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刚度试验用可升降刚性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刚度试验用可升降刚性支架,应用于汽车车 身刚度试验中,尤其是用在车门、罩盖以及车身固定点刚度试验中。
技术背景
开发一款新车型,白车身试制阶段需要进行一些静态刚度试验, 以验证静态刚度是否满足设计目标值。这些试验一般分为在刚性支架 上进行和在白车身上进行两种,都需要用固定装置固定车身、车门、 罩盖等,试验要求这些装置具有足够的刚度(理想状态为绝对刚性 的),并且能够方便进行多方向、任意角度调节和固定。
通常试验用的这些固定装置主体结构为倒T型,受力方式为悬臂 梁形式。如果刚度偏弱,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试验结果不能很好反 应被试件的真实刚度值,进而影响到对试制样件的性能评价。以车门 垂直刚度试验为例,车门总成通过上、下铰链固定在倒T型支架上, 试验时门锁位置竖直向下加载同时测门锁位置变形,支架受倾覆力, 相当于悬臂梁,受力点的挠度将极大影响门锁位置变形即车门垂直刚 度。当悬臂梁受力一定时,受力点的挠度取决于臂长和悬臂刚度。为 了减小受力点的挠度,尽量消除支架对车门垂直刚度的影响,就要保 证支架有足够的刚度和尽量短的臂长。试验时,车门上、下铰链的间 距是一定的,为了縮短臂长,要求上、下铰链的固定点都能上下调节,这样才能尽量降低车门高度。可以看出刚度试验用的这些固定装置不 但要有足够的刚度,还要易于调节,以适应不同试验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刚度试验用的固定装置一可升 降刚性支架,保证了支架的刚度,同时也能满足调节方便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刚度试验用可升降刚性支 架,支架主体为倒T型,支架主体的顶端固定有顶置滚轮,上、下固 定柱(可用于固定车门铰链、罩盖铰链等)焊接在U型型钢上,两块 U型型钢可用螺栓紧固在支架主体上,手拉葫芦一端用钢丝绳绕过顶
置滚轮连接上固定柱的u型型钢,另一端用钢丝绳连接下固定柱的u 型型钢。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支架主体为倒T型,采用大截面矩形钢 (180X180mm)与厚(50mra)钢板焊接而成,经CAE分析验证和试验 验证,支架一般受力点的挠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都能控制在0. 2%以 内;保证了支架刚度的同时,也能满足调节方便的要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中1:顶置滚轮;2:支架主体;3:上固定柱;4:下固定柱; 5:可紧固U型型钢;6:手拉葫芦;7:连接用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 所示,刚度试验用可升降刚性支架,支架主体2为倒T型,顶端固定有顶置滚轮l,上、下固定柱3、 4焊接在U型型钢5上,两块U型 型钢5可用螺栓紧固在支架主体2上,手拉葫芦6 —端用钢丝绳7绕 过顶置滚轮1连接上固定柱3的U型型钢,另一端用钢丝绳连接下固 定柱4的U型型钢。当要调节上固定柱3时,将下固定柱4的U型型 钢5紧固,松开上固定柱3的U型型钢5紧固螺栓,拉动手拉葫芦6, U型型钢5连同上固定柱3就能上升、下落;同样方法可以调节下固 定柱4的高度。
权利要求1、刚度试验用可升降刚性支架,其特征在于支架主体(2)为倒T型,支架主体(2)的顶端固定有顶置滚轮(1),上、下固定柱(3)、(4)焊接在U型型钢(5)上,U型型钢(5)用螺栓紧固在支架主体(2)上,手拉葫芦(6)一端用钢丝绳(7)绕过顶置滚轮(1)连接上固定柱(3)的U型型钢(5),另一端用钢丝绳(7)连接下固定柱(4)的U型型钢(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刚度试验用可升降刚性支架,支架主体为倒T型,采用大截面矩形钢(180×180mm)与厚(50mm)钢板焊接而成。支架主体的顶端固定有顶置滚轮,上、下固定柱焊接在U型型钢上,两块U型型钢可用螺栓紧固在支架主体上,手拉葫芦一端用钢丝绳绕过顶置滚轮连接上固定柱的U型型钢,另一端用钢丝绳连接下固定柱的U型型钢,松开一个固定柱的U型型钢,拉动手拉葫芦就能调整另一个固定柱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保证了支架的刚度,同时也能满足调节方便的要求。
文档编号G01M17/007GK201229239SQ20082007156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1日
发明者猛 高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