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用于ict测试站的sfif预读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ICT测试站的SFIF预读码方法。
背景技术:
ICT的功能是量测电路板上元件的好坏(即电阻、电容、电感、二极体、电晶体、 FET、 SCR及IC是否有缺件、错件、零件不良或装配不良)以及检测电路板线路是否有短路、 断路不良,并明确指出不良的所在位置,极大的提升不良品检修效率和产品品质。
SFIS的英文全称是ShopFloorlnformationSystem,中文含义为"现场资讯整合 系统"。可以实现生产制程监控及生产品质的追溯。 现有技术是M线作业员用读码枪读出测试板上的条码(SN),传输给DCT(SMT-2. 0 数据资料采集器),DCT给产线的服务器确认条码(SNOK) OK并通过COM 口传给ICT,由ICT 的DLIClient. dll文件传输给测试软件。作业员把测试板顺序放入测试治具,测试软件开 始测试,测试完后把测试的结果传回给DLIClient. dll,然后DLIClient. dll把数据整和后 再从COM 口传给DCT,DCT解码上传给SFIS后,显示ICTOK。接着作业员再读取下一批的测 试板的条码,再重复以上内容。该手段需要作业员读码OK后,等待ICT测试OK并数据传 入SFIS后才能继续读码,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ICT测试站的SFIF预读 码方法,该方法能在ICT测试站的SFIF预读码中有效节省读码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用于ICT测试站的SFIF预读码方法,包括 SMT-2. 0数据资料采集器及ICT测试仪,其特征在于
(1) 、利用读码抢读取条码,所述ICT测试仪的测试软件中的DLICLient. dll文件把读 码抢传过来的条码进行预存;
(2) 、ICT测试仪测试好后,所述DLICLient. dll文件把测试结果跟条码整合后,回传给 SFIS ;
(3) 、把预存的SN标示为当前测试状态,并传给ICT测试软体,等待测试结果;
(4) 、重复步骤(2)、(3)。 本发明利用作业员的测试等待时间,进行预读码,节省了读码时间,提高了生产效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ICT测试站的SFIF预读码方法,包括SMT-2. 0 数据资料采集器及ICT测试仪,其特征在于
(1) 、利用读码抢读取条码,所述ICT测试仪的测试软件中的DLICLient. dll文件把读 码抢传过来的条码进行预存;
(2) 、ICT测试仪测试好后,所述DLICLient. dll文件把测试结果跟条码整合后,回传给 SFIS ;
(3) 、把预存的SN标示为当前测试状态,并传给ICT测试软体,等待测试结果;
(4) 、重复步骤(2)、(3)。 在本实施例子中,上述的SMT-2. 0数据资料采集器,简称DCT,是用于采集数据 资料,并将其传送给PC机的终端连接设备.DCT可充当工厂自动化作业流程下的生产信 息管理系统的前端,以取代电脑进行生产产品的各种数据信息的输入和控制。上述的 DLICLient. dll文件是翔威公司开发的负责DCT数据采集器与PC等终端连接设备之间的数 据处理文件。 在上述ICT软体测试过程中,ICT继续接受SMT-2. 0数据资料采集器传过来的条 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 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用于ICT测试站的SFIF预读码方法,包括SMT-2.0数据资料采集器及ICT测试仪,其特征在于(1)、利用读码抢读取条码,所述ICT测试仪的测试软件中的DLICLient.dll文件把读码抢传过来的条码进行预存;(2)、ICT测试仪测试好后,所述DLICLient.dll文件把测试结果跟条码整合后,回传给SFIS;(3)、把预存的SN标示为当前测试状态,并传给ICT测试软体,等待测试结果;(4)、重复步骤(2)、(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ICT测试站的SFIF预读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ICT 软体测试过程中,ICT继续接受SMT-2. 0数据资料采集器传过来的条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ICT测试站的SFIF预读码方法,包括SMT-2.0数据资料采集器及ICT测试仪,其特征在于(1)利用读码抢读取条码,所述ICT测试仪的测试软件中的DLICLient.dll文件把读码抢传过来的条码进行预存;(2)ICT测试仪测试好后,所述DLICLient.dll文件把测试结果跟条码整合后,回传给SFIS;(3)把预存的SN标示为当前测试状态,并传给ICT测试软体,等待测试结果;(4)重复步骤(2)、(3)。本发明利用作业员的测试等待时间,进行预读码,进而节省了读码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产量。
文档编号G01R31/00GK101782615SQ20101011910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8日
发明者张新华, 杨利洪, 王惠振, 魏林辉 申请人: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