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测量含有羰基铁的容器内液位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殊介质溶液的液位检测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测量含有羰基铁的高温、高压、剧毒介质容器内液位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及气化冶金领域,某些液体介质,尤其是含有羰基化合物的液体介质,具有高温、剧毒、易挥发性质,这些介质极易分解出使液位计检测失效的超细金属,导致技术人员选不出合适的液位检测仪表来检测此类密闭介质容器内的液位,从而使得液位检测维护变得极其困难,甚至使得生产不能正常进行,安全也得不到保证。例如,一二级分离器主要用途是实现气态一氧化碳及液态羰基铁的分离。分离过程中,液态羰基铁会在浮筒液位计的下取压管处产生结晶,结晶凝结在吊杆及浮筒底部,吊杆将不能动作,致使液位检测失效,造成液位检测和自动控制无法实现,从而给岗位的安全生产及操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并且给后续生产过程的连续稳定生产、工艺过程参数的控制、最终产品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合适的检测装置来改善液位计的检测环境,以达到连续准确检测此类介质容器内的液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测量含有羰基铁的容器内液位的检测装置,改善了液位计的检测环境,可连续准确测量液位,同时延长了液位计的工作寿命,降低液位计的检修频次和备件消耗。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测量含有羰基铁的容器内液位的检测装置,包括压力平衡等液位部件、介质隔离部件、残留有毒介质处理部件和测量件,压力平衡等液位部件包括测量桶及连通其上下两端的上取压管和下取压管,上取压管连通待测容器的顶部,下取压管连通待测容器的底部;介质隔离部件为焊接在测量桶内侧底部的圆筒;残留有毒介质处理部件包括排出管道及阀门组,连通测量桶的底部;测量件设置于测量桶内部,测量件底部位于介质隔离部件隔离出的腔体内或腔体上方。优选的,所述测量桶为圆柱形。优选的,所述测量桶的高度大于待测容器高度。优选的,所述圆筒的直径小于测量桶直径,大于测量件直径。优选的,所述残留有毒介质处理部件安装位低于下取压管高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取压管保证测量桶内液位与待测容器内液位高度一致,同时可减轻桶体内液面的晃动;介质隔离部件阻断液体介质的挥发物或结晶物等损坏液位计的通道,从而改善了液位计的工作环境,降低了其工作温度,同时起到延长液位计的工作寿命、降低液位计的检修频次和备件消耗的作用;残留有毒介质处理部件确保桶体下侧取压管内的残留有毒介质被同时 排空。本实用新型达到了连续、准确检测极易析出羰基物的高温、高压、剧毒介质容器内液位的目的。延长了液位计的工作寿命,降低了液位计的检修频次和备件消耗,满足苛刻的工业生产对液位计检测的要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一测量桶;2—上取压管;3—下取压管;4一圆筒;5—排出管道;6—阀门组;7—测量件;8—显示屏;9一待测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含有羰基铁的高温、高压、剧毒介质容器内液位的检测装置,包括压力平衡等液位部件、介质隔离部件、残留有毒介质处理部件和测量件焊接或法兰连接构成,压力平衡等液位部件包括测量桶I及连通其上下两端的上取压管2和下取压管3,上取压管2连通待测容器9的顶部,下取压管3连通待测容器9的底部;介质隔离部件为焊接在测量桶内侧底部的圆筒4 ;残留有毒介质处理部件包括排出管道5及阀门组6,连通测量桶I的底部;测量件7设置于测量桶I内部,测量件7底部位于介质隔离部件隔离出的腔体内或腔体上方。实际生产过程中,为方便加工和使用,测量桶I为圆柱形,测量桶I的高度大于待测容器9高度,圆筒4的直径小于测量桶I直径,大于测量件7直径,残留有毒介质处理部件安装位低于下取压管3高度,液位读数可由测量件7直接获取或更进一步的显示于测量桶I外侧与测量件7连接的显示屏8上。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取压管保证测量桶内液位与待测容器内液位高度一致,同时可减轻桶体内液面的晃动;介质隔离部件阻断液体介质的挥发物或结晶物等损坏液位计的通道,从而改善了液位计的工作环 境,降低了其工作温度,同时起到延长液位计的工作寿命、降低液位计的检修频次和备件消耗的作用;残留有毒介质处理部件确保桶体下侧取压管内的残留有毒介质被同时排空。本实用新型达到了连续、准确检测极易析出羰基物的高温、高压、剧毒介质容器内液位的目的。延长了液位计的工作寿命,降低了液位计的检修频次和备件消耗,满足苛刻的工业生产对液位计检测的要求。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作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还可以做出其它等同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测量含有羰基铁的容器内液位的检测装置,包括压力平衡等液位部件、介质隔离部件、残留有毒介质处理部件和测量件,其特征在于:压力平衡等液位部件包括测量桶及连通其上下两端的上取压管和下取压管,上取压管连通待测容器的顶部,下取压管连通待测容器的底部;介质隔离部件为焊接在测量桶内侧底部的圆筒;残留有毒介质处理部件包括排出管道及阀门组,连通测量桶的底部;测量件设置于测量桶内部,测量件底部位于介质隔离部件隔离出的腔体内或腔体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测量含有羰基铁的容器内液位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桶为圆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测量含有羰基铁的容器内液位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桶的高度大于待测容器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测量含有羰基铁的容器内液位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的直径小于测量桶直径,大于测量件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测量含有羰基铁的容器内液位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残留有毒介质处理 部件安装位低于下取压管高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测量含有羰基铁的容器内液位的检测装置,包括压力平衡等液位部件、介质隔离部件、残留有毒介质处理部件和测量件,压力平衡等液位部件包括测量桶及连通其上下两端的上取压管和下取压管,上取压管连通待测容器的顶部,下取压管连通待测容器的底部;介质隔离部件为焊接在测量桶内侧底部的圆筒;残留有毒介质处理部件包括排出管道及阀门组,连通测量桶的底部;测量件设置于测量桶内部,测量件底部位于介质隔离部件隔离出的腔体内或腔体上方。本实用新型达到了连续、准确检测极易析出羰基物的高温、高压、剧毒介质容器内液位的目的。延长了液位计的工作寿命,降低了液位计的检修频次和备件消耗,满足苛刻的工业生产对液位计检测的要求。
文档编号G01F23/00GK203148501SQ20132011895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5日
发明者王芳镇, 肖冬明, 禹松涛, 江龙, 梁晓燕, 张华 申请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