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软袋检漏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药行业输液的检验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软袋检漏设备。
背景技术:
过去人们熟悉的“吊针”输液,已悄悄发生了变革。近年,各地医院临床逐渐使用软袋输液制剂,取代传统玻璃瓶包装的产品。从近年来的一些严重输液不良反应事件来看,由于输液包装质量问题所导致的事故层出不穷。据悉,我国目前90%的大输液还是采用玻璃瓶包装或塑料瓶包装,而国外发达国家则大多以软袋包装为主,因为玻璃瓶不仅存在易破损、不便运输、仓储体积大、容易回收重复利用等缺点,而且在使用时空气中的灰尘、微生物很容易对其造成药液污染。因此,如果条件允许,应尽量选择以安全性高的一次性全封闭静脉输液软袋取代安全性相对较低的玻璃瓶。一次性的全封闭静脉输液软袋可以避免玻璃瓶输液带来的许多安全隐患问题。它有别于一般的玻璃瓶滴注需要通气管,全封闭软袋利用大气压力压缩袋体即可顺利滴注, 无需开放空气通路,避免了输液瓶倒转时溶液从通气管滴落的问题;同时排除了空气栓塞的危险;由于是全封闭系统,也排除了空气污染的危险,避免了由于污染造成的对患者的伤害;输注口配有塑料保护套,保证输注口的无菌状态,无需消毒,可直接连接输液器。输液软袋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进行检漏以保证其全封闭性能,是非常关键的步马聚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软袋检漏设备,该软袋检漏设备设计合理,施加压力时均勻稳定,能保证软袋检漏的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软袋检漏设备,包括水平设置的挤压台,所述挤压台上固定安装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内设有挤压横杠,以及控制挤压横杠远离或接近挤压台的往复运动动力装置。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将软袋平放在挤压台上,往复运动动力装置控制挤压横杆向下接近软袋并向软袋缓慢施加压力,观察软袋表面情况以达到检漏的目的。所述挤压横杠为长方体形状,并且所述挤压横杠的下表面和所述挤压台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往复运动动力装置为气缸机构;所述气缸机构包括设在固定框架上的气缸、 活塞;所述活塞的一端设置在气缸内,另一端连接挤压横杠。所述活塞与挤压横杠的连接点设置在挤压横杠在长度方向上的中点位置。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采用气缸机构作为往复运动动力装置,使挤压过程中压力的施加更加平稳。[0014](2)、本实用新型所述挤压横杠为长方体形状,所述活塞与挤压横杠的连接点设置在挤压横杠在长度方向上的中点位置;使挤压过程中的压力施加分布更加均勻。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部件对应的名称1挤压台,2固定框架,3挤压横杠,4往复运动动力装置, 5气缸,6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示,软袋检漏设备,包括水平设置的挤压台1,所述挤压台上固定安装固定框架2,所述固定框架内设有挤压横杠3,以及控制挤压横杠远离或接近挤压台的往复运动动力装置4。挤压横杠3为长方体形状,并且挤压横杠的下表面和挤压台1平行且相对设置。往复运动动力装置4为气缸机构;所述气缸机构包括设在固定框架上的气缸5、活塞6 ;所述活塞的一端设置在气缸内,另一端连接挤压横杠。所述活塞与挤压横杠的连接点设置在挤压横杠在长度方向上的中点位置。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装置。
权利要求1.软袋检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挤压台(1),所述挤压台上固定安装固定框架(2),所述固定框架内设有挤压横杠(3),以及控制挤压横杠远离或接近挤压台的往复运动动力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袋检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横杠为长方体形状,并且所述挤压横杠的下表面和所述挤压台平行且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袋检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运动动力装置为气缸机构;所述气缸机构包括设在固定框架上的气缸(5)、活塞(6);所述活塞的一端设置在气缸内,另一端连接挤压横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袋检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与挤压横杠的连接点设置在挤压横杠在长度方向上的中点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软袋检漏设备,包括水平设置的挤压台(1),所述挤压台上固定安装固定框架(2),所述固定框架内设有挤压横杠(3),以及控制挤压横杠远离或接近挤压台的往复运动动力装置(4)。该软袋检漏设备设计合理,施加压力时均匀稳定,能保证软袋检漏的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性。
文档编号G01M3/04GK202229889SQ201120410628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5日
发明者刘小英, 徐世兰, 杨炯 申请人:成都青山利康药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