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岩试验样制备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岩试验样制备装置,由煤岩试验样制备容器和与煤岩试验样制备容器配合使用且用于夯实制备煤岩试验样所需材料的夯实杵组成,煤岩试验样制备容器包括支承底座和安装在支承底座上的试验样制备套筒,试验样制备套筒由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帮和第二侧帮组成,试验样制备套筒的外壁上套有围压套圈,第一侧帮、第二侧帮和支承底座之间形成的腔体为煤岩试验样腔体,夯实杵的下部设置在煤岩试验样腔体内,试验样制备套筒和围压套圈的外部形状均为圆台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可较为简便地制备煤岩力学特性试验用的试验样,满足煤岩强度测试的要求,保证设计参数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煤岩试验样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试样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煤岩试验样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煤矿开采中煤层深度和强度的增加,采煤工作越来越困难且具有危险性,而且煤层及瓦斯赋存地质条件复杂、煤层透气性低、瓦斯含量高且压力大,给煤矿的生产带来极大隐患,严重制约了矿井生产能力的发挥,因此往往需要在采煤的同时进行瓦斯抽采工作。为了提高抽采率可以实施煤层增透抽采措施,而进行煤层增透抽采措施前,必须进行煤岩力学特性的试验以了解煤岩强度,为煤层增透措施提供设计参数。煤岩力学特性试验的试验样通常是由工人从矿井井下采集,由矿井用车或者人工背上地面,对试验样进行力学特性测试,以了解煤岩强度,为煤层增透措施提供设计参数。从煤矿井下取出的大块试验样进行力学特性测试,基本上能反映煤岩现场强度,但是不能全面了解现场煤岩在不同密度、不同颗粒粒径下的强度和刚度,不能为后续煤矿巷道支护提供很好的现场指导,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为此,提供一种能制备不同密度、不同颗粒粒径的煤岩试验样制备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煤岩试验样制备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该装置可较为简便地制备煤岩力学特性试验用的试验样,满足了煤岩强度测试的要求,保证了设计参数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岩试验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煤岩试验样制备容器和与所述煤岩试验样制备容器配合使用且用于夯实制备煤岩试验样所需材料的夯实杵两部分组成,所述煤岩试验样制备容器包括支承底座和安装在支承底座上的试验样制备套筒,所述试验样制备套筒由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帮和第二侧帮组成,所述试验样制备套筒的外壁上套有用于将第一侧帮和第二侧帮箍紧在一起的围压套圈,所述第一侧帮、第二侧帮和支承底座之间形成的腔体为煤岩试验样腔体,所述夯实杵的下部设置在煤岩试验样腔体内,所述试验样制备套筒和围压套圈的外部形状均为圆台形。
[0005]上述的一种煤岩试验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底座由座体和固定在座体上的卡装盘组成,所述第一侧帮和第二侧帮的下部均开有与卡装盘的上边沿相配合的卡槽,所述第一侧帮、第二侧帮和卡装盘之间形成煤岩试验样腔体。
[0006]上述的一种煤岩试验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样制备套筒的外表面锥度、围压套圈的外表面锥度和围压套圈的内表面锥度均相等。
[0007]上述的一种煤岩试验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样制备套筒为钢套筒,所述围压套圈为钢围压套圈,所述支承底座为钢支承底座,所述夯实杵为钢夯实杵。
[000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0009]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
[0010]2、本实用新型可较为简便地制备煤岩力学特性试验用的试验样,满足了煤岩强度测试的要求,保证了设计参数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1]3、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均质或非均质、不同力学特性、不同规格煤岩试验样的制备,且可制备含单孔洞或多孔洞煤岩试验样,通过对制备的试验样进行力学特性测试,能全面了解现场煤矿在不同密度、不同颗粒粒径下的强度和刚度,能为后续煤矿巷道支护提供很好的现场指导,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0012]4、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性较好,可保证制备试验样的标准和规范,同时装配和拆卸简便。
[0013]5、本实用新型使用范围广,不仅能很好的适用于对煤岩试验样的制备,且还可用于制备岩土试验样和混凝土试验样。
[0014]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去除夯实杵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夯实杵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承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侧帮、第二侧帮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1 一第一侧帮;卜2一第二侧帮; 2—围压套圈;
[0022]3—支承底座; 3-1—座体;3_2—卡装盘;
[0023]4一夯实件;5一煤岩试验样腔体;6—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煤岩试验样制备容器和与所述煤岩试验样制备容器配合使用且用于夯实制备煤岩试验样所需材料的夯实杵4两部分组成,所述煤岩试验样制备容器包括支承底座3和安装在支承底座3上的试验样制备套筒,所述试验样制备套筒由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帮1-1和第二侧帮1-2组成,所述试验样制备套筒的外壁上套有用于将第一侧帮1-1和第二侧帮1-2箍紧在一起的围压套圈2,所述第一侧帮1-1、第二侧帮1-2和支承底座3之间形成的腔体为煤岩试验样腔体5,所述夯实杵4的下部设置在煤岩试验样腔体5内,所述试验样制备套筒和围压套圈2的外部形状均为圆台形。
[0025]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支承底座3由座体3_1和固定在座体3_1上的卡装盘3-2组成,所述第一侧帮1-1和第二侧帮1-2的下部均开有与卡装盘3-2的上边沿相配合的卡槽6,所述第一侧帮1-1、第二侧帮1-2和卡装盘3-2之间形成煤岩试验样腔体5。通过在第一侧帮1-1和第二侧帮1-2的下部均开有卡槽6,且卡槽6与卡装盘3-2相配合,这样不仅能将第一侧帮1-1和第二侧帮1-2很好的固定在支承底座3上,且利于围压套圈2将第一侧帮1-1和第二侧帮1-2箍紧在一起。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试验样制备套筒的外表面锥度、围压套圈2的外表面锥度和围压套圈2的内表面锥度均相等,不仅能将第一侧帮1-1和第二侧帮1-2很好的箍紧在一起,且围压套圈2体积小,制造成本低。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试验样制备套筒为钢套筒,所述围压套圈2为钢围压套圈,所述支承底座3为钢支承底座,所述夯实杵4为钢夯实杵;强度高,刚度大,不易损坏。
[0028]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使用方法为:安装时,将第一侧帮1-1、第二侧帮1-2均卡装在支承底座3的卡装盘3-2上,并使第一侧帮1-1和第二侧帮1-2均与卡装盘3-2相互贴紧,然后将围压套圈2套装在试验样制备套筒的外壁上,使得围压套圈2的内壁与第一侧帮1-1和第二侧帮1-2的外壁均紧密贴合,保证第一侧帮1-1和第二侧帮1-2箍紧在一起。使用时,将制备煤岩试验样所需材料(粉碎的煤岩煤岩试验样和凝胶剂)充分混合后,分批次灌入由第一侧帮1-1、第二侧帮1-2和卡装盘3-2形成的煤岩试验样腔体5内,用夯实杵4将制备煤岩试验样所需材料夯实到预定强度,待试验样凝固后,拆开装置,取出试验样,完成试验样制备。
[00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煤岩试验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煤岩试验样制备容器和与所述煤岩试验样制备容器配合使用且用于夯实制备煤岩试验样所需材料的夯实杵(4)两部分组成,所述煤岩试验样制备容器包括支承底座(3)和安装在支承底座(3)上的试验样制备套筒,所述试验样制备套筒由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帮(1-1)和第二侧帮(1-2)组成,所述试验样制备套筒的外壁上套有用于将第一侧帮(1-1)和第二侧帮(1-2)箍紧在一起的围压套圈(2),所述第一侧帮(1-1)、第二侧帮(1-2)和支承底座(3)之间形成的腔体为煤岩试验样腔体(5),所述夯实杵(4 )的下部设置在煤岩试验样腔体(5 )内,所述试验样制备套筒和围压套圈(2 )的外部形状均为圆台形。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岩试验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底座(3)由座体(3-1)和固定在座体(3-1)上的卡装盘(3-2)组成,所述第一侧帮(1-1)和第二侧帮(1-2)的下部均开有与卡装盘(3-2)的上边沿相配合的卡槽(6),所述第一侧帮(1-1)、第二侧帮(1-2 )和卡装盘(3-2 )之间形成煤岩试验样腔体(5 )。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煤岩试验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样制备套筒的外表面锥度、围压套圈(2)的外表面锥度和围压套圈(2)的内表面锥度均相等。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煤岩试验样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样制备套筒为钢套筒,所述围压套圈(2)为钢围压套圈,所述支承底座(3)为钢支承底座,所述夯实杵(4)为钢夯实杵。
【文档编号】G01N1/28GK203422255SQ201320521681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5日
【发明者】张天军, 王宁, 张涛伟, 成小雨 申请人:西安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