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超声波气阀检验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探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声波气阀检验设备。
背景技术:
内燃机汽车用进、排气阀密封面质量检测最适合的无损检测方法是超声波检测方法。内燃机气阀堆焊层内缺陷的检测,主要是确定以何种方式才能获得检测的效果。由于其伞形的形状以及对缺陷的检测灵敏度要求高,在无损检测的各种方法中,目前全部采用单反射方法进行超声波检测,由于工作面非常。觳獾哪讯群艽螅┘炻史浅8撸枪谕庖恢蹦延诮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漏检率低且精确度高的超声波气阀检验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声波气阀检验设备它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底部的步进电机和电机驱动器、用于检测气阀缺陷的超声波探伤仪、协调控制各部件的工控机、连接在工控机与超声波探伤仪之间的转换接口、密封在步进电机上方的漏斗形密封盖,所述的步进电机转轴穿设在密封盖中心,待检测的气阀设置在密封盖上方且与步进电机转轴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密封盖的凹面内注有水。超声波探伤仪包括超声波显示器、发射探头以及接受探头,所述的发射探头设置在气阀密封面的上方,所述的接受探头设置在气阀密封面的下方且与发射探头相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是采用水浸超声波穿透法,能够比较灵敏的检出堆焊层内的微小缺陷。这种方法已经在实践过程中得到证实,其灵敏度是可靠的。可以达到锥面表面范围内大于O. 3_的直径气孔和裂纹;锥面内部大于O. 20_的直径气孔以及检测锥面堆焊与基体材料未榕合及分层现象。
附图I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计算演示图;其中1、箱体;2、步进电机;3、电机驱动器;5、工控机;6、转换接口;7、密封盖;
41、超声波显示器;42、发射探头;43、接受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描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声波气阀检验设备它包括箱体I、设置在箱体I底部的步进电机2和电机驱动器3、用于检测气阀缺陷的超声波探伤仪、协调控制各部件的工控机5、连接在工控机5与超声波探伤仪之间的转换接口 6、密封在步进电机2上方的漏斗形密封盖7,所述的步进电机2转轴穿设在密封盖7中心,待检测的气阀设置在密封盖7上方且与步进电机2转轴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密封盖7的凹面内注有水。超声波探伤仪包括超声波显示器41、发射探头42以及接受探头43,所述的发射探头42设置在气阀密封面的上方,所述的接受探头43设置在气阀密封面的下方且与发射探头42相对。本检测设备所使用探头为Φ4πιπι、10ΜΗΖ。接收探头为平面直探头。发射探头为点聚焦探头。当探头由气动机构平移到检测位后,才能调整探头,探头的接收平面调整到与气门密封面平行,距离在5 8_之间,即可。而发射探头1,调整时需要有一入射角θ,Θ值由气门密封面的斜角α确定,可由下式计算确定Θ =Sin _ ’(C1/C2 Sina)............ (I)式中C1 一稱合介质(水)的纵波声速;C2—气门材料的纵波声速;a —气门密封面的斜角。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超声波气阀检验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箱体(I)、设置在箱体(I)底部的步进电机(2)和电机驱动器(3)、用于检测气阀缺陷的超声波探伤仪、协调控制各部件的工控机(5)、连接在工控机(5)与超声波探伤仪之间的转换接口(6)、密封在步进电机(2)上方的漏斗形密封盖(7),所述的步进电机(2)转轴穿设在密封盖(7)中心,待检测的气阀设置在密封盖(7)上方且与步进电机(2)转轴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密封盖(7)的凹面内注有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声波气阀检验设备,其特征在于超声波探伤仪包括超声波显示器(41)、发射探头(42 )以及接受探头(43 ),所述的发射探头(42 )设置在气阀密封面的上方,所述的接受探头(43 )设置在气阀密封面的下方且与发射探头(42 )相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超声波气阀检验设备它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底部的步进电机和电机驱动器、用于检测气阀缺陷的超声波探伤仪、协调控制各部件的工控机、连接在工控机与超声波探伤仪之间的转换接口、密封在步进电机上方的漏斗形密封盖,所述的步进电机转轴穿设在密封盖中心,待检测的气阀设置在密封盖上方且与步进电机转轴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密封盖的凹面内注有水。本实用新型是采用水浸超声波穿透法,能够比较灵敏的检出堆焊层内的微小缺陷。这种方法已经在实践过程中得到证实,其灵敏度是可靠的。可以达到锥面表面范围内大于0.3mm的直径气孔和裂纹;锥面内部大于0.20mm的直径气孔以及检测锥面堆焊与基体材料未愹合及分层现象。
文档编号G01N29/04GK202676669SQ20122030644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8日
发明者沈明奎, 王务同, 沈耀程 申请人:吴江市宏达探伤器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