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杆状腔镜器械漏电点精确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仪器,特别涉及一种杆状腔镜器械漏电点精确检测仪。
背景技术:
杆状腔镜器械主要包括电凝杆、电凝铲、电凝钳,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顶端为金属工作头,底部为金属连接头,中间为一根长长的金属杆,金属杆外包裹有绝缘套。图1所示的是电凝铲的示意图。杆状腔镜器械需要深入人体腹腔,金属工作头达到预定部位后通电工作,金属杆外的绝缘套如果有漏电处,则会伤到与漏电处接触的人体组织,造成医疗事故。现有技术中,医院不检测杆状腔镜器械是否漏电,而是定期去厂家更换金属杆外包裹的绝缘套。这种做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有些器械由于使用频繁或其他磕磕碰碰的原因,提前导致绝缘套的破损,而有些器械由于绝缘套的质量较好,提前更换则浪费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杆状腔镜器械漏电点精确检测仪,它能快速检测杆状腔镜器械的绝缘套是否漏电。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杆状腔镜器械漏电点精确检测仪,包括底座和夹子,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托部和连接部,连接部上设置第一触点,夹子的夹头内壁上设置第二触点和吸有导电液的海绵,第二触点与海绵接触,底座上设置扬声器和电源,第一触点、电源、扬声器、第二触点通过导线连接。检测时,将杆状腔镜器械固定在托部和连接部上,用夹子的夹头夹住绝缘套,则吸有导电液的海绵与绝缘套的某个部分呈紧密接触状态,手持夹子使其在绝缘套上滑动,如果绝缘套上存在漏电点,第一触点、电源、扬声器、第二触点、杆状腔镜器械之间形成回路,扬声器发声提醒使用者存在漏电点。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上横向设置孔部,第一触点位于孔部的内壁上。使用时,将杆状腔镜器械的连接头插入孔部,方便固定杆状腔镜器械。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托部为橡胶圈。橡胶圈有一定的摩擦力,有利于杆状腔镜器械在托部和连接部上的稳定。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上设置两个支架,托部和连接部分别位于两个支架的顶端。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简便的优点,能快速检测杆状腔镜器械的绝缘套是否漏电,提高腔镜手术的安全。
图1是杆状腔镜器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夹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架与托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支架与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架;3、托部;4、连接部;5、夹子;6、海绵;7、第二触点;8、扬声器;9、电源;10、杆状腔镜器械;101、工作头;102、连接头;103、绝缘套;11、导线;41、孔部;
42、第一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是杆状腔镜器械10的结构示意图,工作头101用于深入人体内部作业,连接头102用于与设备连接,中间细长的金属杆上套有绝缘套103。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杆状腔镜器械漏电点精确检测仪,包括底座I和夹子5,底座I的上方设置有托部3和连接部4,底座I上设置两个支架2,托部3和连接部4分别位于两个支架2的顶端。托部3为橡胶圈。连接部4上横向设置孔部41,第一触点42位于孔部41的内壁上。夹子5的夹头内壁上设置第二触点7和吸有导电液的海绵6,导电液可米用生理盐水,第二触点7与海绵6接触。底座I上设置扬声器8和电源9,第一触点42、电源9、扬声器8、第二触点7通过导线11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杆状腔镜器械漏电点精确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和夹子(5),底座(I)的上方设置有托部(3)和连接部(4),连接部(4)上设置第一触点(42),夹子(5)的夹头内壁上设置第二触点(7)和吸有导电液的海绵(6),第二触点(7)与海绵(6)接触,底座(I)上设置扬声器(8)和电源(9),第一触点(42)、电源(9)、扬声器(8)、第二触点(7)通过导线(II)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杆状腔镜器械漏电点精确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 )上横向设置孔部(41 ),第一触点(42 )位于孔部(41)的内壁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杆状腔镜器械漏电点精确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托部(3)为橡胶圈。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杆状腔镜器械漏电点精确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上设置两个支架(2),托部(3)和连接部(4)分别位于两个支架(2)的顶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仪器,特别涉及一种杆状腔镜器械漏电点精确检测仪。该检测仪包括底座(1)和夹子(5),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托部(3)和连接部(4),连接部(4)上设置第一触点(42),夹子(5)的夹头内壁上设置第二触点(7)和吸有导电液的海绵(6),第二触点(7)与海绵(6)接触,底座(1)上设置扬声器(8)和电源(9),第一触点(42)、电源(9)、扬声器(8)、第二触点(7)通过导线(11)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简便的优点,能快速检测杆状腔镜器械的绝缘套是否漏电,提高腔镜手术的安全。
文档编号G01R31/02GK202903942SQ20122057248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日
发明者胡玉琴 申请人:湖州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