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测量仪器上的自动安平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仪器上的自动安平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量使用的激光水平仪的补偿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重力摆动补偿,另一种是通过电子传感器补偿。激光测量仪器主要是用于电子线路及管道铺设;铺瓦、瓷砖、镶板、铺墙纸;厨房及卫生间安装等找平、规划和测量。要求仪器发出激光线的铅垂和水平精度是每10米误差I毫米以内。现有电子传感器补偿方式的传动机构复杂,工作效率低,安平时间较长,仪器精度很难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测量仪器上的自动安平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机构复杂,工作效率低,安平时间较长,仪器精度很难控制的缺陷。( 二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量仪器上的自动安平机构,所述机构包括工作组、调节装置、拉簧、外补偿装置和内补偿座,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外补偿装置的外侧,所述外补偿装置与所述内补偿座配合,所述内补偿座与所述工作组配合,所述拉簧与一端与所述工作组卡接,另一端与所述外补偿装置卡接。进一步,所述工作组包括工作轴、工作装置、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配合的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一旋转轴配合卡接在所述工作轴的外壁的一侧,所述第二轴承和所述第二旋转轴配合卡接在所述工作轴的外壁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一轴承同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分别与所述内补偿座间隙配合,所述工作装置与所述工作轴间隙配合。进一步,所述外补偿装置包括外补偿座、第三轴承、第四轴承、与所述第三轴承和所述第四轴承配合的第三旋转轴和第四旋转轴,所述第三轴承和所述第三旋转轴配合设置在所述外补偿座的内壁的一侧,所述第四轴承和所述第四旋转轴配合设置在所述外补偿座的内壁的另一侧,所述第四轴承与所述第三轴承同轴,所述第三轴承和所述第四轴承分别与所述内补偿座间隙配合。进一步,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和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电机、螺杆、螺套、浮动杆、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和平衡杆,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外补偿座的下端,所述螺套与所述螺杆旋合,所述浮动杆穿入所述螺套的光孔内,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固定在所述外补偿座上,所述平衡杆与所述工作轴卡接,所述电机与所述螺杆插接。(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测量仪器上的自动安平机构,结构简单,提高了电机的工作效率,使限位杆和浮动杆之间的间隙可以调节,缩短了安平时间,提高了仪器精度。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测量仪器上的自动安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测量仪器上的自动安平机构中工作组的爆炸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测量仪器上的自动安平机构中外补偿装置的爆炸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测量仪器上的自动安平机构中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测量仪器上的自动安平机构中电机、螺杆和螺套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I所示,所述机构包括工作组I、调节装置2、拉簧3、外补偿装置4和内补偿座5,所述调节装置2设置在所述外补偿装置4的外侧,所述外补偿装置4与所述内补偿座5配合,所述内补偿座5与所述工作组I配合,所述拉簧3与一端与所述工作组I卡接,另一端与所述外补偿装置4卡接。如图2所示,所述工作组I包括工作轴6、工作装置7、第一轴承8、第二轴承9、与所述第一轴承8和所述第二轴承9配合的第一旋转轴10和第二旋转轴11,所述第一轴承8和所述第一旋转轴10配合卡接在所述工作轴6的外壁的一侧,所述第二轴承9和所述第二旋转轴11配合卡接在所述工作轴6的外壁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轴承9与所述第一轴承8同轴,所述第一旋转轴10和所述第二旋转轴11分别与所述内补偿座5间隙配合,所述工作装置7与所述工作轴6间隙配合。如图3所示,所述外补偿装置4包括外补偿座12、第三轴承13、第四轴承14、与所述第三轴承13和所述第四轴承14配合的第三旋转轴15和第四旋转轴16,所述第三轴承13和所述第三旋转轴15配合设置在所述外补偿座12的内壁的一侦牝所述第四轴承14和所述第四旋转轴16配合设置在所述外补偿座12的内壁的另一侧,所述第四轴承14与所述第三轴承13同轴,所述第三轴承13和所述第四轴承14分别与所述内补偿座5间隙配合。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调节装置2包括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和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相邻安装,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电机17、螺杆18、螺套19、浮动杆20、第一限位杆21、第二限位杆22和第一平衡杆23,所述电机17固定在所述外补偿座12的下端,所述螺套19与所述螺杆18旋合,所述浮动杆20穿入所述螺套19的光孔内,与所述螺套19间隙配合,所述第一限位杆21和所述第二限位杆22固定在所述外补偿座12上,且设置在螺杆18的两侧,所述电机17与所述螺杆18插接。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轴承8和所述第二轴承9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工作轴6的中心轴线垂直,所述第三轴承13和所述第四轴承14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工作轴6的中心轴线垂直,所述第一轴承8和所述第二轴承9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三轴承13和所述第四轴承14的中心轴线垂直。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平衡杆23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三轴承13和所述第四轴承14的中心轴线垂直,第二平衡杆26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平衡杆23的中心轴线垂直。如图I、图2和图4所示,所述工作组I还包括一个第一凸起24,所述第一凸起24固定在工作装置7上,所述外补偿装置4还包括一个第二凸起25,第二凸起25固定在外补偿座12上,所述拉簧3 —端与第一凸起24卡接,另一端与第二凸起25卡接。安装时,使浮动杆20紧靠第一限位杆21和第二限位杆22同侧,另一个方向同上。第一平衡杆23 —端与工作轴6卡接,另一端通 过拉簧3的拉力紧靠到浮动杆20上面,另一个方向同上。工作时,电机17受程序驱动转动,通过螺杆18和螺套19之间的螺纹旋转来传递轴向运动,第一限位杆21和第二限位杆22紧靠紧靠浮动杆20,限定螺套19和浮动杆20只做轴向运动,浮动杆20带动第一平衡杆23和工作组I运动,另一个方向同上。通过程序分别控制两台电机17产生的轴向位移来实现工作组I的安平。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测量仪器上的自动安平机构,结构简单,提高了电机的工作效率,使限位杆和浮动杆之间的间隙可以调节,缩短了安平时间,提高了仪器精度。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测量仪器上的自动安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包括工作组(I)、调节装置(2)、拉簧(3)、外补偿装置(4)和内补偿座(5),所述调节装置(2)设置在所述外补偿装置(4)的外侧,所述外补偿装置⑷与所述内补偿座(5)配合,所述内补偿座(5)与所述工作组(I)配合,所述拉簧(3)与一端与所述工作组(I)卡接,另一端与所述外补偿装置(4)卡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测量仪器上的自动安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组(I)包括工作轴¢)、工作装置(7)、第一轴承(8)、第二轴承(9)、与所述第一轴承(8)和所述第二轴承(9)配合的第一旋转轴(10)和第二旋转轴(11), 所述第一轴承(8)和所述第一旋转轴(10)配合卡接在所述工作轴(6)的外壁的一侧,所述第二轴承(9)和所述第二旋转轴(11)配合卡接在所述工作轴(6)的外壁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轴承(9)与所述第一轴承(8)同轴,所述第一旋转轴(10)和所述第二旋转轴(11)分别与所述内补偿座(5)间隙配合,所述工作装置(7)与所述工作轴(6)间隙配合。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测量仪器上的自动安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补偿装置(4)包括外补偿座(12)、第三轴承(13)、第四轴承(14)、与所述第三轴承(13)和所述第四轴承(14)配合的第三旋转轴(15)和第四旋转轴(16), 所述第三轴承(13)和所述第三旋转轴(15)配合设置在所述外补偿座(12)的内壁的一侧,所述第四轴承(14)和所述第四旋转轴(16)配合设置在所述外补偿座(12)的内壁的另一侧,所述第四轴承(14)与所述第三轴承(13)同轴,所述第三轴承(13)和所述第四轴承(14)分别与所述内补偿座(5)间隙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仪器上的自动安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2)包括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和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电机(17)、螺杆(18)、螺套(19)、浮动杆(20)、第一限位杆(21)、第二限位杆(22)和第一平衡杆(23),所述电机(17)固定在所述外补偿座(12)的下端,所述螺套(19)与所述螺杆(18)旋合,所述浮动杆(20)穿入所述螺套(19)的光孔内,所述第一限位杆(21)和所述第二限位杆(22)固定在所述外补偿座(12)上,所述第一平衡杆(23)与所述工作轴(6)卡接,所述电机(17)与所述螺杆(18)插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量仪器上的自动安平机构,所述机构包括工作组、调节装置、拉簧、外补偿装置和内补偿座,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外补偿装置的外侧,所述外补偿装置与所述内补偿座配合,所述内补偿座与所述工作组配合,所述拉簧与一端与所述工作组卡接,另一端与所述外补偿装置卡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提高了电机的工作效率,使限位杆和浮动杆之间的间隙可以调节,缩短了安平时间,提高了仪器精度。
文档编号G01D11/00GK202661090SQ20122021091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1日
发明者蔡立高, 孙杰, 成聪 申请人:宁波舜宇测绘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