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片状零件翻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检测领域,尤其涉及圆形或环形类的片状零件外观以及尺寸检测过程中的翻面装置。
背景技术:
许多机械设备中都需要用到圆形或环形类的片状零件,如橡胶O形圈、矩形圈、高精密垫圈、高精密扣环等,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这类零件的尺寸以及外观要求越来越高,零件尺寸的偏差或是外观的缺陷易导致产品功能的失效。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零件的合格,通常需要对这类零件的尺寸以及外观进行逐个检查。据申请人了解,目前这类零件尺寸以及外观的检查采用手工送料、手工触发检测、手动剔除不良品的方法,且片状零件的双面都需要进行检测,在检测的过程中就需要操作人员在检测完零件的一面之后,将零件翻面再进行另一面的检测,这样就导致了双面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于是,本实用新型提出 一种能够自动将片状零件翻面的装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片状零件翻面装置,其目的在于在片状零件检测过程中,在检测完片状零件的一面后,能自动将片状零件翻面以进行另一面的检测。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片状零件翻面装置,包括一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的轴水平布置,第一皮带轮外侧沿周向套设一内皮带,该内皮带为一闭环弹性皮带,所述内皮带由至少一个直径小于第一皮带轮的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第一皮带轮张紧支撑,以此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形成上、下两个平面,分别为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第一平面位于第二平面上方,所述第一平面水平布置,且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的夹角为锐角,该锐角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第一皮带轮;所述内皮带外侧沿周向套设一外皮带,外皮带为一闭环弹性皮带,所述外皮带由至少两个直径小于第一皮带轮的第三皮带轮与所述第一皮带轮张紧支撑,或者,所述外皮带由至少一个直径大于第一皮带轮的第三皮带轮与所述第一皮带轮张紧支撑,以此在第一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之间形成上、下两个平面,分别为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第三平面位于第四平面上方,所述第四平面水平布置,且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的夹角为锐角,该锐角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第三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I、上述方案中,还包括以上转盘和一下转盘,所述上转盘盘面水平向上布置,且上转盘与第一平面的一条侧边相切,在切点处设置一第一引导块,该第一引导块横跨于上转盘盘面和第一平面之间,第一引导块上具有一引导所述片状零件由上转盘盘面/第一平面向第一平面/上转盘盘面移动的第一引导面,该第一引导面迎着所述片状零件的运动方向设置;[0009]所述下转盘盘面水平向上布置,且下转盘与第四平面的一条侧边相切,在切点处设置一第二引导块,该第二引导块横跨于下转盘盘面和第四平面之间,第二引导块上具有一引导所述片状零件由下转盘盘面/第四平面向第四平面/下转盘盘面移动的第二引导面,该第二引导面迎着所述片状零件的运动方向设置。2、上述方案中,所述上转盘盘面在切点位置的线速度方向与第一平面在切点位置的运动方向相同;所述下转盘盘面在切点位置的线速度方向与第四平面在切点位置的运动方向相同。3、上述方案中,所述上转盘和下转盘均为玻璃圆盘。4、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皮带轮为主动轮,第一皮带轮与电机传动连接。 5、上述方案中,两个所述切点不在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上。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片状零件放置在下转盘上进行一个表面的检测,下转盘带动片状零件转动,当片状零件转至第二引导块处时,片状零件沿着第二引导面从下转盘转移至外皮带的第四平面上,第四平面带动片状零件继续运动至外皮带和内皮带的重叠处,片状零件由外皮带和内皮带夹持着沿第一皮带轮向上运动,运动至内皮带的第一平面时,即完成了片状零件的翻面动作,当片状零件由内皮带的第一平面带着运动至第一引导块时,片状零件沿着第一引导面移动至上转盘,进行另一表面的检测。以上过程亦可颠倒顺序,即先在上转盘处进行一个表面的检测,经过翻面之后再在下转盘处进行另一个表面的检测,只需将第一皮带轮的转动方向转换即可实现。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I、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可靠地完成片状零件的翻面动作。2、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弹性皮带,在对片状零件进行翻面时不易损伤片状零件。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以上附图中1、第一皮带轮;2、第二皮带轮;3、第三皮带轮;4、第一平面;5、第二平面;6、第三平面;7、第四平面;8、上转盘;9、下转盘;10、第一引导块;11、第二引导块;12、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种片状零件翻面装置,参见附图I所示,包括一第一皮带轮I、一上转盘8和一下转盘9 ;其中,所述第一皮带轮I的轴水平布置,第一皮带轮I与电机12传动连接,第一皮带轮I外侧沿周向套设一内皮带,该内皮带为一闭环弹性皮带,所述内皮带由一个直径小于第一皮带轮I的第二皮带轮2与所述第一皮带轮I张紧支撑,以此在第一皮带轮I和第二皮带轮2之间形成上、下两个平面,分别为第一平面4和第二平面5,第一平面4位于第二平面5上方,所述第一平面4水平布置,且第一平面4和第二平面5的夹角为锐角,该锐角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第一皮带轮I;所述内皮带外侧沿周向套设一外皮带,外皮带为一闭环弹性皮带,所述外皮带由两个直径小于第一皮带轮I的第三皮带轮3与所述第一皮带轮I张紧支撑,以此在第一皮带轮I和第三皮带轮3之间形成上、下两个平面,分别为第三平面6和第四平面7,第三平面6位于第四平面上方7,所述第四平面7水平布置,且第三平面6和第四平面7的夹角为锐角,该锐角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第三皮带轮3和第二皮带轮2 ;所述上转盘8盘面水平向上布置,且上转盘8与第一平面4的一条侧边相切,在切点处设置一第一引导块10,该第一引导块10横跨于上转盘8盘面和第一平面4之间,第一引导块10上具有一引导所述片状零件由第一平面4向上转盘8盘面移动的第一引导面,该第一引导面迎着所述片状零件的运动方向设置;所述下转盘9盘面水平向上布置,且下转盘9与第四平面7的一条侧边相切,在切点处设置一第二引导块11,该第二引导块11横跨于下转盘9盘面和第四平面7之间,第二引导块11上具有一引导所述片状零件由下转盘9盘面向第四平面7移动的第二引导面,该 第二引导面迎着所述片状零件的运动方向设置。从俯视角度看,所述上转盘8顺时针转动,下转盘9逆时针转动。所述上转盘8盘面在切点位置的线速度方向与第一平面4在切点位置的运动方向相同;所述下转盘9盘面在切点位置的线速度方向与第四平面7在切点位置的运动方向相同。所述上转盘8和下转盘9均为玻璃圆盘。片状零件放置在下转盘9上进行一个表面的检测,下转盘9带动片状零件转动,当片状零件转至第二引导块11处时,片状零件沿着第二引导面从下转盘9转移至外皮带的第四平面7上,第四平面7带动片状零件继续运动至外皮带和内皮带的重叠处,片状零件由外皮带和内皮带夹持着沿第一皮带轮I向上运动,运动至内皮带的第一平面4时,即完成了片状零件的翻面动作,当片状零件由内皮带的第一平面4带着运动至第一引导块时,片状零件沿着第一引导面移动至上转盘8,进行另一表面的检测。以上过程亦可颠倒顺序,即先在上转盘8处进行一个表面的检测,经过翻面之后再在下转盘9处进行另一个表面的检测,只需将第一皮带轮I的转动方向转换即可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内皮带由一个直径小于第一皮带轮I的第二皮带轮2与所述第一皮带轮I张紧支撑,所述外皮带由两个直径小于第一皮带轮I的第三皮带轮3与所述第一皮带轮I张紧支撑,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调整第二皮带轮2和第三皮带轮3的数量,也可以调整第一皮带轮I的数量,如使用两个第一皮带轮1,则片状零件在翻面过程中有一段过程由两个第一皮带轮I之间的内皮带和外皮带夹持,也可达到翻面的效果,但是,优选地,采用一个第一皮带轮I。上述实施例中,上转盘8和下转盘9位于第一皮带轮I的同一侧,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将上转盘8和下转盘9分别设于第一皮带轮I的两侧,当上转盘8和下转盘9分设于第一皮带轮I的两侧时,从俯视角度看,上转盘8和下转盘9的转动方向相同。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 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片状零件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皮带轮(I); 所述第一皮带轮(I)的轴水平布置,第一皮带轮(I)外侧沿周向套设一内皮带,该内皮带为一闭环弹性皮带,所述内皮带由至少一个直径小于第一皮带轮(I)的第二皮带轮(2)与所述第一皮带轮(I)张紧支撑,以此在第一皮带轮(I)和第二皮带轮(2)之间形成上、下两个平面,分别为第一平面(4)和第二平面(5),第一平面(4)位于第二平面(5)上方,所述第一平面(4)水平布置,且第一平面(4)和第二平面(5)的夹角为锐角,该锐角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第一皮带轮(I); 所述内皮带外侧沿周向套设一外皮带,外皮带为一闭环弹性皮带,所述外皮带由至少两个直径小于第一皮带轮(I)的第三皮带轮(3)与所述第一皮带轮(I)张紧支撑,或者,所述外皮带由至少一个直径大于第一皮带轮(3 )的第三皮带轮(3 )与所述第一皮带轮(I)张紧支撑,以此在第一皮带轮(I)和第三皮带轮(3)之间形成上、下两个平面,分别为第三平面(6)和第四平面(7),第三平面(6)位于第四平面上方(7),所述第四平面(7)水平布置,且第三平面(6)和第四平面(7)的夹角为锐角,该锐角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第三皮带轮(3)和第二皮带轮(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上转盘(8)和一下转盘(9);其中, 所述上转盘(8)盘面水平向上布置,且上转盘(8)与第一平面(4)的一条侧边相切,在切点处设置一第一引导块(10),该第一引导块(10)横跨于上转盘(8)盘面和第一平面(4)之间,第一引导块(10)上具有一引导所述片状零件由上转盘(8)盘面/第一平面(4)向第一平面(4)/上转盘(8)盘面移动的第一引导面,该第一引导面迎着所述片状零件的运动方向设置; 所述下转盘(9)盘面水平向上布置,且下转盘(9)与第四平面(7)的一条侧边相切,在切点处设置一第二引导块(11),该第二引导块(11)横跨于下转盘(9)盘面和第四平面(7)之间,第二引导块(11)上具有一引导所述片状零件由下转盘(9)盘面/第四平面(7)向第四平面(7)/下转盘(9)盘面移动的第二引导面,该第二引导面迎着所述片状零件的运动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盘(8)盘面在切点位置的线速度方向与第一平面(4)在切点位置的运动方向相同; 所述下转盘(9)盘面在切点位置的线速度方向与第四平面(7)在切点位置的运动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盘(8)和下转盘(9)均为玻璃圆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片状零件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外侧沿周向套设一内皮带,内皮带由至少一个直径小于第一皮带轮的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第一皮带轮张紧支撑,所述内皮带外侧沿周向套设一外皮带,外皮带由至少两个直径小于第一皮带轮的第三皮带轮与所述第一皮带轮张紧支撑,或者,所述外皮带由至少一个直径大于第一皮带轮的第三皮带轮与所述第一皮带轮张紧支撑,该翻面装置能够可靠地完成片状零件的翻面动作,且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文档编号G01B21/00GK202547618SQ20122015826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6日
发明者许钧智 申请人:书元机械企业(昆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