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识别火线的万用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测量仪器,特别涉及一种能识别火线的万用表。
背景技术:
普通万用表在测量有较高电压的线路时,只能显示其端电压的具体数值,不能判断哪一端是火线。使用试电笔虽然可以判断火线,却不能显示端电压数值。工作中常遇到不仅需要知道端电压具体数值,还需知道哪一端是火线的情况,使用普通万用表无法满足要求。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同时判断火线和显示端电压数值的万用表,并使显示直观,使用方便。
为此在普通万用表上加装一套试电装置,即在原有的测试线路上并联一条由手触电极、氖管、限流电阻串联成的试电线路,手触电极安装在表笔内靠近表笔探针一端,此时表笔壳上开有一个试电窗口,手触电极安装于该窗口处,通过该窗口与外界连通,其余试电元件装在表头内或表笔内。
将试电线路装在表笔内时,为了节省空间,使表笔不至于太粗,将连接表头与表笔探针的导线在表笔内腔中的部分,改为金属片状,即紧贴表笔内腔壁装有与表笔探针相连的金属片,再用导线将金属片与表头连通;内腔中从表笔探针端向表笔尾端依次串有手触电极、氖管、限流电阻,限流电阻另一端与金属片相连,手触电极安装于表笔壳上较前端的位置以方便操作。表笔壳对应氖管的位置开设有透视窗。表笔内腔的剩余空间可填充有绝缘材料。
试电线路装在表头内有两种结构方案1.表笔内腔装金属片与表笔探针相连,金属片通过导线与表头连通,从手触电极引另一根导线至装于表头内的试电线路;2.表笔内腔不装金属片,表笔探针直接与导线连接,从手触电极引另一根导线至装于表头内的试电线路。
本实用新型能同时判断火线和显示端电压数值,手触电极安装在表笔内靠近表笔探针一端使用比较方便,氖管显示直观,采用表笔内腔装金属片与表笔探针相连的结构可减小表笔的体积,有效地解决了普通万用表不能判断火线的问题并使表笔不至于太粗。
图1为内装试电线路表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表笔内腔4中,紧贴表笔内腔壁装有弯曲的金属片3,金属片3一端与表笔探针1相连,金属片3另一端引线接出表笔进入表头,手触电极5装在表笔内腔4内靠近表笔探针1端,通过表笔壳2上开设的试电窗口伸出以便手指能接触,手触电极5与氖管6、限流电阻7串联,限流电阻7另一端接金属片3。
当然也可只将手触电极5装于表笔内腔中,氖管6和限流电阻7装于表头中,此时用导线将手触电极5与装入表头内的氖管6和限流电阻7串联,限流电阻7另一端与金属片3的连接;此时金属片3也可用导线替代。
权利要求1.可识别火线的万用表,它包含有由表笔头和表笔壳构成的表笔,以及串连有表笔头的用于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的线路,其特征在于还有一条由手触电极(5)、氖管(6)、限流电阻(7)串联成的用于识别火线的试电线路,试电线路的限流电阻(7)端与表笔探针(1)连接,试电线路中的手触电极(5)装在表笔内腔(4)中,通过表笔壳(2)上开设的试电窗口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用表,其特征在于试电线路中的氖管(6)和限流电阻(7)安装在表头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用表,其特征在于试电线路安装在表笔内腔(4)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万用表,其特征在于紧贴表笔内腔(4)壁装金属片(3),金属片(3)与表笔探针(1)相连,表笔内腔(4)中从表笔探针(1)端向表笔尾端依次安置手触电极(5)、氖管(6)、限流电阻(7),限流电阻(7)另一端连接于金属片(3)上靠近表笔尾端处,金属片(3)引出导线连接表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万用表,其特征在于表笔内腔(4)中填充有绝缘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识别火线的万用表,是在普通万用表上加装一套试电装置,即在原有的测试线路上并联一条由手触电极、氖管、限流电阻串联成的试电线路,手触电极安装在表笔内靠近表笔探针一端,此时表笔壳上开有一个试电窗口,手触电极安装于该窗口处,通过该窗口与外界连通,其余试电元件装在表头内或表笔内。本实用新型能同时判断火线和显示端电压数值,手触电极安装在表笔内靠近表笔探针一端使用比较方便,氖管显示直观,采用表笔内腔装金属片与表笔探针相连的结构可减小表笔的体积,有效地解决了普通万用表不能判断火线的问题并使表笔不至于太粗。
文档编号G01R15/12GK2669200SQ200320114518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6日
发明者唐辉, 辉 唐 申请人:唐辉, 辉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