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海洋探测设备软细引线的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探测设备软细引线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海洋探测及各种水下用装备中,都需要对设备的软细引线进行密封,目前,对于水下设备软细引线的密封主要有简易的胶密封及水密接插件。用胶填实小孔密封,存在以下不足如果小孔的直径太小或小孔的长度较长时,胶有一定的粘度,不容易灌满灌实整个小孔,易产生泄漏;两管胶混合在一起调制时,一般要发生反应,有的会放热,胶在调制的过程中就产生了气泡,对密封很不利,会有渗漏;不可长时间使用,时间长了,胶老化,密封性能就大为降低,且对温度较高的应用也不适用;对于贵金属传感器及光纤传感器采用胶封,每拆卸保养、维护一次被破坏一次,代价高。用水密接插件(如Impulse公司的产品),有许多优点,可以传输各种电信号,密封可靠,拆卸较方便。但是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价格昂贵;二是对电信号要求较高的应用不适用,例如某些化学传感器,就不希望另接导体;三是无法适用于光纤传感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密封可靠的海洋探测设备软细引线的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海洋探测设备软细引线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带底的筒状壳体,在壳体的底部有中心孔,壳体的端口有螺纹,压紧螺母拧接在壳体端口螺纹上,该压紧螺母具有供软细引线穿越的中心孔,壳体内自底部至压紧螺母的端面间依次紧挨有下垫、密封材料和上垫,上垫的圆柱面上有键槽,在壳体的与键槽相应部位开有径向螺孔,止动螺钉拧接在该螺孔中,螺钉的端头位于上垫的键槽中,在下垫、密封材料和上垫分别设有穿越软细引线的孔。
本实用新型的海洋探测设备软细引线的密封装置结构简单,密封可靠,拆卸方便,最大使用压力可达70Mpa,适用温度可达200℃。适合各类低压高压以及高温场合线形传感器及软细线密封。
图1是海洋探测设备软细引线的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海洋探测设备软细引线的密封装置包括带底的筒状壳体2,在壳体的底部有中心孔9,壳体的端口有螺纹,压紧螺母1拧接在壳体端口螺纹上,该压紧螺母1具有供软细引线穿越的中心孔,壳体内自底部至压紧螺母的端面间依次紧挨有下垫6、密封材料5和上垫4,上垫4的圆柱面上有键槽8,在壳体的与键槽相应部位开有径向螺孔,止动螺钉3拧接在该螺孔中,螺钉3的端头位于上垫4的键槽中,可以防止上垫旋转,保护软细引线。在下垫6、密封材料5和上垫4分别设有穿越软细引线7的穿越孔。为方便钻引线孔,可如图所示,使上垫和下垫的一侧分别具有凹槽。密封材料可采用聚四氟乙烯、氟化橡胶或氯丁橡胶,通过压紧螺母压紧密封材料实现密封。
安装时可先将引线依次穿过下垫、密封材料和上垫,然后将此部分放入壳体中,引线两端分别伸出压紧螺母和壳体底部的中心孔,拧入止动螺钉,拧紧压紧螺母,保证密封。由于止动螺钉可保证在拧紧压紧螺母时,上垫不转动,因此可以保护软细引线。本装置在水下时,会由于水的压力越压越紧。
权利要求1.海洋探测设备软细引线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带底的筒状壳体(2),在壳体的底部有中心孔(9),壳体的端口有螺纹,压紧螺母(1)拧接在壳体端口螺纹上,该压紧螺母具有供软细引线穿越的中心孔,壳体内自底部至压紧螺纹的端面间依次紧挨有下垫(6)、密封材料(5)和上垫(4),上垫(4)的圆柱面上有键槽(8),在壳体的与键槽相应部位开有径向螺孔,止动螺钉(3)拧接在该螺孔中,螺钉(3)的端头位于上垫(4)的键槽中,在下垫(6)、密封材料(5)和上垫(4)分别设有穿越软细引线(7)的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探测设备软细引线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材料(5)为聚四氟乙烯、氟化橡胶或氯丁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探测设备软细引线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垫(4)和下垫(6)的一侧分别具有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海洋探测设备软细引线的密封装置,包括带底的筒状壳体,在壳体的底部有中心孔,壳体的端口有螺纹,压紧螺母拧接在壳体端口螺纹上,该压紧螺母具有供软细引线穿越的中心孔,壳体内自底部至压紧螺母的端面间依次紧挨有下垫、密封材料和上垫,上垫的圆柱面上有键槽,在壳体的与键槽相应部位开有径向螺孔,止动螺钉拧接在该螺孔中,螺钉的端头位于上垫的键槽中,在下垫、密封材料和上垫分别设有穿越软细引线的孔。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简单,密封可靠,拆卸方便,最大使用压力可达70MPa,适用温度可达200℃。适合各类低压高压以及高温场合线形传感器及软细线密封。
文档编号G01C13/00GK2731405SQ200420023640
公开日2005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8日
发明者杨灿军, 刘仲明, 陈鹰, 叶瑛 申请人: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