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利用局部爆炸反射面地震剖面评价静校正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一种利用野外勘探资料合成为另外一种地震资料的技术,可用于利用局部爆炸反射面地震剖面评价静校正的方法。
背景技术:
静校正是地震勘探的一大难题,尤其在近地表结构复杂的地区。静校正问题解决不好,便难以成像,如果静校正解决的很好,不仅可以成像,而且可以提高叠加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但是,如何评价静校正的好与坏就成了另一个难题,目前评价静校正的方法有三种方法初至的质量、道集数据、叠加剖面的质量。用初至来判断静校正量的质量很直观,同时可以观察地表一致性信息,但是有些初至信息并不明显,还可能出现在初至上面明显变好的部分,在叠加剖面上却不能成像的情况。用道集数据判断静校正的质量也很直观,在信噪比较高的道集上,得到的结论比较可靠,但是在信噪比较低的道集,难以分辨有效信号的同相轴,无法做出较好的判断。用叠加剖面来判断静校正量的质量得到的结论比较可靠,因为静校正的效果最终需要在叠加剖面上体现,但是得到叠加剖面必须经过速度分析,而速度分析会耗费人力和计算机资源,并且不可避免的受到人为影响,这样评价静校正质量所需付出的代价太大,并且速度的正确与否与静校正量的好坏混合在一起,难以分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地评价静校正效果的利用局部爆炸反射面地震剖面评价静校正的方法。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1)采集地震勘探数据;2)对地震数据进行重排,构建共中心点道集;3)对共中心点道集的时间坐标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率域的共中心点道集D0cm, h, ω);式中,ω为频率,ι为中心点在地面的横向坐标,h为共中心点道集的炮检距;4)对每一频率ω由频率域的共中心点道集构建每一个共中心点处对应的地下爆炸点脉冲响应矩阵Gm Gm — (Am,N,Am,_N+1,· · ·,Am,0,· · ·,AmH,Am, N) (1)Aijj = D(i Δχ, j Ah, ω)/81(ω)(2)式中,ω为频率,S1(GJ)是频率域的地震子波,Ah,j和N为炮检距采样间隔、炮检距标号和炮检距个数的一半,ΔΧ,i分别为共中心点间隔和标号;Ay是与地下爆炸反射点和地表接收点对应的脉冲响应;D为步骤幻得到的共中心点道集;m是地下介质的层数。步骤4)中所述的频率域的地震子波未知时,置为1。
步骤4)中所述的地下爆炸点脉冲响应矩阵是由在地下爆炸点处激发的脉冲按实际介质一半速度传播时在地面得到的地震记录组成的矩阵,地下爆炸点是指对应地面点的所有地下界面上的点。5)对每一频率ω由地下爆炸点脉冲响应矩阵构建地下局部爆炸面脉冲响应矩阵 G
权利要求
1. 一种利用局部爆炸反射面地震剖面评价静校正的方法,特点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采集地震勘探数据;2)对地震数据进行重排,构建共中心点道集;3)对共中心点道集的时间坐标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率域的共中心点道集D0cm,h,ω);式中,ω为频率,Xm为中心点在地面的横向坐标,h为共中心点道集的炮检距;4)对每一频率ω由频率域的共中心点道集构建每一个共中心点处对应的地下爆炸点脉冲响应矩阵Gm Gm — (Am,—N,Am,_N+1,... Aii1j0J · · ·,Am,Ν_ι,Am, Ν) (1) Aijj = D(i Δχ, j Ah, ω)/81(ω)(2)式中,ω为频率,S1(Co)是频率域的地震子波,Ah,j和N为炮检距采样间隔、炮检距标号和炮检距个数的一半,ΔΧ,i分别为共中心点间隔和标号;Ay是与地下爆炸反射点和地表接收点对应的脉冲响应;D为步骤幻得到的共中心点道集;m是地下介质的层数。 步骤4)中所述的频率域的地震子波未知时,置为1。步骤4)中所述的地下爆炸点脉冲响应矩阵是由在地下爆炸点处激发的脉冲按实际介质一半速度传播时在地面得到的地震记录组成的矩阵,地下爆炸点是指对应地面点的所有地下界面上的点。5)对每一频率ω由地下爆炸点脉冲响应矩阵构建地下局部爆炸面脉冲响应矩阵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物探中利用局部爆炸反射面地震剖面评价静校正的方法,对共中心点道集的时间坐标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率域的共中心点道集;对每一频率构建每一个共中心点处对应的地下爆炸点脉冲响应矩阵,由响应矩阵合成地下局部爆炸反射面记录,构建局部爆炸反射面地震剖面,对剖面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得到时间域的局部爆炸反射面地震剖面,用静校正前后的地震数据和静校正前后的局部爆炸反射面地震剖面,对比评价静校正效果。本发明减少了拾取初至时间和叠加速度的时间,提高了评价静校正的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叠加速度对静校正评价的影响,提高了静校正的评价准确性。
文档编号G01V1/36GK102466821SQ20101055120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8日
发明者任晓乔, 柯本喜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