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叶片叶冠及凸台节距的测量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叶片检测的测量工具的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叶片叶冠及凸台节距的测量工具。
背景技术:
叶片在进行叶冠、凸台节距检测时,需要将叶冠、凸台节距样板与框架配合进行测量。现有叶冠、凸台节距样板分为内弧节距样板1、背弧节距样板2,见图1,其分别设置卡脚 12和框架两侧导块10、11定位连接,并分别按一定的包络值设计,通过测量叶片叶冠或凸台内工作面、背工作面与内弧节距样板1、背弧节距样板2检测面之间的间隙,来判断叶冠、 凸台节距尺寸是否合格。其不足之处在于当叶片叶冠扭转角度A变形时,由于内弧节距样板1、背弧节距样板2位置固定,导致获得相对于实际值L较大的检测值L’,见图2,因此不能够获得准确的检测信息;且由于叶片机械加工后的叶冠扭转变形不可避免,故现有检测方式与方法已无法满足用户对节距检测精度的要求。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叶片叶冠及凸台节距的测量工具,其解决现有叶冠扭转变形后节距样板检测信息不准确的问题,其操作简单,能够保证检测信息的准确性。
用于叶片叶冠及凸台节距的测量工具,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内弧节距样板、背弧节距样板,所述内弧节距样板的检测面角度与叶片叶冠内工作面角度一致,所述背弧节距样板的检测面角度与叶片叶冠背工作面角度一致,并分别按一定的包络值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弧节距样板和背弧节距样板的连接面卡接成一个整体,所述内弧节距样板、背弧节距样板的两侧分别与框架两侧导块设有lmnT2mm的间隙。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内弧节距样板和背弧节距样板的连接面通过卡脚结构卡接,所述内弧节距样板和背弧节距样板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采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后,由于内弧节距样板和背弧节距样板的连接面卡接成一个整体,且内弧节距样板、背弧节距样板的两侧分别与框架两侧导块设有lmnT2mm的间隙, 内弧节距样板及背弧节距样板可随着叶片叶冠位置的变形而同时进行相应的角度、位置的调整,保证了叶片叶冠及凸台节距检测信息的准确性,其解决现有叶冠扭转变形后节距样板检测信息不准确的问题,其操作简单,能够保证检测信息的准确性。
图1为现有的用于叶片叶冠及凸台节距的测量工具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测量误差原理图;图3是本发明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结构示意断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见图3、图4,其包括内弧节距样板1、背弧节距样板2,内弧节距样板1及背弧节距样板 2的两侧面8、9分别与框架两侧导块10、11设有lmnT2mm的间隙,内弧节距样板1检测面5 角度与叶片3叶冠内工作面6角度一致,背弧节距样板2的检测面4角度与叶片3叶冠背工作面7角度一致,并分别按一定的包络值设计,内弧节距样板1与背弧节距样板2连接面通过卡脚结构12卡接,图4中,内弧节距样板1及背弧节距样板2检测面设置倒角α,并保持检测面厚度D。其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本发明检测叶片叶冠或凸台节距时,在框架的测量档位上, 将内弧节距样板1及背弧节距样板2分别从框架内侧、背侧推入,并确保两样板通过卡脚结构12卡接,调整内弧节距样板1及背弧节距样板2的位置和角度,使内弧节距样板1的检测面5与叶片3叶冠内工作面6贴牢,测量背弧节距样板2检测面7与叶片3叶冠或凸台背弧工作面4之间的间隙,完成叶片叶冠、凸台的测量工作。
权利要求
1.用于叶片叶冠及凸台节距的测量工具,其包括内弧节距样板、背弧节距样板,所述内弧节距样板的检测面角度与叶片叶冠内工作面角度一致,所述背弧节距样板的检测面角度与叶片叶冠背工作面角度一致,并分别按一定的包络值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弧节距样板和背弧节距样板的连接面卡接成一个整体,所述内弧节距样板、背弧节距样板的两侧分别与框架两侧导块设有lmnT2mm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叶片叶冠及凸台节距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弧节距样板和背弧节距样板的连接面通过卡脚结构卡接,所述内弧节距样板和背弧节距样板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叶片叶冠及凸台节距的测量工具,其解决现有叶冠扭转变形后节距样板检测信息不准确的问题,其操作简单,能够保证检测信息的准确性。其包括内弧节距样板、背弧节距样板,所述内弧节距样板的检测面角度与叶片叶冠内工作面角度一致,所述背弧节距样板的检测面角度与叶片叶冠背工作面角度一致,并分别按一定的包络值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弧节距样板和背弧节距样板的连接面卡接成一个整体,所述内弧节距样板、背弧节距样板的两侧分别与框架两侧导块设有1mm~2mm的间隙。
文档编号G01B5/14GK102519333SQ201110451989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
发明者姜龙网, 孙静雅, 徐大懋, 董欣欣 申请人: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