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小型化光遮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光电组件,具体地说,它是ー种符合未来小型化趋势的光遮断器。
背景技术:
光遮断器又叫光电感应器、光电断续器,包括两种,一种是遮断式光遮断器,另外ー种是反射型光遮断器。一般最常用的遮断式光遮断器为外壳插入型,此类型产品的发光组件与受光组件被装入成型后的外壳中,从而实现检测功能。以应用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上的光遮断器有小型化的趋势,以适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如相机、行动电话等小型化消费类电子产品上。
·[0004]有鉴于此,现有的光遮断器有许多存在改良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ー种改良的小型化光遮断器。根据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小型化光遮断器,包括上盒、下盖、受光组件和发光组件,所述的上盒与下盖配合组成一基座,所述的基座具有一容置发光组件的第一框体和一容置受光组件的第二框体,所述的发光组件和受光组件的上端分别由金属罩包覆,该两金属罩之间设有一通道以供光线沿轴向通过,其中该光线可依次通过第一框体的第一开ロ、该通道以及第ニ框体的第二开ロ而被受光组件所接收;所述的发光组件和受光组件的引脚分别沿径向穿过下盖伸出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由上述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的遮断器结构设计,通过不使用印刷电路板,直接封装发光组件和受光组件,能使遮断器的题解以缩减到最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广泛应用于各类小型化消费类电子产品上,有广泛的市场潜力。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小型化光遮断器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小型化光遮断器部件示意图。图中各标号分别是⑴上盒,⑵下盖,⑶发光组件,⑷受光组件,(5)第一框体,(6)第二框体,(7)⑶金属罩,(9)第二开ロ,(10)通道,(11)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參看图I和图2,本实用新型ー种小型化光遮断器,包括上盒I、下盖2、受光组件4和发光组件3,所述的上盒I与下盖2配合组成一基座11,所述的基座11具有一容置发光组件3的第一框体5和一容置受光组件4的第二框体6,所述的发光组件3和受光组件4的上端分别由金属罩7、8包覆,该两金属罩7、8之间设有一通道10以供光线沿轴向通过,其中该光线可依次通过第一框体5的第一开ロ(图上未示出)、该通道10以及第二框体的第ニ开ロ 9而被受光组件4所接收;所述的发光组件3和受光组件4的引脚分别沿径向穿过下盖伸出第一框体5和第二框体6。当任何物体插入本实用新型的通道10吋,穿过第一开ロ与第二开ロ 9的光线就会被遮挡。本实用新型通过光线的遮断与否来判断遮光物是否插入通道10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掲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 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小型化光遮断器,包括上盒、下盖、受光组件和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盒与下盖配合组成一基座,所述的基座具有一容置发光组件的第一框体和一容置受光组件的第二框体,所述的发光组件和受光组件的上端分别由金属罩包覆,该两金属罩之间设有一通道以供光线沿轴向通过,其中该光线可依次通过第一框体的第一开口、该通道以及第二框体的第二开口而被受光组件所接收;所述的发光组件和受光组件的引脚分别沿径向穿过下盖伸出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化光遮断器,包括上盒、下盖、受光组件和发光组件,所述的上盒与下盖配合组成一基座,所述的基座具有一容置发光组件的第一框体和一容置受光组件的第二框体,所述的发光组件和受光组件的上端分别由金属罩包覆,该两金属罩之间设有一通道以供光线沿轴向通过,其中该光线可依次通过第一框体的第一开口、该通道以及第二框体的第二开口而被受光组件所接收;所述的发光组件和受光组件的引脚分别沿径向穿过下盖伸出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广泛应用于各类小型化消费类电子产品上,有广泛的市场潜力。
文档编号G01V8/12GK202433534SQ20112039345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8日
发明者黄文 申请人: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