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散包两用粮食扦样器扦样杆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粮食扦样器,尤其涉及一种粮食扦样器扦样杆头。
粮食扦样是粮食储藏过程中粮质监测的重要手段,手动扦样器散包两用,但扦样深度浅,作业效率低,费时费力,不适于大型包装粮堆的深度扦样使用。电动吸式扦样器具有扦样深度深,取样方便的特点,但扦样杆头为阔口型,只适于散装粮,而且扦样杆头钝秃,插入阻力大,插入深度有限,易被异物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包两用粮食扦样器扦样杆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采用了一种散包两用粮食扦样器扦样杆头,在扦样器管体的前端设置有锥形头,锥形头的尾部和管体的结合部位加工有横向贯通进料孔。
所述的贯通进料孔的中心线与管体及锥形头的中心线垂直相交。
在进料孔的两侧进料口上各加工有一切削面,两切削面均与管体及进料孔的中心线的相交面垂直,且以管体中心线为对称线相对称。
所述的切削面自锥形头起延伸至锥形头与管体端头结合部位后的管体上,使进料口的周围形成一环形平面。
由于扦样杆头设置有带尖端的锥形头,扦样杆头尖利,因而使装配有本扦样杆头的扦样器不仅能够应用于散装粮的扦样,还可穿透麻包之类的包装袋用于包装粮的扦样,加大了插入深度,扩大了扦样器的使用范围,方便了现场操作。由于杆头尖利,还使扦样操作十分省力高效。杆头上的尖头设计,还使扦样杆头向深处插入时,能够自动挤开易于造成堵塞的块状杂物,避免了由于堵塞造成的扦样返工,省时又省力,大大地提高了工效。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A-A剖面图;图4为图2的B-B剖面图;图5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左视图;图7为图5的C-C剖面图8为图6的D-D剖面图。
实施例1,图1中,本实用新型由管体1和管体1前端头上设置的锥形头2构成,在两者的结合部位穿有横向贯通的进料孔3,进料孔3的中心线和管体1的中心线垂直相交。进料孔3和管体1的管道相互连通,进料孔3直径不大于管体的管道直径。进料孔3的两端口为进料口4。
实施例2,实施例2如图5至图8所示。该实施例中,扦样杆头由管体5和管体5前端头上设置的圆锥头6组成,在两者的结合部位上穿打有横向进料孔7,进料孔7的中心线和管体5的中心线垂直相交。进料孔7和管体5的管道相连通。本实施例中,贯通的进料孔7的两侧进料口上各加工有一切削面,两切削面均与管体及贯通进料孔的中心线的相交面垂直,且以管体中心线为对称线相互对称。该切削面自圆锥头起延伸至圆锥头与管体前端头结合部位以后的管体上,使进料口周围形成一环形平面8。
权利要求1.一种散包两用粮食扦样器扦样杆头,其特征在于在扦样器管体的前端设置有锥形头,锥形头的尾部和管体的结合部位加工有横向贯通进料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扦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贯通进料孔的中心线与管体及锥形头的中心线垂直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扦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进料孔的两侧进料口上各加工有一切削面,两切削面均与管体及进料孔的中心线的相交面垂直,且以管体中心线为对称线相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扦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削面自锥形头起延伸至锥形头与管体端头结合部位后的管体上,使进料口的周围形成一环形平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包用扦样器扦样杆头。该散包两用粮食扦样器扦样杆头,在扦样器管体的前端设置有锥形头,锥形头的尾部和管体的结合部位加工有横向贯通进料孔。本实用新型散包两用,加大了插入深度,扩大了扦样器的使用范围,方便了现场操作,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文档编号G01N1/08GK2434664SQ0024198
公开日2001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5日
发明者张慧民, 韩德生 申请人:张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