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摩天轮径向结构的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摩天轮,特别涉及ー种摩天轮径向结构的測量装置。
背景技术:
摩天轮,包括安装在支撑架上的轮轴,设置在轮轴外径上的轮毂,设置在轮毂外径上的轮盘,以及挂置在轮盘上的座舱。其中,轮毂包括轮条。为了保证摩天轮在运行期间乘客的安全,要定期对摩天轮进行维护。因此,要測量摩天轮的轮盘的径向结构变形是否在安全范围内,当摩天轮的径向结构变形超出安全范围时,要对摩天轮的径向结构进行修正。现有技术中,摩天轮的径向结构测量装置,一般采用全站仪或者三维激光扫描仪。全站仪的缺点是容易受地形、工程条件和天气的影响;三维激光扫描仪的缺点是测量费 用较高,測量精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摩天轮径向结构的測量装置,该測量装置能够测量摩天轮的轮盘的径向是否产生结构变形,以及结构变形是否超出安全范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天轮径向结构的測量装置,包括安装在摩天轮的轮轴上或者安装在所述轮轴近端的轮毂上的至少ー个激光测距仪,以及安装在摩天轮的轮盘上的、与所述激光测距仪一一对应的激光反射片;与所述所有激光测距仪电路连接有无线信号发射器;还包括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相匹配的无线信号接收器,以及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电路连接的通信主机。进ー步的,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之间设置有中转器。与现有技术中的全站仪相比,本实用新型是通过激光测距仪测量激光测距仪与激光反射片之间的距离,而激光不受地形、工程条件和天气的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地形、工程条件和天气的影响。与现有技术中的三维激光扫描仪相比,本实用新型不用扫描摩天轮的三维结构尺寸,因此,本实用新型測量装置结构更加简单,測量成本更低。
图I是本实用新型激光测距仪、激光反光片、无线信号发射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摩天轮径向结构的測量装置实施例I的系统结构及其控制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摩天轮径向结构的測量装置实施例2的系统结构及其控制原是示意图。图中所示101、激光测距仪,102、激光反射片,103、无线信号发射器,104、无线信号接收器,105、通信主机,106、中转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实施例I如图I、图2所示,本实施例I摩天轮径向结构的测量装置,包括安装在摩天轮的轮轴上或者安装在所述轮轴近端的轮毂上的至少ー个激光测距仪101,以及安装在摩天轮的轮盘上的、与所述激光测距仪101 —一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 ;与所述所有激光测距仪101电路连接有无线信号发射器103 ;还包括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103相匹配的无线信号接收器104,以及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104电路连接的通信主机105。其控制原理如下激光测距仪101启动后,发出激光束打击到激光反射片102上,激光反射片102将激光束反射后送回给激光测距仪101上,则激光测距仪101就可以测量 出激光测距仪101和与其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之间距离。无线信号发射器103读取激光测距仪101上距离数据,并通过无线信号发送出去;则与无线信号发射器103相匹配的无线信号接收器104就会接收到无线信号发射器103发出的距离数据信号,并传送给与其电路连接的通信主机105。实施例2如图I、图3所示,本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I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其区别在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103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104之间设置有中转器106。本实施例2的控制原理与实施例I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无线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是通过中转器106处理的。即无线信号发射器103读取激光测距仪101上距离数据,并将距离数据信号发送到中转器106上,中转器106将距离数据转发出去,则无线信号接收器104再从中转器106上接收到无线信号发射器103发出的距离数据信号,并传送给与其电路连接的通信主机105。采用本实用新型摩天轮径向结构的測量装置測量摩天轮径向结构的測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判断摩天轮的径向结构是否产生变形;步骤2,如果所述步骤I中的摩天轮的径向结构产生变形,判断摩天轮径向结构产生的变形是否超出安全范围。所述步骤I中,判断摩天轮径向结构是否产生变形的步骤如下步骤11,设定初始安装吋,每个激光测距仪101和与其相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的距离分为标准距离A米;步骤12,摩天轮运行后,激光测距仪101和与其相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实际测量距离为C米;步骤13,将所述步骤12的实际测量距离C米与所述步骤11的标准距离A米进行比较;如果所述实际测量距离C米等于所述标准距离A米,则摩天轮的径向结构未产生变形;如果所述实际测量距离C米不等于所述标准距离A米,则摩天轮的径向结构产生变形。[0029]所述步骤2中,判断摩天轮径向结构产生的变形是否超出安全范围的步骤如下步骤21,设定初始安装吋,每个激光测距仪101和与其相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的距离分为标准距离A米;步骤22,设定所述步骤21中的激光测距仪101和与其相对应的激光反光片的允许偏差距离范围为土B米,则安全标准距离范围为A±B米;步骤23,摩天轮运行后,激光测距仪101和与其相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实际测量距离为C米;步骤24,将所述步骤23的实际测量距离C米与所述步骤22中的安全标准距离范围A±B米进行比较; 如果所述实际测量距离C米在所述安全标准距离范围A±B米之内,则摩天轮径向结构产生的变形未超出安全范围;如果所述实际测量距离C米在所述安全标准距离范围A±B米之外,则摩天轮径向结构产生的变形超出了安全范围。由于实际安装误差的原因,其中一个激光测距仪101,以及相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的标准距离与另外一个激光测距仪101,以及相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的标准距离可能会不相等。为描述方便,下面以三个激光测距仪101和相对应的三个激光反射片102为例作详细说明。设定第一个激光测距仪101,以及相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的标准距离为Al米;第二个激光测距仪101,以及相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的标准距离为A2米,第三个激光测距仪101,以及相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的标准距离为A3米;设定第一个激光测距仪101,以及相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允许偏差距离范围为BI ;第二个激光测距仪101,以及相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允许偏差距离范围为B2 ;第三个激光测距仪101,以及相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允许偏差距离范围为B3 ;使第一个激光测距仪101,以及相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安全标准距离范围为Al土BI米;第二个激光测距仪101,以及相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安全标准距离范围为A2土B2米;第三个激光测距仪101,以及相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安全标准距离范围为A3土B3 米;并且设定(Al土BI)= (A2土B2) = (A3土B3)。此时,判断摩天轮径向结构是否产生变形时,采用逐个对比原则。即将第一个激光测距仪101,以及相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实际测量距离Cl米与第一个激光测距仪101,以及相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的标准距离为Al米相比较;将第二个激光测距仪101,以及相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实际测量距离C2米与第二个激光测距仪101,以及相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的标准距离为A2米相比较;将第三个激光测距仪101,以及相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实际测量距离C3米与第三个激光测距仪101,以及相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的标准距离为A3米相比较。此时,判断摩天轮径向结构产生的变形是否超出安全范围时,也采用逐个对比原贝1J。即将第一个激光测距仪101,以及相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实际测量距离Cl米与第一个激光测距仪101,以及相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安装标准距离范围Al 土BI米相比较;将第二个激光测距仪101,以及相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实际测量距离Cl米与第二个激光测距仪101,以及相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安装标准距离范围A2土B2米相比较;将第三个激光测距仪101,以及相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实际测量距离Cl米与第三个激光测距仪101,以及相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的安装标准距离范围A3土B3米相比较。与现有技术中的全站仪相比,本实用新型是通过激光测距仪测量激光测距仪与激光反射片之间的距离,而激光不受地形、工程条件和天气的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地 形、工程条件和天气的影响。与现有技术中的三维激光扫描仪相比,本实用新型不用扫描摩天轮的三维结构尺寸,因此,測量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摩天轮径向结构的測量装置,能够准确測量摩天轮的轮盘的径向是否产生结构变形,以及摩天轮的径向结构变形是否超出安全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摩天轮径向结构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摩天轮的轮轴上或者安装在所述轮轴近端的轮毂上的至少一个激光测距仪(101),以及安装在摩天轮的轮盘上的、与所述激光测距仪(101) —一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与所述所有激光测距仪(101)电路连接有无线信号发射器(103);还包括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103)相匹配的无线信号接收器(104),以及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104)电路连接的通信主机(10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摩天轮径向结构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103)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104)之间设置有中转器(10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天轮径向结构的测量装置,包括安装在摩天轮的轮轴或轮轴近端的轮毂上的至少一个激光测距仪(101),以及安装在摩天轮的轮盘上的、与激光测距仪(101)一一对应的激光反射片(102);所有激光测距仪(101)电路连接有无线信号发射器(103);与无线信号发射器(103)相匹配的无线信号接收器(104),以及与无线信号接收器(104)电路连接的通信主机(105)。本实用新型能够测量摩天轮是否产生结构变形,以及结构变形是否超出安全范围。
文档编号G01B11/16GK202403677SQ20112057064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
发明者严再春, 伍小平, 宋胜录, 高健 申请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