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新型电能表计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数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能防止计数器倒转以及防止字轮错位的新型电能表计数器。二、背景技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用电领域不断扩大,现行电网中运行的各类电子式电能表以其容量大、灵敏度高等优点,已逐步淘汰机械式电能表,但在运行中,产生了大量的窃电案件,即利用外界的强磁线圈所产生的磁力,在不打开电能表时就能使其不转甚至倒转,而且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段越来越高明,越来越隐蔽,使国家和集体蒙受了一定的损失。目前国内外已有的各种类型的防窃电电能表,因其分别存在防窃电效果不佳、操作使用不便、判断不准确、不能自动复位、三六牙轴跨度大容易导致字轮错位等原因,因而 未能被供电部门广泛采用。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防止窃电行为、防止字轮错位的新型电能表计数器。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能表计数器,包括三六轮、三六牙轴、字轮、字轮轴、支架、电机和齿轮槽,在支架底部设置有承托三六牙轴的托架;在齿轮槽内设置有一个滑动齿轮,在防尘罩上设置一个止动齿轮。在支架上设置有固定耳。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有承托三六牙轴的托架,所以无论受到怎样的冲击或震荡,均不会发生字轮错位的现象。本实用新型防止计数器倒转的工作原理如下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齿轮4做逆时针转动,带动齿轮6向上运动,到达顶端时做自传运动。若遇到外界强磁力以及其它力作用使其倒转时,各齿轮做相对于正常工作时的反方向转动,此时齿轮4推动齿轮6向下运动,齿轮6与止动齿轮7齿合后,利用齿轮7的止动性,通过齿轮6传递这种止动力,进而阻止齿轮4的反方向转动,此时这一阻力已大于电机齿轮I与其轴间的摩擦力,直流同步电机只能带动轴转动,而不能带动齿轮I转动,从而达到防止计数器倒转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如下I、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齿轮槽内设置有一个滑动齿轮、在防尘罩上设置一个止动齿轮,便能达到防止计数器倒转的目的,有效制止窃电行为,其结构简单,成本降低,适合供电部门广泛采用,值得推广。2、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支架底部设置有承托三六牙轴的托架,所以无论受到怎样的冲击或震荡,均不会发生字轮错位的现象,减少维修费用以及校验成本。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对原有的电能表所配用的计数器来进行改造,便可达到防窃电、防字轮错位的目的,可以明显降低成本,节约原材料。[0016]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计数器倒转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I和图2,一种新型电能表计数器,包括三六轮9、三六牙轴10、字轮12、字轮轴13、支架14、电机和齿轮槽,在支架14底部设置有承托三六牙轴10的托架11 ;在齿轮槽内设置有一个滑动齿轮6,在防尘罩上设置一个止动齿轮7,在支架14上设置有固定耳8。图中,齿轮I为计数器直流同步电机的驱动齿轮,齿轮2为计数器的减速变比齿轮,齿轮3和齿轮2为同心一体的齿轮,起到驱动齿轮4的作用,齿轮4和齿轮5为同心一体的齿轮,起到连接齿轮3和齿轮5的作用,齿轮5带动计数器的数字读盘,齿轮6和齿轮7为本实用新型增加的齿轮,起到防止计数器倒转的作用。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齿轮4做逆时针转动,带动齿轮6向上运动,到达顶端时做自传运动。若遇到外界强磁力以及其它力作用使其倒转时,各齿轮做相对于正常工作时的反方向转动,此时齿轮4推动齿轮6向下运动,齿轮6与止动齿轮7齿合后,利用齿轮7的止动性,通过齿轮6传递这种止动力,进而阻止齿轮4的反方向转动,此时这一阻力已大于电机齿轮I与其轴间的摩擦力,直流同步电机只能带动轴转动,而不能带动齿轮I转动,从而达到防止计数器倒转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电能表计数器,包括三六轮(9)、三六牙轴(10)、字轮(12)、字轮轴(13)、支架(14)、电机和齿轮槽,其特征在于在支架(14)底部设置有承托三六牙轴(10)的托架(11);在齿轮槽内设置有一个滑动齿轮(6),在防尘罩上设置一个止动齿轮(7)。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电能表计数器,其特征在于在支架(14)上设置有固定耳(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能表计数器,包括三六轮、三六牙轴、字轮、字轮轴、支架、电机和齿轮槽,在支架底部设置有承托三六牙轴的托架;在齿轮槽内设置有一个滑动齿轮,在防尘罩上设置一个止动齿轮;在支架上设置有固定耳。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架底部设置承托三六牙轴的托架,无论受到怎样的冲击或震荡,均不会发生字轮错位的现象;通过在齿轮槽内设置有一个滑动齿轮、在防尘罩上设置一个止动齿轮,便能达到防止计数器倒转的目的,有效制止窃电行为,其结构简单,成本降低,适合供电部门广泛采用,值得推广。
文档编号G01R11/16GK202676776SQ201220222728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8日
发明者靳巍, 丁洋涛, 王桂亭, 吕利敏, 季国剑 申请人: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