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地板等吸水厚度膨胀率检测试件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板等吸水厚度膨胀率检测试件固定架。
背景技术:
地板等吸水厚度膨胀率检验时要求试件(尺寸为150mmX50mm)为垂直于水平面并保持试件浸在中50mm,试件下表面与水槽底部要有一定距离,试件之间要有一定间隙,使其可自由膨胀。但由于地板等在水中有浮力自身无法垂直于水平面,当试件放置水中会浮在水面,必须有固定装置才能满足要求,目前用以固定装置一般结构复杂,或者固定装置只能固定一组试件,而目前不同的检测机构设置的固定装置均不同,没有标准化且效率低;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型的地板等吸水厚度膨胀率检测试件固定架。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地板等吸水厚度膨胀率检测试件固定架为长条形金属框架结构,长条形金属框架结构上方设置有I个以上槽口,在长条形金属框架面上设置50mm标尺。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地板等吸水厚度膨胀率检测试件固定架能满足国家标准的试件垂直于水平面并保持试件浸在中50mm,试件下表面与水槽底部要有一定距离,试件之间要有一定间隙,使其可自由膨胀的要求。固定架简捷,从固定架槽口安装地板等吸水厚度膨胀率检测试件,操作方便稳定,能满足地板等吸水厚度膨胀率检验需要,且固定架能固定多组地板等试件同时试验,大大地提高了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I—宽度方向,2水平标尺线,3—槽口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通过附图的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图1—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4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地板等吸水厚度膨胀率检测试件固定架为长条形金属框架结构,长条形金属框架为单个,长条形金属框架结构上面设有I个以上槽口 3。[0014]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地板等吸水厚度膨胀率检测试件固定架为长条形金属框架结构,每个长条形金属框架结构中设置有I个以上槽口 3,宽度方向I为多个(两个以上)长条形金属框架并排相连,在长条形金属框架面上设置50mm标尺。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地板等吸水厚度膨胀率检测试件固定架,长条形金属框架长度方向侧面和底部为可全封闭结构一即长度方向侧面及底部均不设孔洞。本实用新型的地板等吸水厚度膨胀率检测试件固定架,长条形金属框架长度方向侧面板或底面可设孔洞,孔洞可设计为相同形状或不同形状图形,如图3、4所示,长条形金属框架长度方向侧面板和底面可设有正方形孔洞、圆形孔洞、长方形孔洞、三角形或其它不规则形状图形孔洞。长条形金属框架长度方向侧面板或底面可设有孔洞即可在侧面板或在底面上同时设有孔洞,也可仅在长条形金属框架长度方向侧面板板面上或仅在底面上设有相同形状或不同形状图形孔洞。本实用新型的地板等吸水厚度膨胀率检测试件固定架上可设置有提手。提手可以设计为不同形状的提手。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地板等吸水厚度膨胀率检验时要求试件垂直于水平面并保持试件浸在中50mm,试件下表面与水槽底部要有一定距离,试件之间要有一定间隙,使其可自由膨胀。当检验地板等吸水厚度膨胀率时,把地板等吸水厚度膨胀率检验试件置于选择好的在地板等吸水厚度膨胀率检测试件固定架上的槽口中,然后置于一定形状的水槽中水位与固定架上标尺线一致,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时间,使其自由膨胀。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凡熟悉此项技术人员,其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等同变更,均理应包含在本案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地板等吸水厚度膨胀率检测试件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板等吸水厚度膨胀率检测试件固定架为长条形金属框架结构,长条形金属框架结构上面设置有I个以上槽口,在长条形金属框架面上设置50mm标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等吸水厚度膨胀率检测试件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条形金属框架结构宽度方向为多个长条形金属框架并排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等吸水厚度膨胀率检测试件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条形金属框架长度方向侧面及底部是全封闭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等吸水厚度膨胀率检测试件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条形金属框架长度方向侧面板或底面设有孔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等吸水厚度膨胀率检测试件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板等吸水厚度膨胀率检测试件固定架上设有提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板等吸水厚度膨胀率检测试件固定架,所述的地板等吸水厚度膨胀率检测试件固定架为长条形金属框架结构,长条形空心金属框架结构中设置有1个以上槽口,长条形金属框架结构可设置有提手,长条形金属框架结构可1个或多个并排相连。
文档编号G01N19/00GK202868246SQ20122056280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0日
发明者陈辉, 颜志成, 李勇, 周聪, 陈潆, 李序长, 林文龙 申请人: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