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判别物体状态变化的光电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感器,尤其是一种可判别物体状态变化的光电传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传感器种类繁多,其中电感式传感器和光电式传感器的使用十分广泛。例如,用于电熨斗上的传感器大体都采用上述两种。电感式传感器与光电式传感器的工作机理有所不同,其中电感式传感器一般采用LC振荡模式,利用改变电感器量的大小,从而改变振荡频率和幅度,以判别电熨斗的状态变化,从而达到控制电熨斗的通断电目的。光电式传感器是利用改变光的通路,即改变其通光和挡光的模式,使信号的输出端口有高低电平的变化,通过检测输出端的高低电平的变化来判断电熨斗的工作状态,从而达到控制电熨斗的通断电目的。已有的光电式传感器的发射管和接收管等相关构件之间都处在开放的空间,其抗干扰性能较差,较难实现对物体特殊状态变化的正确判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抗干扰性能好,可实现对物体特殊状态变化进行正确判别的光电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设有壳体,壳体的两侧设空腔,一侧空腔内设置1只红外发光二极管,另一侧空腔内设置至少1只红外接收三极管,在两侧空腔之间设有喇叭形或锥形腔体,两侧空腔与喇叭形或锥形腔体连通,腔体内设有可自由滚动的滚动体。红外发光二极管与红外接收三极管的管脚伸出壳体外,以便固定在电路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可采用注塑件。红外发光二极管与红外接收三极管最好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红外接收管最好采用2只共集电极三极管。红外发光二极管与红外接收三极管所在的空腔可设为T形槽。滚动体可选用钢珠或钢球,滚动体的滚动轴线处在接收管和发射管两中心连线之间的垂直面上。
与已有的电感式传感器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外围电路较为简单、易实现;加工工艺较为简单,成品率较高;使用寿命较长,可靠性好,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与已有的光电传感器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壳体内设置的左右2个T形光槽和喇叭形腔体,腔体中设有滚动件,因此,不仅抗干扰性能好,而且通过滚动体来控制红外接收三极管的导通或截止,从而控制外围电路来实现对物体状态变化的正确判别。另外采用至少2只红外接收三极管,可显著提高接收灵敏度,保证控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设有壳体1,壳体1呈长方体,壳体内的两侧分别设有T形槽2、3,在T形槽2、3内分别放置1只红外发光二极管和采用2只共集电极三极管组成的红外接收管,红外发光二极管与红外接收三极管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T形槽2、3之间设有锥形腔体4,腔体4内设有可自由滚动的钢珠5,钢珠5的滚动轴线处在接收管和发射管两中心连线之间的垂直面上,所说的腔体4为密封腔体,其一端设盖6,壳体采用一次性注塑件。腔体4实际为圆锥台形,其中一部分在长方体形的壳体内,另一部分延伸至壳体外。
权利要求1.一种判别物体状态变化的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设有壳体,壳体的两侧设空腔,一侧空腔内设置1只红外发光二极管,另一侧空腔内设置至少1只红外接收三极管,在两侧空腔之间设有喇叭形或锥形腔体,两侧空腔与喇叭形或锥形腔体连通,腔体内设有可自由滚动的滚动体,红外发光二极管与红外接收三极管的管脚伸出壳体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判别物体状态变化的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腔体为密封腔体,腔体的一端设盖。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判别物体状态变化的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腔体为圆锥台形,其中一部分在长方体形的壳体内,另一部分延伸至壳体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判别物体状态变化的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壳体采用注塑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判别物体状态变化的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红外发光二极管与红外接收三极管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判别物体状态变化的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红外接收三极管采用2只共集电极三极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判别物体状态变化的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红外发光二极管与红外接收三极管所在的空腔设为T形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判别物体状态变化的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滚动体选用钢珠或钢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判别物体状态变化的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滚动体的滚动轴线处在接收管和发射管两中心连线之间的垂直面上。
专利摘要一种判别物体状态变化的光电传感器。壳体两侧设空腔,一侧空腔内设1只红外发光二极管,另一侧空腔内设至少1只红外接收三极管,在两侧空腔之间设有锥形腔体,两侧空腔与锥形腔体连通,腔体内设有可自由滚动的滚动体,红外发光二极管与红外接收三极管的管脚伸出壳体外。其外围电路较为简单、易实现;加工工艺较为简单,成品率较高;使用寿命较长,可靠性好,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利用壳体内设置的左右2个T形光槽和锥形腔体,腔体中设有滚动件,不仅抗干扰性能好,而且通过滚动体来控制红外接收三极管的导通或截止,从而控制外围电路来实现对物体状态变化的正确判别。另外采用2只红外接收三极管,可显著提高接收灵敏度,保证控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文档编号G01D5/26GK2725858SQ200420051229
公开日2005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日
发明者黄志诚, 逯海, 慈艳柯, 季永安 申请人:厦门联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