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吸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移装置,其具有大量在基板中呈格栅形式布置的吸移通道,所述吸移通道基本上分別由圆筒(套筒)和在圆筒中引导的、可控传动的活塞构成;以及装备有吸移管尖部的储仓,该储仓容纳在储仓容纳部内并可以被抬升,以便使吸移管尖部与吸移通道建立连接。这种类型的吸移装置依据分类由DE 20 2008 013 533 Ul有所公开。
背景技术:
为实现对吸移管尖部快速地更换,储仓并未与吸移装置固定连接,而是与吸移管尖部形成如下的単元,该单元可与吸移装置分开,并且因此可以连同吸移管尖部一起被更换。
储仓是具有呈格栅形式布置的孔的矩形板,并且与孔进而还有可以容纳的吸移管尖部的数目无关地在其长度及其宽度上具有相同的仪器专门的外部规格。对于通过吸移通道所容纳或排送的液体体积的精确性,套筒与吸移管尖部之间的充分密封首要地起重要作用,这一点目前通过两种不同的技术原理得到解決。在由单通道手持吸移管承:投嘞榛淖睹嬖矸矫妫乒芗獠恳云渖隙税仓迷诠乖煊谔淄采系淖短迳匣蜃短逯校米短辶ε浜系乇3治乒芗獠浚⑶页蛱淄裁芊。这种原理主要由于压カ注塑技术造成的吸移管尖部的误差而带来各种缺点。在这里仅提出同时对所有吸移管尖部进行密封是不可靠的并且举升力巨大。为避免这些缺点,与锥面原理并立地创立了如下的密封原理,在其中,套筒的朝向吸移管尖部的端部通入弾性密封板内。吸移管尖部围绕着套筒的各一个端部地、间接通过密封板相对于套筒得以密封。为此目的,在吸移管尖部上构成有尖部环座(Spitzenbund),悬挂在储仓内的吸移管尖部通过该尖部环座而被压向密封板。如果使用由两种不同的塑料制造的专门的吸移管尖部的话,可以取消弾性密封板。用于容纳试剂的本身的尖部型体在这种类型的吸移管尖部中与由塑料制造的传统聚丙烯吸移管尖部相同。与之相对照地,尖部环座由热塑性弾性体制造,因此吸移管尖部可以直接相对于套筒得到密封。因为对于介绍依据本发明的吸移装置来说,吸移管尖部的密封是间接通过密封板进行,还是直接通过弹性构成的尖部环座进行是无关紧要,所以在进ー步的介绍中,出于简化的原因而从借助密封板的常用密封出发。为更加可靠地密封,储仓必须具有足够高的抗弯刚性,吸移管尖部通过其尖部环座悬挂式布置在储仓中。本身是孔板的储仓的抗弯刚性利用选取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几何惯矩、通过其尺寸设定,特别是其厚度而得以确定。依据本发明的吸移装置以所提及的第二密封原理为基础。在这种类型所公开的所有吸移装置中,装备有吸移管尖部的储仓如同抽屉那样被插入表现为ー侧敞开的框架的、可在竖向上运动的储仓容纳部内,其被推移直至达到止挡,并然后利用框架非常有力的驱动而被拉向或压向密封板(抽屉原理)。在框架内,设置有侧面引导面和止挡,以便将储仓在框架内部确定的位置上这样定位,即使吸移管尖部对准地配属给套筒。这种抽屉原理的缺点主要是吸移装置前方必需的自由空间,以保证储仓插入和拉出的可行性。如果吸移管尖部的更换应自动进行的话,那么需要用于插入和拉出储仓的另ー个操作机构。该机构也绝对必要的需要对吸移装置进行抓取。如果吸移管尖部更换不由具有相当大操作区的实验室机器人来执行的话,那么带有未经使用的吸移管尖部的储仓和带有已经使用的吸移管尖部的储仓的储存器也必须直接安装在吸移装置的附近。在遮盖系统内迄今为止没有使用过依据所提到的密封原理的吸移装置。、如下的吸移自动件被称为遮盖系统,其中,完成确定的实验室任务所需的试样载体、试剂储备容器和辅助机构(如吸移管尖部)分别固定地布置在所谓的遮盖位置上,以便对于吸移装置能够得着,该吸移装置可以在三条轴线上移动,以达到每个遮盖位置。吸移装置或抓取装置的触及规则地从上方进行,因此依据现有技木,对于这种遮盖系统,只能使用如下的吸移装置,在其中,吸移管尖部按照锥面原理与吸移通道连接。依据所提及的第二密封类型的吸移装置亦如其也可以用于依据本发明的吸移装置那样,通过实用新型专利文献DE 20 2008 013 533 Ul有所公开。吸移装置作为主要部件或组件包括的有带贯通孔的基板;泵系统,具有大量吸移通道,吸移通道具有各一个配入贯通孔内的套筒;带孔的弾性板;以及装备有吸移管尖部的储仓,其中,贯通孔进而还有装入贯通孔内的套筒、密封板的孔和吸移管尖部呈相同的格栅形式分别布置在一条共同的机械轴线上。储仓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电机连接。传动机构将驱动电机的转动运动和转矩转换为直线的升降运动和作用于储仓容纳部的拉动力。因此,吸移管尖部被抬升到密封板上,并且被以足够大的拉动カ通过其环座推压到同轴围绕套筒的密封板上,由此吸移管尖部相对于套筒得到密封。储仓和储仓容纳部依据实用新型专利文献DE 20 2008 013 533 Ul这样构成,使储仓如同抽屉那样可以插入储仓容纳部内。与这种类型的其他吸移装置相比,实用新型专利文献DE 20 2008 013 533 Ul的吸移装置以其储仓拉动的方案而有所不同。由驱动电机产生的转动运动通过两个相同的偏心传动机构而转换成储仓容纳部的升降运动,其中,偏心传动机构位置固定支承在基板上,因此吸移装置的壳体完全不受储仓拉动期间カ流(Kraftfluss)的影响。依据实用新型专利文献DE 20 2008 013 533 Ul的吸移装置具有与开头所述结构上按照抽屉原理设计的这种吸移装置相同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如下任务,S卩,完成ー种新型的吸移装置,该吸移装置用于输送储仓的位置需求较小。在如下的吸移装置中,其中,该吸移装置具有基板;大量呈预先规定的格栅形式布置在基板中的吸移通道;呈相同的格栅形式地装备有具有各ー个尖部环座的吸移管尖部的储仓;储仓容纳部;以及驱动电机;还有连接储仓容纳部和驱动电机的传动机构,由此,储仓可以在容纳和输出位置与密封位置之间在竖向上运动,其中,在密封位置中,尖部环座与吸移通道彼此相对密封地发生カ配合地连接,该任务以如下方式得以实现,即储仓容纳部在容纳和输出位置上处于打开状 部中,并储仓容纳部在密封位置上处于闭合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其上平放有储仓的安放面伸入贯通开ロ内,以及传动机构这样设计,即在传动机构进行驱动时,既使储仓在竖向上运动,也使储仓容纳部转移到所提到的位置内。具有优点的是,储仓容纳部包括闭合的储仓框架,其具有形成贯通开ロ的自由内部空间,并且在自由内部空间内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轴向移动的锁闩,这些锁闩在闭合状态下形成安放面。对此作为选择,储仓容纳部具有优点地包括两个具有自由端部的枢转嵌板,自由端部在打开状态下界定贯通开ロ并且在闭合状态下形成安放面。具有优点的是,在储仓上具有定心锥和基板内设置有可以插入定心锥的定心开□。传动机构具有优点地包括蜗杆传动机构,在蜗杆传动机构上,在输出侧安装有偏心轴,牵拉连杆以其一端部可转动的方式支承在该偏心轴上,牵拉连杆的另一端与储仓框架保持连接。为此作为选择,传动机构具有优点地包括蜗杆传动机构,在蜗杆传动机构上在输出侧安装有偏心轴,牵拉连杆以可以在竖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承在偏心轴上,牵拉连杆的端部与嵌板臂连接,在嵌板臂上构造有枢转嵌板,并且被这样强制引导,即使枢转嵌板进行组合式的枢转和升降运动。具有优点的是,在基板上设置有带倾斜滑动面的挡板,锁闩以外端部贴靠到滑动面上,从而锁闩当在竖向上运动期间被推移。具有优点的是,两个枢转嵌板具有如下的转动轴,该转动轴能转动地支承在两个与基板连接的支承板内,并且与两个杆臂中的各一个端部刚性连接,杆臂的另外的端部与传动机构连接,从而枢转嵌板进行枢转运动。
下面,结合附图对吸移装置进行示例性地详细说明。其中图Ia-Ib示出依据第一实施例的吸移装置在打开和闭合状态下的透视图;图2a_2d示出图I的吸移装置在不同状态下的剖面图;图3a_3b示出依据第二实施例的吸移装置在打开和闭合状态下的透视图;图4a_4b示出依据第三实施例的吸移装置在打开和闭合状态下的透视图;图5示出图4b吸移装置的第一剖面图;图6a_6d示出图4a_b的吸移装置在四种不同状态下的第二剖面图;图7a_7b示出依据第四实施例的吸移装置在打开和闭合状态下的透视图;图8a_8d示出图7a_b的吸移装置在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剖面图;以及图9示出储仓堆垛。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I、图2中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吸移装置。在要对该第一实施例的特点加以讨论之前,应当结合这些附图指明与从现有技术中公知的吸移装置的共同之处。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是,依据本发明的吸移装置基本上包括基板I ;具有多个吸移通道3的泵系统;密封板2 ;用于容纳装备有吸移管尖部4的储仓6的储仓容纳部7以及驱动电机8,该驱动电机8通过传动机构9与储仓容纳部7连接,以便使吸移管尖部4与吸移通道3发生连接。在如现有技术中所提到的那样,使用适合于密封的专用吸移管尖部情况下,密封板2可以取消。吸移装置的其他结构保持原状。
基板I是高度平坦的、抗弯刚性的板,该板沿其圆周与壳体框架15连接,在壳体框架15上平行于基板I固定有承重的盖件,在该盖件上安置有用泵系统的步进式电动机和驱动电机8。在基板I内呈预先规定的格栅形式地设置有大量的贯通孔3. 1,正如这里图2中简化示出的那样,分别形成了吸移通道3的、活塞3. 2在其中引导的圆筒。但实际上将分别一个套筒装入贯通孔3. I内,该套筒也伸入密封板2内,并且存在同样起到引导作用的密封件,活塞3. 2通过该密封件分别相对于基板I得到密封。因为对于本发明来说,吸移通道3的具体结构并不重要,而且这种吸移通道只会使附图不必要地复杂化,所以吸移通道3仅通过活塞3. 2和圆筒(贯通孔3. I)简化地示出。密封板2平面式地贴靠固定在基板I的背向壳体框架15的侧上,该密封板2以与基板I相同的格栅布置而具有贯通孔3. I。在基板I的下方,设置有相对于基板I可运动的储仓容纳部7,装备有吸移管尖部4的储仓6可以装入储仓容纳部7中,并和竖向上可靠到密封板2,并且进而靠到基板I上。基板I 一方面用作压板,并且另一方面用作驱动电机8及传动机构9与机架固定布置的基。缁8通过该传动机构9与储仓容纳部7保持连接。储仓6和基板I实施为高度平坦的而抗弯刚性的板,以便可以使吸移管尖部4同时分别以其尖部环座5推压到密封板2上。对吸移装置到迄今的说明既与现有技术相关,也与依据本发明的吸移装置相关。区别存在于储仓容纳部7进而还有储仓6及传动机构9的不同的实施方案中。具有优点的是,储仓容纳部7被这样实施,即使储仓6平放于其上的安放面7. I. I、11. 3. I、13. I的间距相比于现有技术较小并且均匀地分布在储仓6的边缘上。这允许使用抗弯刚性更低的储仓6。随着所容纳的吸移管尖部4数目的增长而必须更高的抗弯刚性不仅通过选取其他材料或其他尺寸设定来实现,而且特别是可以通过作为支座与推压力反作用的多个安放面7. I. 1,11. 3. 1,13. I来实现。下面,在这里介绍区别主要在于储仓容纳部7、11、13构成方面的四个不同的实施例。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储仓容纳部7、11、13可以从储仓6竖向上抬升到储仓容纳部7、11、13内的打开状态(容纳和输出位置)转移到储仓6处于储仓容纳部7、11、13确定位置(密封位置)的闭合状态。在打开状态下,储仓容纳部7、11、13形成大于储仓6的贯通开ロ 18,从而储仓6可以从下方插入储仓容纳部7、11、13内。在闭合状态下,储仓6平放于其上的安放面7. I. I、11. 3. I、13. I. I伸入贯通开ロ18内。依据图I和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储仓容纳部7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具有安放面7. I. I的枢转嵌板7. I、两个支承板7. 2,在支承板7. 2内,为枢转嵌板7. I的枢转轴设置有各两个枢轴承和两个与枢转嵌板7. I的枢转轴刚性连接的杆臂7. 3。图Ia示出处于打开状态的储仓容纳部7,其 中,储仓6从向外枢转的枢转嵌板7. I之间穿过抬升到密封板2上。图Ib示出处于闭合状态的储仓容纳部7,其中,储仓6平放在向内枢转的枢转嵌板7. I的安放面7. I. I上。图2a_2d以剖面图示出除图I所示两种状态之外的两种中间状态。驱动电机8通过传动机构9与杆臂7. 3连接。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上具有从动小齿轮,从动小齿轮对使两个丝杠9. 2进行同步转动运动的齿轮皮带9. I加以驱动。与转动方向相应,双驱动螺母9. 3在丝杠9. 2向上或向下移行。在构造于驱动螺母9. 3上的两个轴颈上可转动支承有将运动传递到杆臂7. 3上的两个推移连杆9. 4。为可以容纳储仓6,储仓容纳部7必须处于打开状态下(图la、2a_2c)。在这种打开状态下,装备有吸移管尖部4的储仓6穿过打开的枢转嵌板7. I贴靠到密封板2上。在吸移管尖部4到达密封板2之前,储仓6通过定心锥10而被定位到通向吸移通道3的正确位置中,从而吸移通道3和吸移管尖部4的对称轴线对准地分布(图2b)。为将储仓6拉到密封板2上并且使吸移管尖部4相对于吸移通道3密封,驱动电机8使两个丝杠9. 2这样转动,使驱动螺母9. 3向下移行。由此,两个推移连杆9. 4将杆臂7. 3朝外推压,由此,枢转嵌板7. I转动到储仓6边缘的下方并在那里发生贴靠。随着继续转动,吸移管尖部4被以其尖部环座5压向S封板2。推移连杆9. 4和杆臂7. 3形成两个肘杆,由此,枢转嵌板7. I在驱动电机8的恒定转速下,先迅速转动到储仓6下方,并且然后较为缓慢抬升储仓6。推移连杆9. 4离其水平位置越近,枢转嵌板7. I转动得越慢,但越有力。这样利用驱动电机8很小的驱动功率,可以产生大的推压カ而且尽管如此仍快速地经历转动的第一部分。吸移管尖部4与密封板2的分开以反过来的顺序进行。通过打开枢转嵌板7. 1,与开头所述的抽屉原理相对照地,也可以将使用过和被污染的储仓6直接抛进垃圾道内。图3a_3b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吸移装置被这样设计,即使枢转嵌板7. I不嵌到储仓6的短边(宽度边)的下方,而是嵌到储仓6的长边(纵向边)的下方。该第二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储仓6由于弯曲长度缩短1/3(8比12)而超比例减轻弯曲。特别是对于吸移时要看绝对转换自由度的应用来说,吸移管尖部4非常频繁地更换。为加速这ー过程,被污染的吸移管尖部4,还有所装备的储仓6在其使用后也被丢弃。因此,储仓6优选由廉价的填充塑料制造。高強度的塑料出于价格原因不予考虑。这种储仓6尽管被充分填充仍在推压和密封吸移管尖部4时比相同厚度的金属储仓程度更大地弯曲。因为必需的推压カ随着所要密封的吸移管尖部4的数目上升,所以特别是在具有96个以上吸移管尖部4的吸移装置上,储仓6不安全地只能通过其宽度边上被推压。如果相对照地推压通过两个纵向边进行,那么弯曲在没有三面放置的情况下也可以掌控。图4a_4b、图5和6a_6d示出第三实施例,与前两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储仓容纳部 11和传动机构12的实施方案。储仓容纳部11在这里基本上通过具有带安放面11. 3. I的、可横向于升降方向推移的锁闩11. 3的四边闭合的储仓框架11. I来形成。为移动锁闩11. 3存在两个挡板11. 2,在两个挡板11. 2上面构成滑动面11. 2. 1,锁闩11. 3沿该滑动面滑动在其轴向上可以逆压カ弹黃11. 4推移。在储仓容纳部11的打开状态下,锁闩11. 3在压カ弹簧11. 4的作用下完全回拉放置到贯通孔3. I内,并且不伸入储仓容纳部11. I形成贯通开ロ 18的自由内部空间内。自由内部空间以其尺寸略大于储仓6的外部尺寸,从而储仓6可以抬升或降下进入自由内部空间内,并且穿过该自由内部空间。在储仓容纳部11的闭合状态下,锁闩11. 3与压カ弹簧11. 4的作用相对照地伸入自由内部空间内地放置,因此通过锁闩11. 3沿两个相対的边产生了用于储仓6的安放面
11.3. I。传动机构12基本上包括ー个齿轮皮带12. 2、两个驱动轴12. 3、两个蜗杆传动机构
12.I、两个偏心轴12. 5和两个牵拉连杆12. 4。通过闭合的实心储仓框架11. I和使用蜗杆传动机构12. 1,这种结构非常稳定耐用。驱动电机8通过齿轮皮带12. 2和两个驱动轴12. 3驱动两个自行制动的蜗杆传动机构12. 1,在该传动机构12. I处,在输出侧上设置有各ー个偏心轴12. 5。在偏心轴12. 5上支承有两个牵拉连杆12. 4。蜗杆传动机构12. I的转动运动通过两个12. 4转换成与其通过枢轴承连接的储仓框架11. I的升降运动。在储仓框架11. I内在其自由侧上存在的是横孔,锁闩11. 3可以在横孔内滑动。在图6a_6c中示出依照第三实施例的吸移装置的工作原理。首先储仓容纳部11处于打开状态下,也就是说,储仓框架11. I降下,并且锁闩11. 3不伸入储仓框架11. I的自由内部空间内。锁闩11. 3通过压カ弹簧11. 4以这种程度从储仓框架11. I移出,即直至锁闩11. 3以其外端部贴靠到挡板11. 2的滑动面11. 2. I上。装备有吸移管尖部4的储仓6处于吸移装置的下方。原则上,为实施吸移过程,吸移装置进而还有吸移管尖部4和容纳器皿要从液体中抽取或排送到液体中,例如就像微量滴片那样,必须彼此相对在竖向上运动。通过这种运动性,首先可以使储仓6接近密封板2,直至吸移管尖部4的尖部环座5贴靠到密封板2上,而没有力作用于该密封板2上。储仓容纳部11. I然后向上拉。在该行程的第一阶段,锁闩11. 3在倾斜于锁闩11. 3的轴线分布的滑动面11. 2. I上滑动,从而随着距密封板2的间距变。11. 3逐步进一步移入储仓6的自由内部空间。在行程的最后阶段,如果偏心轴12. 5施展其最大カ的话,锁闩11. 3全部插入储仓6的下方和吸移管尖部4被压向密封板2。吸移管尖部4达到完全的密封,并且蜗杆传动机构12. I的自行制动获得这种状态。因为锁闩11. 3几乎无需カ地移动,所以对锁闩11. 3用于移动的主动驱动也可以被简单地消除。在这种情况下,升降行程可以降到十分之几毫米,沿滑动面11. 2. I的滑动成为多余。这种实施例虽然需要附加的很小而且功率弱的驱动装置,但在更换吸移管尖部4时会赢得时间。 对于必须频繁更换吸移管尖部4和限定为此所需时间的应用来说,这种实施例具有优点。第四实施例来自上述实施例的组合并在图7a_7b和图8a_8d中示出。与第二实施例相比,储仓容纳部13包括嵌到储仓6纵向边下方的枢转嵌板13. I。枢转嵌板13. I构造在嵌板臂13. 2的自由端部上。嵌板臂13. 2通过构造在其另一端部上的第一引导栓13. 3. I,该第一引导栓13. 3. I嵌入构造在壳体框架15内的完全长孔17内,并且通过与牵拉连杆14. 4形成转动副的第二引导栓13. 3. 2来引导。将驱动电机8与储仓容纳部13连接的传动机构14主要包括ー个齿轮皮带14. 2、两个驱动轴14. 3、两个蜗杆传动机构14. I、两个偏心轴14. 5和两个牵拉连杆14. 4。驱动电机8通过齿轮皮带14. 2和两个驱动轴14. 3对在两侧布置的自行制动的蜗杆传动机构14. I加以驱动,在该传动机构处,在输出侧上设置有偏心轴14. 5。偏心轴14. 5嵌入构造在牵拉连杆14. 4的中心的长孔16、17内,因此偏心轴14. 5的转动运动被转换成升降运动。升降运动通过另外两个构造在牵拉连杆14. 4的端部上的引导栓3. 3而传递到嵌板臂13. 2上,这两个引导栓3. 3分别可转动地支承在嵌板臂13. 2上,并且在构造于壳体内的直线式长孔16内得到引导。通过将升降运动引入以其一端通过引导栓3. 3分别支承在弯曲长孔17中的嵌板臂13. 2内,枢转嵌板13. I实现了ー种组合式的枢转和升降运动。在这种情况下,枢转嵌板13. I仅实施非常小的无カ的转动运动达到储仓6下方,随后枢转嵌板13. I被以大力直线式地上拉,并且连同储仓6将吸移管尖部4压向密封板2。与第三实施例相对照地,推压カ不仅点状地引入,而且通过储仓6的整个纵向边导入,由此降低压强并因此降低对储仓6材料的要求。在该第四实施例中,介绍ー种与前两个实施例相比不同的定中心方案。那里设置有围绕密封板2布置的定心锥10,这种定心锥10在储仓6抬升时在储仓6的外圆周上作用,而这里定心锥10设置在储仓6上,定心锥10嵌入围绕基板I内的密封板2设置的定心开口内。这样做的优点是,利用依据本发明的吸移装置可以无需其他辅助机构地这样堆叠装备有吸移管尖部4的储仓6,在无需附加的操作机构情况下,可以借助储仓容纳部13从形成的堆垛(图9)中取下最上面的储仓6并可以被拉动到密封板2上。这种类型的定中心方案在相应配合的形式下也可以用于其他实施例。第四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图8a_8d中示出。在图8a中,枢转嵌板13. I首先降下,并且向外枢转。偏心轴14. 5进而还有牵拉连杆14. 4处于其最下面的位置上,因此引导栓3. 3也处于长孔16、17内最下面的位置上。具有吸移管尖部4的储仓6恰好通过打开的枢转嵌板13. 1,并例如可能还处在图9的堆垛上。在图Sb中,储仓6已经到达密封板2。尖部环座5无カ地贴靠。在完成升降运动 期间,储仓6通过其引入到定心开口内的定心锥10而相对于吸移系统得到定位。如同上述所有实施例中那样,升降运动要么通过抬升储仓6的外部机构实现,要么通过降下的吸移装置来实现。吸移管尖部4向密封板2本来的拉动过程以图Sc所示的位置开始。借助驱动电机8,蜗杆传动机构14. I进而还有偏心轴14. 5发生转动。牵拉连杆14. 4被向上拉,而嵌板臂13. 2则枢转到储仓6的下方并被向上拉。储仓容纳部13随着枢转而被闭合。在此,引导栓3. 3在长孔16、17内滑动。在图8d示出的升降行程最后阶段中,在偏心轴14. 5施展其最大力的情况下,引导栓3. 3在弯曲长孔的垂直部分内运动,并将吸移管尖部4以其尖部环座5压向密封板2。所有吸移管尖部4达到充分密封,并且蜗杆传动机构14. I的自行制动获得这种状态。因为枢转嵌板13. I几乎无カ枢转到储仓6的下方,所以对枢转嵌板13. I的主动驱动也可以简单地消除。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弯曲长孔17,并且附加的传动机构会作用于上引导栓3. 3。在这种情况下,固有的拉动过程可以降到十分之几毫米。为此,同样可以使用具有低偏心度的偏心轴传动件。但最佳适用的是压电传动件,因为压电传动件利用少得多的部件足以直接在牵拉连杆14. 4处起作用,并通过其特性在短行程内可以迅速施展非常高的力,理想地与任务相配合。这种解决方案虽然需要附加的小而且功率弱的驱动装置,但使更换吸移管尖部加快速度。对于必须不断更换吸移管尖部4和限定为此所需时间的应用来说,这种实施例具有优点。依据本发明的吸移装置的储仓6不再需要把手,以便将其手动或借助抓取装置按照抽屉原理传送到储仓容纳部7、11、13内。附图标记列表I基板2密封板3吸移通道3. I贯通孔3.2活塞
3.3引导栓4吸移管尖部5尖部环座6储仓7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储仓容纳部7. I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储仓容纳部的枢转嵌板7. I. I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储仓容纳部枢转嵌板的安放面7.2支承板7.3杆臂8驱动电机9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传动机构9. I齿轮皮带9.2丝杠9.3驱动螺母9.4推移连杆10定心锥11第三实施例的储仓容纳部11. I储仓框架11.2挡板11. 2. I滑动面11.3锁闩11. 3. I锁闩的安放面11. 4压カ弹簧12第三实施例的传动机构12. I第三实施例的蜗杆传动机构12.2第三实施例的齿轮皮带12.3第三实施例的驱动轴12.4第三实施例的牵拉连杆12.5第三实施例的偏心轴13第四实施例的储仓容纳部13. I第四实施例的储仓容纳部的枢转嵌板13. I. I 第四实施例的储仓容纳部枢转嵌板的安放面13.2嵌板臂13.3.1第一引导栓13.3.2 第二引导栓14第四实施例的传动机构、
14. I第四实施例的蜗杆传动机构14.2第四实施例的齿轮皮带14.3第四实施例的驱动轴
14.4第四实施例的牵拉连杆14.5第四实施例的偏心轴15壳体框架16直线式长孔17弯曲的长孔
18贯通开ロ
权利要求
1.吸移装置,具有基板(I);大量的呈预先规定的格栅形式布置在所述基板(I)中的吸移通道(3);呈相同的格栅形式装备有吸移管尖部(4)的储仓(6),所述吸移管尖部(4)具有各一个尖部环座(5);储仓容纳部(7、11、13);以及驱动电机(8);还有将所述储仓容纳部(7、11、13)和所述驱动电机(8)相连接的传动机构(9、12、14),由此,所述储仓(6)能在容纳和输出位置与密封位置之间在竖向上运动,其中,在所述密封位置中,所述尖部环座(5)与所述吸移通道(3)彼此相对密封,并且产生力配合的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仓容纳部(7、11、13)在所述容纳和输出位置上处于打开状态,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储仓容纳部(7、11、13)形成大于所述储仓(6)的贯通开口(18),从而所述储仓(6)能从下方引入所述储仓容纳部(7、11、13)中,并且所述储仓容纳部(7、11、13)在所述 密封位置上处于闭合状态,在这种闭合状态下,其上平放有所述储仓¢)的安放面(7. I. I、11.3. 1,13. I. I)伸入所述贯通开口(18)内,以及所述传动机构(9、12、14)被这样设计,即在所述传动机构(9、12、14)进行驱动时既使所述储仓(6)在竖向上运动,也使所述储仓容纳部(7、11、13)转移到所提及的位置内。
2.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吸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仓容纳部(11)包括闭合的储仓框架(11. 1),所述储仓框架(11. D具有形成所述贯通开口(18)的自由内部空间,并且在所述自由内部空间内设置有能在水平方向上轴向推移的锁闩(11.3),所述锁闩(11.3)在所述闭合状态下形成所述安放面(11. 3. I)。
3.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吸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仓容纳部(7、13)包括两个具有自由端部的枢转嵌板(7. I、13. I),所述自由端部在所述打开状态下界定所述贯通开口(18)并且在所述闭合状态下形成所述安放面(7. I. 1,13. I. I)。
4.按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吸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仓(6)上设置有定心锥(10),并且在所述基板(I)内设置有能插入所述定心锥(10)的定心开口。
5.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12)包括蜗杆传动机构(12. I),在所述蜗杆传动机构(12. I)上在输出侧安装有偏心轴(12. 5),牵拉连杆(12.4)能以所述牵拉连杆(12.4)的一端部能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偏心轴(12.5)上,所述牵拉连杆(12.4)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储仓框架(11. I)连接。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14)包括蜗杆传动机构(14. I),在所述蜗杆传动机构(14. I)上在输出侧安装有偏心轴(14. 5),牵拉连杆(14.4)能在竖向上推移地支承在所述偏心轴(14.5)上,所述牵拉连杆(14.4)的端部与嵌板臂(13. 2)保持连接,所述枢转嵌板(13. I)构造在所述嵌板臂(13. 2)上,并且被这样强制引导,即使所述枢转嵌板(13. I)执行组合式的枢转和升降运动。
7.按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吸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I)上设置有带倾斜滑动面(11.2. I)的挡板(11. 2),所述锁闩(11.3)以外端部贴靠到所述滑动面(11.2. I)上,从而所述锁闩(11.3)在竖向运动期间被推移。
8.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移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枢转嵌板(7.I)具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能转动地支承在两个与所述基板(I)连接的支承板(7. 2)上,并且与两个杆臂(7. 3)中的各一个端部刚性连接,所述两个杆臂(7. 3)的另外的端部与所述传动机构(9)连接,从而所述枢转嵌板(7. I)执行枢转运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移装置,其具有基板(1);大量呈预先规定的格栅形式布置在基板(1)中的吸移通道(3);呈相同的格栅形式装备有吸移管尖部(4)的储仓(6),所述吸移管尖部(4)具有各一个尖部环座(5);储仓容纳部(7、11、13);以及驱动电机(8);还有将所述储仓容纳部(7、11、13)和所述驱动电机(8)相连接的传动机构(9、12、14),由此,所述储仓(6)能在容纳和输出位置与密封位置之间在竖向上运动,其中,在所述密封位置中,所述尖部环座(5)与所述吸移通道(3)彼此相对密封,并且产生力配合的连接。该吸移装置用于输送储仓的位置需求较小。
文档编号G01N35/10GK102735863SQ201210100020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8日
发明者乌韦·瑙曼 申请人:西比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