色计和校准片输送机构的比色装置。上述比色计具有可以检测旨在校正相片处理装置而从所述相片处理装置输出的测试打印件的浓度的比色部;上述校准片输送机构将旨在校准所述比色计的校准片输送到所述比色部。
背景技术:
在这种比色装置中,作为与本发明相关的业已问世的技术文献信息,有下述的专利文献1。该专利文献1中所记述的比色装置,使用相片处理装置的曝光装置,将浓度阶段性变化的所定的图象数据,在银盐感光纸上曝光,再用该相片处理装置的显影部进行显影处理,作成测试打印件(校准打印件),然后利用比色装置测量该测试打印件各部分的实际浓度,判断与预定的浓度是否一致?或存在多大的差异?根据判断结果,调整相片处理装置的曝光装置(可以采用变更光量及曝光时间等手法),从而能够使相片处理装置输出本来的浓度及配色的打印件。另外,为了补偿比色计的光源经时变化等造成的检测数据的偏差,在测量测试打印件前,可以用同一个比色计测量校准片上设置着基准浓度的被比色部,从而校正比色计本身。而且,由于采取用同一个输送机械将校准片和测试打印件分别输送到比色位置(比色部)的结构,所以与用不同的输送机构分别输送它们的结构相比,只要有一个输送机构即可。
特开2001-174937号公报(段落号0002~0011、0032,图1、图2、图4)可是,专利文献1所记述的比色装置,采用由操作人员将校准片插入插入口后使输送机构输送的结构,由于测试打印件也采用由操作人员将其插入插入口后使输送机构输送的结构,所以每逢要将测试打印件输送到比色位置进行比色时,就需要将校准片从输送机构上取下来。如此反复装拆操作的结果,理应具有基准浓度的被比色部,就会使构成被比色部的涂层表面剥落、被油脂等污染、被粘附头发纸片等而变质(特别是由于浓度或反射率变化而引起测量不准),还存在将校准片本身丢失的危险。
发明内容
因此,鉴于前文例示的现有技术的比色装置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不需要每逢进行测试打印件的比色操作时,都要将校准片从输送机构上取下来的比色装置,其结果,就能使校准片上设置的被比色部的状态(特别是浓度或光反射率等的特性)不容易变化,校准片本身也减少了丢失的危险。
本发明的第1个特点是包括具有可以检测旨在校正相片处理装置而从所述相片处理装置输出的测试打印件的浓度的比色部的比色计,和将旨在校准所述比色计的校准片输送到所述比色部的校准片输送机构的比色装置;所述校准片输送机构,具有可以安装所述校准片的托架,以及使所述托架在所述校准片位于所述比色部的测量位置和所述校准片从所述比色部让开的待机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
所以,由本发明的第1个特征结构构成的比色装置,可以将校准片经常安装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在测量位置和让开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的托架上,所以不需要每逢进行测试打印件的比色操作时,都要将校准片从输送机构上取下来,其结果,就能使校准片上设置的被比色部的状态(特别是浓度或光反射率等的特性)不容易变化,校准片本身也减少了丢失的危险。
本发明的第2个特点是所述校准片输送机构,还具有可以滑动支承所述托架的左右一对的轨道部件;所述驱动装置,具有与设置在所述托架上的齿条啮合的小齿轮,和使所述小齿轮驱动旋转的驱动源。
所以,由本发明的第2个特征结构构成的比色装置,可以利用设置在所述托架上的齿条、与齿条啮合的小齿轮、向正转及反转方向旋转驱动的电动机等驱动源这一简单的结构,使托架顺利地往复运动。
本发明的第3个特点是所述驱动源,由步进电动机构成;设置着控制所述步进电动机的控制装置,以便输送所述托架,使所述托架上的所述校准片,从让开所述比色部的待机位置,到达所述校准片位于所述比色部的比色位置,在所述比色部的比色操作完毕后,再使所述托架返回所述待机位置。
这样,由本发明的第3个特征结构构成的比色装置,因为安装着校准片的托架在校准片输送机构的作用下,从待机位置输送到比色位置,比色操作完毕后,又自动返回待机位置,所以省去了由操作人员进行的输送操作。等托架返回待机位置后,操作人员只要将测试打印件朝着比色部插入即可。因为使托架和校准片返回待机位置,所以托架和校准片不会妨碍对测试打印件的比色。
本发明的第4个特点是设置着在所述校准片输送机构停止动作的期间,将在所述校准片输送机构作用下输送到所述比色部的校准片从所述托架上顶起来,并且推向所述比色部的端面的推压机构。
这样,由本发明的第4个特征结构构成的比色装置,因为通过将校准片推向比色部的端面,从而能在比色期间使比色部和校准片之间的距离成为恒定,进行准确的比色操作;还由于将校准片推向比色部的端面的操作,是在校准片输送机构停止动作的期间进行的,所以校准片输送机构可以顺利地输送校准片,而不会将其推向比色部的端面。
本发明的第5个特点是具有将所述测试打印件输送到所述比色部的打印件输送机构;所述打印件输送机构,包括在所述打印件输送机构的所述驱动源的作用下旋转驱动的输送滚轮;还设置着在所述打印件输送机构作用下输送所述测试打印件时,能够自动解除由所述驱动源向所述校准片输送机构传递驱动力的传动切换机构。
这样,由本发明的第5个特征结构构成的比色装置,因为利用单一的驱动源,不仅能将校正片输送到比色部,还能将测试打印件输送到比色部。而且,在打印件输送机构输送测试打印件时,因为能够通过传动切换机构自动解除由驱动源向校准片输送机构传递驱动力,所以在输送线路上,校准片和测试打印件不会相互干涉,校准片及托架不会妨碍测试打印件的比色操作。
本发明的第6个特点是所述打印件输送机构,具有在理应使所述输送滚轮旋转驱动的所述驱动源的作用下驱动的驱动齿轮;所述校准片输送机构,具有旨在将所述驱动齿轮的旋转驱动力传递给所述小齿轮的中间齿轮;所述传动切换机构,由在所述输送滚轮输送所述测试打印件之际,将所述中间齿轮从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小齿轮双方啮合的驱动传递位置,切换到至少从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小齿轮中的一个离开的传递解除位置的变位操作机构构成。
这样,由本发明的第6个特征结构构成的比色装置,因为在不用输送滚轮输送测试打印件时,通过被驱动源驱动的驱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的中间齿轮及与中间齿轮啮合的小齿轮,将安装着校准片的托架输送到比色部,对校准片进行比色,而在通过输送滚轮输送测试打印件时,由于中间齿轮被切换到传递解除位置,所以可以形成校准片不会被输送到比色部,只有测试打印件才能输送到比色部这种合理的结构。
本发明的第7个特点是所述变位操作机构,具有可在将所述中间齿轮变位操作到所述传递解除位置的作用位置和允许所述中间齿轮向所述驱动传递位置移动的非作用位置之间摇动的摇动杆,和使所述摇动杆向着所述非作用位置附势的加力机构;所述摇动杆,具有接收来自朝所述比色部插入的所述测试打印件的推压力、对抗所述加力机构的势力、旨在将所述摇动杆摇动操作到所述作用位置的被操作部。
这样,由本发明的第7个特征结构构成的比色装置,在未将测试打印件朝比色部插入的状态下,摇动杆在加力机构的作用下,处于非作用位置,中间齿轮保持在驱动传递位置,所以可以通过中间齿轮和小齿轮输送安装着校准片的托架;而将测试打印件朝比色部插入后,摇动杆接收来自插入的该测试打印件的推压力后,自动摇动操作到作用位置,其结果,由于在连杆部件的作用下,中间齿轮被变位操作到传递解除位置,所以可以构成使安装着校准片的托架不能输送的合理结构。
本发明的第8个特点是所述打印件输送机构,具有检测朝比色部插入后,将所述摇动杆摇动操作到作用位置期间的所述测试打印件的检测单元;所述校准片输送机构,具有判断所述托架处于从所述比色部让开的待机位置的判断单元;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判断单元断定所述托架处于待机位置,而且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测试打印件时,驱动所述打印件输送机构。
这样,由本发明的第8个特征结构构成的比色装置,在将测试打印件朝比色部插入后,通过检测单元检测到它,然后驱动第2输送机构,使输送滚轮的作用下将测试打印件自动输送到比色部。而且,第2输送机构只有在托架处于待机位置时才能被驱动,所以托架内的校准片不会来到比色部,妨碍测试打印件的输送或比色操作。
下面,通过讲述使用附图的实施方式,从而阐明本发明的其它特点及优点。
图1是表示相片处理系统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图2是构成相片处理系统的打印部的简要结构图。
图3是构成相片处理系统的控制部的立体图。
图4是和转台及操作板的一部分一起表示比色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5表示安置图4的比色装置的转台的主要部件的局部剖面俯视图。
图6是表示测试打印件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图7是和校准片一起表示比色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以比色装置的第1输送机构为中心的主要部件的俯视图。
图9是以比色装置的第2输送机构为中心的主要部件的俯视图。
图10是在输送校准片开始前的状态中的比色装置的侧面图。
图11是在对校准片进行比色的状态中的比色装置的侧面图。
图12是在对测试打印件进行比色的状态中的比色装置的侧面图。
图13是表示彩色计和推压机构的简要结构的侧面图。
图14是表示传动切换机构和啮合保持机构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传动切换机构和啮合保持机构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传动切换机构和啮合保持机构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构成传动切换机构和啮合保持机构的主要部件的关系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讲述本发明的为了实施发明而采用的最佳方式。
(相片处理系统的结构)图1示出根据相片胶卷或记录媒体拥有的图象信息输出相片打印件的相片处理系统200的一个示例。相片处理系统200,由根据输入的图象数据对感光纸进行曝光、显影处理后作为打印件输出的打印部200A,和具有将图象数据向打印部200A输入的功能以及对打印部200A进行控制的功能的控制部200B构成。
如图2所示,打印部200A,具有存放滚筒状的感光纸的感光纸盒70;在从感光纸盒70抽出、切成适当尺寸的感光纸P1上,将根据RGB的各色的图象数据的潜影行式曝光的曝光部件72;以及通过显影处理液对曝过光的感光纸P1进行显影处理,并且将干燥后又精加工的打印件P2排出的显影处理部74等。此外,作为曝光部件72,在这里使用将由RGB的各色的激光光源发出的激光束,通过多面反射镜及Fθ透镜等,在感光纸上扫描的激光曝光部件。在激光曝光部件的曝光控制装置中,设置着为了将由控制部200B输入的图象数据,校正运算成考虑到各激光光源的曝光特性的图象数据的图中未示出的LUT(对照表)。但曝光部件不限于此,可以从包含PLZT光闸方式、荧光束方式或DMD(数字微型反射镜器件)方式等在内的各种方式中选择。
如图3所示,控制部200B,具有操作人员可以在对面操作的操作板90的形态,该操作板包括最上层的主板90a和配置在主板90a下方的副板90b。在主板90a上,安装着胶片扫描器80、监视器82、键盘84、旨在通过监视器82向控制部输入指令的、作为指示器使用的鼠标86等。另外,在副板90b上,设置着控制打印部200A和胶片扫描器的操作的计算机组件88。计算机组件88,具有从各种记录媒体读取图象数据的媒体接收部88a。进而,在主板90a和副板90b之间,配置着本发明的比色装置100。
(比色装置的基本使用方法)比色装置100,用于调整曝光部件72的输出状态的每日调整等,以便使根据一定的图象资料从打印部200A输出的打印件的质量(各种颜色的浓度等),与打印部200A内的显影处理液的状态(包括当天的处理液温度、氧化状态、疲劳程度等)及曝光部件的状态如何无关,保持恒定。在这种每日调整中,由现在的状态的打印部200A,根据所定的图象数据输出测试打印件TP,用比色装置100测量该测试打印件TP的浓度,求出与预定的基准浓度的差异,根据该差异调整曝光部件72的输出状态。这种调整,例如,可以采用改写激光曝光部件(曝光部件的一种)的曝光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中设置的图象数据LUT等方法来实现。此外,比色装置100的测试打印件TP的浓度测定值,有被比色装置100使用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特性的变动(由经时变化等引起的)左右之虞。因此,为了补偿这种由比色装置100本身的特性变化引起的测量误差,在每日调整中,首先用比色装置100测量被称作“校准片CP”的基准样品中设置的成为基准浓度的被测量部位,从而校正比色装置100其本身,再使用经过这种校正的比色装置100测量上述测试打印件TP的浓度。
在这里使用的校准片CP,如图7所示,是在厚度为2~3mm左右的合成树脂板的表面,形成一对被测量部位。被测量部位,由黑色的第1部位S1(具有在通常的相片打印件上可以想定的最低的反射率)和白色的第2部位S2(具有在通常的相片打印件上可以想定的最高的反射率)组成。校准片CP,大体上呈矩形,但在靠近白色的第2部位S2一个边上,做成曲率很大的曲线,成为不同的形状。
接着,测试打印件TP是如图6所示,用曝光部件72进行曝光操作,在将要使用的感光纸上形成所定的图案,再用具有现在的状态的处理液的显影处理部74显影处理后的打印件。在测试打印件TP的前端附近的中央,设置着表示插入方向的箭头D。接着箭头D,朝着测试打印件TP的基端一侧,从不能接收来自曝光部件72的曝光的、浓度最低的(白色)被测量面F1开始,直到实际上可在曝光部件72的作用下产生的浓度最高的(黑色)被测量面Fn为止,连续性地打印浓度(反射率)相互略有差异的许多(例如n=22)带状的灰度(非彩色)的被测量面F。从测试打印件TP的前端到离箭头D最近的白色的被测量面的中央部位为止的长度L1,通常被设定为一定值,每个单一的被测量面的前后方向的长度ΔL也被定为一定值。
(比色装置100的支承机构)如图4所示,比色装置100安装在带手柄1a的转台1上。转台1可绕基本垂直的轴芯X1自由转动地被支承着,操作人员利用该手柄1a,将比色装置100在使比色装置100的正面朝向自己的同时,还使其一部分从主板90a朝着自己突出一点的操作姿势(图4所示的状态)和使比色装置100的正面朝向操作板90的右横向的同时还将比色装置100全部藏在主板90a的下面的收回姿势(图3所示的状态)之间(图4中用点划线所示的方向)切换。
更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在转台1的四个角中的一个角的附近,向着转台1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着支承轴2。而且,在主板90a的下面附近,配置着具有转动自如地支承支承轴2的上端的凹部3a的第1轴承部件3;在副板90b的端面附近,配置着具有转动自如地支承支承轴2的下端的凹部4a的第2轴承部件4。
(姿势保持机构)此外,在转台1和第2轴承部件4之间,设置着使比色装置100保持操作姿势的姿势保持机构。姿势保持机构,由在第2轴承部件4的凹部4a附近形成的定位孔4b,和从转台1的下面向下方突出设置的定位销5构成。操作人员旋转操作转台1,使比色装置100位移到操作姿势一侧后,定位销5落入定位孔4b内,比色装置100就能保持操作姿势。因此,对第1轴承部件3和第2轴承部件4来说,支承轴2可在若干范围(例如可在3~7mm的长度范围)内上下移动地支承。另外,在定位孔4b的右侧的边沿部位,形成圆滑的导向槽4s,可以将定位销5的下端附近引导到右上方,所以在想将处于操作姿势的比色装置100切换成收藏姿势时,只要将转台1的手柄1a推向右侧,在朝着这个方向的力的作用下,定位销5在导向槽4s上朝右上方滑动,从定位孔4b中拔出,成为被从导向槽4s的上端的边沿部位水平延伸的第2轴承部件4的上面4f支承的状态。定位销5的下端,形成半球状,从而能够在导向槽4s上顺利移动。此外,采用使定位孔4b左侧的边沿部位4d大致垂直延伸,而且使定位销5的半球状的部位位于第2轴承部件4的上面4f的下方的结构,以免在将比色装置100变成操作姿势的操作中,进入定位孔4b内的定位销5一旦从左侧拔出,导致比色装置100成为比操作姿势还向左侧超过的姿势。
此外,导向槽4s的倾斜角度,还设定成在将图4中的用箭头所示的测试打印件TP插入比色装置100之际,在转台1接收的比较小的应力的作用下,定位销5不会从定位孔4b中脱出。
(比色装置100的简要结构)如图7~图12所示,比色装置100,包括用板金部件和合成树脂部件组合而成的壳体100a,具有浓度测量部6a的彩色计(比色计的一种),将校准片CP输送到浓度测量部6a的正下方的第1输送机构7(校准片输送机构的一种),将测试打印件TP输送到浓度测量部6a的正下方的第2输送机构8(打印件输送机构的一种),将输送到浓度测量部6a的正下方的校准片CP或测试打印件TP向浓度测量部6a(比色部的一种)的下面推去的推压机构60。如图8和图9所示,作为第1输送机构7和第2输送机构8共同的驱动源,具有步进电动机M(构成驱动装置的驱动源的一种)。如图13所示,在彩色计6的浓度测量部6a中,设置着朝下的开口部6b,在该开口部6b的上方,设置着多个LED6L和受光元件6P。LED6L至少包含3个与RGB各色对应、波长区域互不相同的LED。波长区域互不相同的LED,不同时发光,各个波长区域按照所定的顺序,交替发光,发出的光,被在推压机构60的作用下推到开口部6b附近的被测量物(校准片CP或测试打印件TP)的面反射,返回开口部6b的光的强度,可以通过受光元件6b分别检测其各波长区域,所以各波长区域可以求出被测量物的面的浓度(或反射率)。此外,彩色计6装拆自如地配置在壳体100a内的所定部位,所以可以从比色装置100拆下后,用于监视器的显示部的比色。
(第1输送机构7)如图7和图8所示,输送校准片CP的第1输送机构7,包括具有可以装卸自如地将校准片CP嵌入的凹部10a的托架10。托架10被左右的导轨11支承,可以在其上滑动,以便在比色装置100处于测量位置时,可以使其朝在操作人员看来的前后方向移动。在托架10的下面,形成齿条10c(驱动装置的一种),在托架10的下方,如图9所示,设置着可以在水平支承轴上旋转并且与齿条10c的一部分啮合的小齿轮12(构成驱动装置的小齿轮的一种)。步进电动机M的正转方向和反转方向的旋转驱动力,通过后文将要叙述的传动机构,传递给小齿轮12,从而可以使托架10前后往复移动。托架10的嵌入凹部10a的形状,与具有异形轮廓的校准片CP的外形轮廓基本上完全一致,所以嵌入托架10的嵌入凹部10a后,就成为在操作人员看来,黑色的第1部位S1一定配置在里面、白色的第2部位S2一定配置在近手侧的结构。另外,如前所述,校准片CP仅在靠近白色的第2部位S2一个边上,做成曲率很大的曲线,成为不同的形状。所以,还能防止将校准片CP朝里误装。
如图8所示,在托架10的由操作人员看来的左边,沿着前后方向,长长的被检测部10b被设置成一体。另一方面,在壳体100a上,设置着可以检测被检测部10b的光传感器对。光传感器对,由在操作人员看来比步进电动机M的旋转轴芯更靠近自己的第1光传感器对50a(对测试打印件TP来说,是检测单元的一种;对校准片CP或托架10来说,则是判断单元的一种)和位于里头的第2光传感器对50b构成。
托架10处于在操作人员看来是最靠近自己的待机位置时(图8所示的状态),所有的光传感器对50a、50b都无法检测到被检测部10b。在步进电动机M的作用下,托架10被送入里面,在被检测部10b被位于里头的第2光传感器对50b检测到的时刻停止后,黑色的第1部位S1就被配置在浓度测量部6a的正下方。
如图9和图10所示,将步进电动机M的旋转驱动力传递给小齿轮12的传动机构,由与步进电动机M的旋转轴成为一体旋转的水平的第1驱动轴13、固定在第1驱动轴13上的驱动齿轮14(驱动齿轮的一种)以及介于驱动齿轮14和小齿轮12之间的中间齿轮15(中间齿轮的一种)构成。第1驱动轴13,配置在由操作人员看来比彩色计6的开口部6b离自己较近的一侧(图10中的偏上方)。如图9和图14等所示,中间齿轮15,被可以在与小齿轮12共同的支承轴30上摇动支承的第1联杆部件31的游端支承着,可在该第1联杆部件31的摇动姿势的作用下,向离开驱动齿轮14的位置(传递解除位置的一种)移动,但在后文将要叙述的加力机构的作用下,通常在与驱动齿轮14啮合的啮合位置(驱动传递位置的一种)上保持。
(第2输送机构8)如图7、图9及图10所示,输送测试打印件TP的第2输送机构8,包括固定在第1驱动轴13上的左右的第1输送滚轮20a、20b,和固定在比第1驱动轴13靠里的第2驱动轴16上的左右的第2输送滚轮21a、21b。合计为4个的各个输送滚轮20a、20b、21a、21b,都具有弹性材料的外周面。在第1驱动轴13和第2驱动轴16之间,设置着由同步皮带轮17和同步皮带18构成的传动机构。2个驱动轴13、16在该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始终以相同的转数同步旋转。第2驱动轴16,在操作人员看来,配置在远比彩色计6的开口部6b靠里的位置。如图11所示,在每个输送滚轮20a、20b、21a、21b的上方,配置着可以空转的金属压紧滚轮19(合计4个),以便将插入的测试打印件TP推向各输送滚轮20a、20b、21a、21b。第1输送滚轮20a、20b和第2输送滚轮21a、21b,都具有相互同步旋转驱动的左右一对的滚轮,所以测试打印件TP不会出现蠕动等现象,能够以稳定的姿势送入。
此外,如图7和图10所示,在壳体100a上,设置着水平向上的支承面100f,以便支承操作人员放置的测试打印件TP,并将其向比彩色计6的开口部6b引导。如图4所示,在支承面100f的最近手侧的部位的上方,贮存彩色计6及压紧滚轮19的上部壳体104不在的位置,构成旨在将测试打印件TP朝彩色计6的下方插入的打印件插入部100g。如图12所示,将测试打印件TP置放在导向支承面100f上后,再将其推向打印件插入部100g,测试打印件TP的前端就被送到第1输送滚轮20a、20b和与其对应的压紧滚轮19之间。在第2输送机构8作用下,输送滚轮20a、20b、21a、21b与压紧滚轮19的接点,即输送测试打印件TP的输送面(与导向支承面100f基本一致)被设置在比校准片CP或托架10的上面足够高的上方位置,以免使输送中的测试打印件TP与校准片CP或托架10接触。
另外,如图7所示,相当于打印件插入部100g附近的导向支承面100f的一部分,成为可以朝近手侧拉下来的结构,这种可以拉下来的部件,构成嵌入托架10的校准片CP的外罩部件106。就是说,在托架10处于最近手侧的待机位置时,如果拆下外罩部件106,就能看见嵌入托架10的嵌入凹部10a的校准片CP,从而可以确认校准片CP的状况,例如被测量部位(第1部位S1和第2部位S2)有无污染或褪色等。外罩部件106还能起防止操作人员不慎触摸校准片CP的表面而将被测量部位弄脏,防止在校准片CP的表面上堆积粉尘等以及来自外部的光线使第1部位S1及第2部位S2褪色的作用。此外,操作人员拆下外罩部件106后,就能实施观察,定期检查校准片CP的状况,假如被测量面受到污染或者聚积粉尘、纸末、头发等异物时,可以及时清洁校准片CP的表面或更换新的校准片CP。
(传动切换机构40)在该比色装置100中,即使校准片CP一直位于托架10上,只要校准片CP用的托架10处于待机位置,就能对测试打印件TP进行比色。所以,操作人员不需要每次对测试打印件TP进行比色时都将校准片CP从托架10中取出,其结果就使操作人员不慎玷污或损伤校准片CP的被检测部位的危险大大减少。
为了能实现上述的比色方式,设置了即使将校准片CP嵌入托架10内,也能通过测试打印件TP的第2输送机构8对它进行输送和比色的传动切换机构40(变位操作机构的一种)。因为有该传动切换机构40,所以尽管第1输送机构7和第2输送机构8,将单一的步进电动机M作为共同的驱动源,但是在为了进行测试打印件TP的比色操作而驱动第2输送机构8之际,由步进电动机M向第1输送机构7的驱动传递就被解除,第7输送机构7不会被驱动,校准片CP用的托架10成为在待机位置上保持的状态。
如图10~图12及图14~图16所示,传动切换机构40具有在支承轴30上可以摇动支承的摇动杆32。摇动杆32设置在由操作人员看来,比第1输送滚轮20a、20b更靠近自己的一侧。具有在被沿着壳体100a的导向支承面100f插入的测试打印件TP的前端作用下被操作的被操作部32a。摇动杆32,可以在图14所示的被操作部32a比导向支承面100f更向上突出的暂停姿势(非作用位置的一种)和图16所示的在被插入的测试打印件TP的前端作用下被操作部32a被推到与导向支承面100f为同一个高度的作用姿势(作用位置的一种)之间摇动,通常在盘簧33的作用下,保持暂停姿势。在摇动杆32上,形成随着由暂停姿势向作用姿势的切换,将第1联杆部31向使中间齿轮15离开驱动齿轮14的姿势摇动操作的第1凸轮面32b。
因此,如图14~图15所示,操作人员将测试打印件TP沿着导向支承面100f插入里面后,在测试打印件TP的前端的作用下,摇动杆32被推到作用姿势(图16所示的状态),这样,第1联杆部件31和中间齿轮15被一起摇动操作,由于中间齿轮15和驱动齿轮14的啮合状态被解除(成为传递解除位置),所以步进电动机M和第1驱动轴13的旋转驱动力不能传递给小齿轮12,以后,在对测试打印件TP进行比色的期间,校准片CP用的托架10就一直在待机位置上保持。
将测试打印件TP进一步往里插入后,近手侧的第1传感器对50a(检测单元的一种)检测到测试打印件TP的前端,根据该检测信号,步进电动机M开始旋转驱动,所以测试打印件TP被第1输送滚轮20a、20b往里拉入,接着被里头的第2传感器对50b检测到测试打印件TP的前端后,步进电动机M就停止旋转驱动。以该第2传感器对50b检测到测试打印件TP的前端的检测位置为基准,一边在第1和第2输送滚轮20a、20b、21a、21b的作用下,将测试打印件TP对着彩色计6的开口部6b一点一点地移动,一边对测试打印件TP的各个被测量面F逐一进行比色操作。
(啮合保持机构)进一步,设置着保持中间齿轮15与驱动齿轮14的啮合状态(驱动传递位置)的啮合保持机构36,以便为了对校准片CP进行比色而用第1输送机构7输送托架10之际,即使由于某种缘故托架10的负载增大时,导致中间齿轮15被推向下方,与驱动齿轮14的啮合状态被解除的情况出现。如图14~图17所示,啮合保持机构36具有在摇动杆32的下方被摇动自如地支承的第2联杆34。另一方面,摇动杆32还具有隔着支承轴30向与被操作部32a大致相反一侧延伸的保持突起32c。而且,第2联杆34具有在摇动杆32处于暂停姿势时接收摇动杆32的保持突起32c的嵌入凹部34a,和在与驱动齿轮14的啮合状态下从下方支承中间齿轮15的支轴的齿轮保持部34b。第2联杆34处于图14所示的水平姿势时,齿轮保持部34b将中间齿轮15保持在驱动传递位置。第2联杆34的摇动轴芯34p,配置在嵌入凹部34a和齿轮保持部34b的中间点,所以如果将中间齿轮15向下方移动,使其从与驱动齿轮14的啮合状态解除的应力作用后,就会产生将第2联杆的嵌入凹部34a推向摇动杆32的保持突起32c的作用力。但由图14可知这种推力通过构成凹部34a的面,使摇动杆32保持暂停姿势。就是说,根据要将中间齿轮15变位到离开位置即传递解除位置的力,由第2联杆34的嵌入凹部34a作用于摇动杆32的保持突起32c的应力,具有从保持突起32c朝向摇动杆32的摇动轴芯附近的成分,所以不产生将摇动杆32切换到作用位置的作用。
这样,第2联杆34,在摇动杆32处于暂停位置(非作用位置)时,限制中间齿轮15向传递解除位置的变位;在摇动杆32处于非作用位置时,容许中间齿轮15向传递解除位置的变位。而且,除非有要将操作杆32向作用姿势切换的外力作用,第2联杆34就保持水平姿势,同时保持中间齿轮15和驱动齿轮14的啮合状态,防止中间齿轮15和驱动齿轮14之间的爬齿。另一方面,如果有来自测试打印件TP的前端部等的要将操作杆32向作用姿势切换的外力作用时,如图15和图16所示,摇动杆32的保持突起32c就从第2联杆34的嵌入凹部34a脱开,同时,与嵌入凹部34a邻接设置的被操作突起34c,一边在与摇动杆32的保持突起32c邻接设置的导向面32d上滑下去(参阅图17),一边切换成容许齿轮保持部34b下降、使中间齿轮15离开驱动齿轮14(这种离开操作,如前所述,根据第1联杆部件31在摇动杆32c的第1凸轮面32b作用下的姿势变更)的倾斜姿势(参阅图16)。
换言之,在第2联杆部件34的一端,设置着可以系挂在摇动杆32的一端形成的第2凸轮面32d(导向面)的被操作部34c(被操作突起);关于第2联杆部件34的摇动轴芯,在位于与所述一端相反的另一端,设置着可以系挂中间齿轮15的支轴的齿轮保持部34b(操作部)。所以,伴随摇动杆32从暂停位置(非作用位置)向作用位置的变位,在中间齿轮15的支轴的作用下,第2联杆部件34无论在时间上还是角度上都毫不迟缓地朝容许向中间齿轮15的离开位置(传递解除位置)移动的倾斜姿势(是图16所示的状态,非限制位置的一种)摇动操作;反之,伴随摇动杆32从作用位置向暂停位置(非作用位置)的变位,在摇动杆32的第2凸轮面32d(导向面)的作用下,第2联杆部件34无论在时间上还是角度上都毫不迟缓地朝容许向中间齿轮15的啮合位置(驱动传递位置)移动的水平姿势(是图14所示的状态,限制位置的一种)摇动操作。
在比色结束,将测试打印件TP从比色装置100拉出来,摇动杆32在盘簧33的作用力下,恢复暂停姿势之际,第2联杆34的被操作突起34c,在摇动杆32的导向面32d上向保持突起32c滑过去,最终,第2联杆34使摇动杆32的保持突起32c嵌入嵌入凹部34a,恢复保持中间齿轮15与驱动齿轮14的啮合状态即水平状态。
(推压机构60)此外,在彩色计6的开口部6b的下方,设置着在比色中将校准片CP及测试打印件TP的被测量面F推压到开口部6b处的推压机构60。如图13所示,推压机构60具有设置在第1输送滚轮20和第2输送滚轮21的中间附近(在操作人员看来,配置在比开口部6b靠里的位置)的水平轴芯周围摇动操作的弹簧板状的推压片61。如图9和图13所示,推压片61,在左右两端,与被壳体100a的框架支承的刚性较高的摇动撑架62的中央部接合,从那里斜着向上延伸。伴随着摇动撑架62的摇动,推压片61在将校准片CP及测试打印件TP推压到开口部6b处的上方的推压姿势(在图13中用实线表示)和在开口部6b的下方形成容许校准片CP及测试打印件TP自由通过的空间的下方的让开姿势(在图13中用双点划线表示)之间切换。从摇动撑架62的中央部起,操作臂63向下方一体延伸。操作臂63的空端侧在盘簧64的作用下,通常被推压到在操作人员看来的近手侧(图13的右侧),该推压的方向,与要将推压片61切换成推压姿势的方向一致。另一方面,在操作臂63的近手侧,配置着螺线管65,以便抵抗盘簧64的作用力,将操作臂63的空端侧移动操作到操作人员看来的里面侧(与第2输送滚轮21接近的位置)。在给螺线管65通电、使操作臂63向里侧移动操作的期间,推压片61保持让开姿势。
此外,由于校准片CP具有较高的刚性,所以如图11所示,在推压片61的作用下被推压到开口部6b处时,能够保持从托架10的嵌入凹部10a的底面暂时浮起的状态。而在推压片61成为让开姿势时,校准片CP在其自重的作用下,再次恢复嵌入托架10的嵌入凹部10a的状态。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由于测试打印件TP具有挠性,所以即使其一部分被夹在第1输送滚轮20a、20b或第2输送滚轮21a、21b和压紧滚轮19之间,其它部分仍然可以在推压片61的作用下,推压到开口部6b处。
贮存彩色计6的部位,对测试打印件TP的导向支承面100f来说,形成悬臂状,以便与测试打印件TP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无关,可以对所有的被测量面F进行比色操作。就是说,如图7和图10所示,比色装置100的壳体100a,形成具有贮存第1输送滚轮20a、20b、第2输送滚轮21a、21b及推压机构60等的下部壳体102,和贮存彩色计6及压紧滚轮19的上部壳体104,测试打印件TP插入下部壳体102和上部壳体104之间的结构。如图7所示,上部壳体104和下部壳体102,在操作人员看来,成为仅用设置在左侧端部的连接部103连接的悬臂结构。
另外,在壳体100a的导向支承面100f的左右,设置着纸张导向装置,以便将测试打印件TP左右的端部,特别是直到测试打印件TP被输送滚轮20a、20b、21a、21b和压紧滚轮19之间夹住的期间,能够将其沿俯视图中的前后方向直线状地引导,而且还不使测试打印件TP从导向支承面100f往上翘地引导。如图7所示,纸张导向装置,由引导测试打印件TP左端部附近的固定式的左端导向装置42,和引导测试打印件TP右端部附近的可动式的右端导向装置43构成。
左端导向装置42,由连接上部壳体104和下部壳体102的连接部103的右端面构成,具有在操作人员看来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垂直导向装置42a,和从上方与导向支承面100f相对地从连接部103的右端面向右延伸的板状水平导向装置42b(可参阅图10)。在操作人员看来,水平导向装置42b的下面、垂直导向装置42a的右面和朝上的导向支承面100f,从三个方向围住测试打印件TP的左端部,形成具有コ字形的剖面的导向凹部。如果是通常的宽度在15cm以内的测试打印件TP,就可以(不使用右端导向装置43)沿着该左端导向装置42送入即可。
右端导向装置43,由可在下部壳体102的前面左右滑动支承的滑动部件44和从滑动部件44向右延伸的臂柄部件45构成。在臂柄部件45的右端,从上下和右面围住测试打印件TP的右端部的导向装置本体46,向前后方向延伸。可动导向装置43,可在引导较宽的测试打印件TP的右端部时使用。进而,用手动方式移动滑动部件44,使其对壳体100a来说左右适当,就可以适应各种宽度的测试打印件TP。另外,臂柄部件45的基端部(位于臂柄部件45的左端),如图7的双点划线所示,可以在垂直于滑动部件44的轴芯周围摇动支承,以免在可动导向装置43的右端的导向装置本体46从右侧突出的状态下转动转台1,将比色装置100切换成贮存姿势时,导向装置本体46与操作板90的背板碰撞、破损。
(比色装置100的控制)下面,按照一般的每日调整的进行步骤,阐述利用控制部200B等控制比色装置100的方法。
在显影处理部74的显影处理液的温度保持设定温度的状态中,在监视器82上调出校正方式的操作画面后,就显示出“选择使用的感光纸盒70”的指令。选择感光纸后,对从被选择的感光纸盒70中抽出、切断的感光纸P1,使用曝光部件72,对旨在制作测试打印件TP的潜影曝光,用显影处理部74处理后输出测试打印件TP。
另外,在监视器82上调出校正方式的操作画面后,与该测试打印件TP的制作、输出平行,在比色装置100中,自动地开始校准使用校准片CP的比色装置100本身。比色装置100的校准,按照以下要领进行。首先,根据第1传感器对50a(判断单元的一种)对托架10的被检测部10b的未检测到的结果,确认放置校准片CP的托架10处于待机位置(图8所示的状态)。接着,开始给螺线管65通电,使推压片61保持让开姿势(图10所示的状态)。然后,使步进电动机M正转,将托架10向里面输送,在托架10的被检测部10b被第1传感器对50a检测到的时刻,使步进电动机M停止转动。在这种状态下,校准片CP的黑色的第1部位S1位于彩色计6的开口部6b的正下方。于是,解除给螺线管65的通电,将推压片61切换成推压姿势后,校准片CP的第1部位S1被推压到开口部6b处,对第1部位S1进行比色(测量反射率)。比色完毕后,再给螺线管65通电,使校准片CP返回托架10的嵌入凹部10a中后,接着使步进电动机M正转驱动所定的量,将托架10再向里面输送,以便使校准片CP的白色的第2部位S2位于彩色计6的开口部6b的正下方。于是,一边解除给螺线管65的通电,一边对第2部位S2进行同样的比色(图10所示的状态)。第2部位S2的比色完毕后,再给螺线管65通电,使校准片CP返回托架10的嵌入凹部10a中。接着,使步进电动机M反转,直到被检测部10b的不能被第1传感器对50a检测到为止。使托架10恢复待机位置。如上所述,在比色操作中,彩色计6的LED的各波长区域,按照所定的顺序交替发光,来自校准片CP的第1部位S1及第2部位S2的反射光的强度,被受光元件6P检测。另一方面,在这期间,控制部200B的计算机组件88,根据彩色计6获得的第1部位S1和第2部位S2的反射率的值,校正比色装置100。
使托架10恢复待机位置后,监视器82发出“将测试打印件TP插入比色装置100”的指令。遵照该指令,如图4箭头所示,将测试打印件TP按照所述的方向,沿比色装置100的导向支承面100f插入后,首先,如图16所示,在测试打印件TP的前端的作用下,摇动杆32被推倒,中间齿轮15向下方移动,向输送托架10的第2输送机构8的传动状态被解除。接着,将测试打印件TP送入后,测试打印件TP的前端被第1传感器对50a检测到,步进电动机M正转驱动,第1输送滚轮20a、20b和第2输送滚轮21a、21b被旋转驱动,所以夹在第1输送滚轮20a、20b和压紧滚轮19之间的测试打印件TP被送到彩色计6的开口部6b的正下方。然后,测试打印件TP的前端被第2传感器对50b检测到后,步进电动机M暂时停止转动,以该第2传感器对50b检测到的测试打印件TP的前端的检测位置为基准,从浓度最低(白色)的被测量面F1起,直到浓度最高(黑色)的被测量面Fn为止,对测试打印件TP的每个被测量面F依次进行比色操作(测量反射率)。在这种比色操作中,彩色计6的LED的各波长区域,也按照所定的顺序交替发光,来自测试打印件TP的各个被测量面F的反射光的强度,被受光元件6P检测。另外这时,每次送入测试打印件TP的被测量面F的前后方向的长度——ΔL,实施对各被测量面F的比色操作。对螺线管65的通电和解除交替进行,从而在送入测试打印件TP时,使推压片61成为让开姿势在为了比色而停止送入测试打印件TP的期间,则使推压片61保持推压姿势。
浓度最高的被测量面Fn的比色操作完毕后,使步进电动机M反转,将测试打印件TP从插入部100g送到近手侧。第2传感器对50b检测不到测试打印件TP的前端时,步进电动机M的旋转停止,操作人员将测试打印件TP从导向支承面100f取出后,在盘簧33的作用下,摇动杆32恢复暂停姿势。
将彩色计6对测试打印件TP的各个被测量面F的浓度(反射率)的测量结果,与浓度互不相同的每个被测量面F的预定的基准值进行比较,用所定的算法进行判定,反映当天使用的曝光部件72的输出状态的调整情况。这样,使用比色装置100,利用经过调整的曝光部件72重新制作测试打印件TP,将它用比色装置100比色后,就可以确认测试打印件TP的各个被测量面F的浓度(反射率)接近基准值。
此外,这种使用比色装置100调整曝光部件72的输出状态的的调整作业,一般地说,还可在中途更换打印机部200A的显影处理部74的处理液,或补充处理液时进行。
(1)打印件输送机构未必非要与校准片输送机构采用共同的驱动源驱动的结构,打印件输送机构和校准片输送机构,可以采用不同的驱动源驱动的结构。
(2)或者还可以采用不设置打印件输送机构,对测试打印件,由操作人员用手动方式将其送到比色部的结构。这时,例如,可以设置使夹住测试打印件的输送滚轮对,和操作人员用手动方式使该输送滚轮对旋转的旋钮连动的传动机构,操作人员用手动方式旋转旋钮就可以将测试打印件送入的结构。进而,如果在旋钮和传动机构之间,设置输送滚轮对每旋转与测试打印件上连续设置的多个被测量面F彼此的长度ΔL对应的一定的旋转量时就产生“卡搭”声的棘轮机构,就能逐一对各个被测量面F进行比色。
此外,为了便于参照附图,在权利要求书中记入了符号。但本发明并不因此而被限定为附图所示的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比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可以检测旨在校正相片处理装置而从所述相片处理装置输出的测试打印件的浓度的比色部的比色计,和将旨在校准所述比色计的校准片输送到所述比色部的校准片输送机构的比色装置,所述校准片输送机构,具有可以安装所述校准片的托架,以及使所述托架在所述校准片位于所述比色部的测量位置与所述校准片从所述比色部让开的待机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片输送机构,还具有左右一对的可以滑动支承所述托架的轨道部件;所述驱动装置,具有与设置在所述托架上的齿条啮合的小齿轮,和使所述小齿轮驱动旋转的驱动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比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由步进电动机构成,设置着控制所述步进电动机的控制装置,以便输送所述托架,使所述托架上的所述校准片,从让开所述比色部的待机位置,到达所述校准片位于所述比色部的比色位置;在所述比色部的比色操作完毕后,再使所述托架返回所述待机位置。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比色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着在所述校准片输送机构停止动作的期间,将在所述校准片输送机构作用下输送到所述比色部的校准片从所述托架上顶起来,并且推向所述比色部的端面的推压机构。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比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将所述测试打印件输送到所述比色部的打印件输送机构,所述打印件输送机构,具有在所述打印件输送机构的所述驱动源的作用下旋转驱动的输送滚轮;还设置着在所述打印件输送机构作用下输送所述测试打印件时,能够自动解除由所述驱动源向所述校准片输送机构传递驱动力的传动切换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比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件输送机构,具有在能使所述输送滚轮旋转驱动的所述驱动源的作用下驱动的驱动齿轮,所述校准片输送机构,具有旨在将所述驱动齿轮的旋转驱动力传递给所述小齿轮的中间齿轮,所述传动切换机构,由在所述输送滚轮输送所述测试打印件之际,将所述中间齿轮从与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小齿轮双方啮合的驱动传递位置,切换到至少从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小齿轮中的一个离开的传递解除位置的变位操作机构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比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位操作机构,具有可在将所述中间齿轮变位操作到所述传递解除位置的作用位置与允许所述中间齿轮向所述驱动传递位置移动的非作用位置之间摇动的摇动杆;和使所述摇动杆向着所述非作用位置附势的加力机构,所述摇动杆,具有接受来自朝所述比色部插入的所述测试打印件的推压力、使所述摇动杆对抗所述加力机构的势力后摇动操作到所述作用位置的被操作部。
8.如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比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件输送机构,具有检测朝比色部插入后,将所述摇动杆摇动操作到作用位置期间的所述测试打印件的检测单元;所述校准片输送机构,具有判断所述托架处于从所述比色部让开的待机位置的判断单元;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判断单元断定所述托架处于待机位置,而且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测试打印件时,驱动所述打印件输送机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比色装置,包括具有可以检测旨在校正相片处理装置而从所述相片处理装置输出的测试打印件的浓度的比色部的比色计,和将旨在校准所述比色计的校准片输送到所述比色部的校准片输送机构。它采用具有使校准片输送机构7,在安装着校准片(CP)的托架(10),及将托架(10)在校准片(CP)位于比色部(6a)的测量位置和校准片(CP)从比色部(6a)让开的待机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10c)的结构。从而不需要每逢进行测试打印件的比色操作时,都要将校准片从输送机构上取下来,其结果,就能使校准片上设置的被比色部的状态(特别是浓度或光反射率等的特性)不容易变化,还减少丢失校准片的危险的比色装置。
文档编号G01J3/52GK1577074SQ20041006343
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7日
发明者奥博司 申请人: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