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采用分子印迹功能化修饰电极的光电化学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纳米材料、光电化学分析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的TiO2NTs修饰电极的光电 化学分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即EDCs)是一种外源性干扰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农药中的各种杀虫剂、除草剂以及塑料制品中的增塑剂等都是重要的内分泌干扰物。目前水体中内分泌干扰物污染主要来源于农田废水的排放,并可以通过饮用水的摄入进入人体造成累积,是导致性早熟,生育能力下降以及恶性肿瘤等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水源以及引用水中内分泌干扰物进行监测和定量分析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除草剂2,4_ 二氯苯氧乙酸(简称2,4-D)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与生长素具有类似作用,是重要的内分泌干扰物。目前2,4-D的检测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液质联用等大型精密仪器以及生物分析等手段。但是这些检测方法仪器昂贵,过程复杂,样品常常需要进行预处理,非常不适合用于具有复杂组成成分的实际水体中单一物质的全自动实时在线监测。因此,开发响应快速,成本低廉,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便携型适合在场检测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2,4_D是一种非电化学活性物质,无法采用便携、灵敏的电化学传感技术进行直接检测。与电化学分析方法相比较,光电化学检测方法也是一种灵敏度高,响应快速,成本低廉的分析方法,尤其适用于全自动的在场分析。该方法利用具有高效光催化活性的电极材料,在光照的条件下,产生光生电子和空穴;空穴被电极表面附近的待测物质捕捉,而光生电子在施加偏压的作用下进入外电路产生光电流,从而可以利用光电流强度与电极表面待测物质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对其进行定量。光电化学分析方法解决了电化学传感技术不能用于非电化学活性物质检测的难题,凡是可以在电极表面捕获光生空穴的物质均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方便快捷的高灵敏检测,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同时我们认识至IJ,由于光催化氧化本身选择性差的缺点使得该检测方法也不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因此需要对电极表面进行分子识别能力的功能化,赋予电极表面优异的选择性,进而提高光电化学检测的专一性,使其具有更适用于成分复杂的实际样品的检测能力。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 imprinted polymers, MIP)是一类稳定的具有优秀分子识别能力的高分子材料,用于电极的表面修饰,可以使电极具有选择性的分子识别功能。本发明中采用聚吡咯作为分子印迹的基底材料,其特点是聚吡咯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环境和生物兼容性,并且可以采用电聚合的方法进行方便的原位合成与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引入分子印迹技术解决了一般光电化学传感器选择性差的缺点,使得该修饰电极具有了良好的分子识别能力,避免了检测过程中其他共存小分子的干扰,并且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较高的灵敏度,达到10-8mOl/L数量级的采用分子印迹功能化修饰电极的光电化学分析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采用分子印迹功能化的修饰电极的光电化学分析方法,选用非电化学活性内分泌干扰物除草剂2,4-D作为检测对象,将配制的不同浓度的待测物质2,4-D的标准溶液,依次分别加入到电解池中作为电解液,搅拌10分钟后,静置;采用i-t曲线的方法,在紫外光照射下,施加偏压0. 2V,测定光电流,根据光电流与标准溶液浓度的线性关系绘制工作曲线,然后采用相同的操作方法测定实际样品的光电流,并根据工作曲线计算实际样品的浓度,其特征在于每次测定后将电解池中的工作电极置于0. 2MNa2HP04溶液 ,控制电位为I. 3V下,恒电位氧化20min,除去键合的2,4-D分子,实现电极表面的再生和更新。所述的实际样品是分别将待测物质2,4-D与100倍于2,4-D浓度的干扰物质,如杀虫剂啶虫脒,除草剂阿特拉津或百草枯的混合溶液加入到电解池中作为电解液,实现待测分子的选择性检测。所述的工作电极为分子印迹化的聚吡咯薄膜修饰的TiO2NTs电极。所述的TiO2NTs电极采用以下步骤制作以打磨抛光后的Ti板为阳极,Pt片为阴极,以0. 27M的HF水溶液为电解液,在双电极体系中进行Ih的预氧化,电极间距为1cm,电压为20V,预氧化后,在相同的体系中,改用0. 27M的NH4F的乙二醇溶液为电解液,继续进行阳极氧化,时间为2h,将阳极氧化得到的TiO2NTs在500°C氧气气氛下进行烧结3h,升降温速率为1°C /min。所述的工作电极采用以下步骤制作将阳极氧化的方法制备得到的TiO2NTs电极作为工作电极,以含有一定浓度的支持电解质LiClO4,聚合单体吡咯,模板分子(即待测物质2,4-D)的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在电化学工作站上采用循环伏安法对吡咯进行电聚合,在TiO2NTs表面原位生长分子印迹的聚吡咯薄膜;进而采用恒电位氧化的方法除去模板分子2,4-D,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薄膜修饰的TiO2NTs电极。本发明的采用分子印迹功能化的TiO2NTs修饰电极的光电化学分析方法,将含有待测分子2,4-D或者待测分子和干扰物质(啶虫脒,阿特拉津或百草枯)的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搅拌10分钟,以利于待测分子在电极表面的选择性富集;静置,打开紫外光源;选择i-t曲线的方法,在施加偏压(0. 2V(Vs. SCE))的条件下测定光电流。通过光电流的大小对2,4-D进行定量。测试结束后,将修饰电极在0. 2M Na2HPO4溶液中,恒电位I. 3V(Vs.SCE)氧化20min,去除电极表面分子印迹层中键合的2,4-D分子,使得电极表面实现更新与再生。其特点在于测试过程简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并且可以方便的通过恒电位氧化的方法实现电极表面的更新再生,电极表面稳定,使用寿命长,可重复使用多次,并获得稳定的光电化学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I)采用分子印迹聚合物对TiO2NTs电极进行修饰,并首次用于光电化学检测中。通过分子印迹层对待测分子(2,4-D)的选择性富集作用,大大提高了电极的选择性检测能力以及灵敏度,使得该修饰电极能够在100倍于待测物质浓度的干扰物质中选择性的识别出待测分子,且对待测分子的光电化学响应造成的影响均小于1%。(2)聚吡咯膜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使得在电极富集、键合待测分子后,可以简单的采用恒电位氧化的方法重新去除,实现电极表面的再生更新。使电极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光电化学信号稳定,灵敏度高。(3)在检测过程中,采用了较低的施加偏压,有利地避免了聚吡咯膜的光电化学氧化,利于保持电极的稳定性。(4)本发明的光电化学检测方法实现了非电化学活性的待测物质2,4_D的检测,采用的仪器廉价便携,方法简单易行,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检测限达到10_8mOl/L。适用于环境监测中的在场分析。
图I为采用分子印迹功能化的修饰电极的光电化学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工作电极、2为参比电极、3为辅助电极、4为搅拌装置、5为电解池、6为搅拌器、7为搅拌子、8为电极支架、9为进样口、10为电极线、11为电化学分析仪、12为数据 线、13为计算机、14为紫外灯源、15为灯头、16为灯杆。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I本发明中使用的TiO2NTs电极是参照了 Maggie Paulose等在文献(Anodic Growthof Highly Ordered TiO2 Nanotube Arrays to 134nm in Length, Maggie Paulose,Karthik Shankar et al,J. Phys. Chem. B,2006,110,16179-16184)中报道的阳极氧化方法制备所得,并进行了相应的改善,具体是以打磨抛光后的Ti板为阳极,Pt片为阴极,以
0.27M的HF水溶液为电解液,在双电极体系中进行Ih的预氧化,电极间距为Icm,电压为20V。预氧化后,在相同的体系中,改用0. 27M的NH4F的乙二醇溶液为电解液,继续进行阳极氧化,时间为2h。将阳极氧化得到的TiO2NTs在500°C氧气气氛下进行烧结,升温速率为I°C /min。以上述方法制备的TiO2NTs为工作电极,Pt电极为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在三电极体系中,以5X10-4mol L-12,4-D,lX10-4mol L-I吡咯,
0.Imol L-ILiClO4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采用循环伏安法对吡咯进行电聚合,扫描电位为-0.2 I. OV (Vs. SCE),扫描圈数为10圈,扫描速率为50mV s-1。电聚合后,将所得到的电极在0. 2M的Na2HP4溶液中恒电位I. 3V (Vs. SCE)氧化20min,除去模板分子2,4-D,得到分子印迹化的聚吡咯薄膜修饰的TiO2NTs电极。实施例2采用0. IM pH为7的PBS缓冲液,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2,4_D标准溶液。首先,利用示意图I中所示的光电化学分析装置,以0. IM pH为7的PBS缓冲液为电解液4,以分子印迹化的聚吡咯薄膜修饰的TiO2NTs为工作电极1,采用循环伏安法进行扫描,得到稳定的伏安曲线,扫描电位为-0. 2 0. 2V(Vs. SCE),扫描速率为50mV/s。将扫描后的电极用蒸馏水仔细冲洗后,依次换用含有一定浓度的2,4-D溶液为电解液4,打开搅拌器,搅拌lOmin,使得2,4-D在工作电极表面快速的选择性富集。关闭搅拌器,静置,打开紫外光源14,设定
0.2V(Vs. SCE)的施加电位,利用电化学分析仪11采用i-t曲线的方法,测定光电流,并通过计算机13记录。使用过的工作电极可以通过在0. 2M的Na2HP4溶液中恒电位I. 3V(Vs. SCE)氧化实现表面的更新与再生。根据2,4-D浓度与相应的光电流的线性关系绘制工作曲线,
2.4-D的检测限可达到10_8mol L-I0实施例3首先,按照实施例2中所述,将使用过的工作电极在0. 2M的Na2HP4溶液中恒电位
1.3V(Vs. SCE)氧化20min,实现表面的更新与再生,然后在0. IM pH为7的PBS缓冲液中循环扫描得到稳定的伏安曲线。将电极仔细冲洗后作为工作电极1,以含有一定浓度2,4-D或
2.4-D和100倍浓度于2,4-D的干扰物质,如啶虫脒,阿特拉津或百草枯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4,用0. IM pH = 7的PBS缓冲液调节其pH值。在示意图I中所示的光电化学分析系统中,采用实施例2中设定的测试条件,测定溶液的光电流,并根据实施例2中绘制的工作曲线计算得到实际溶液中2,4-D的浓度。结果显示,100倍于2,4-D浓度的其他小分子干扰物 对2,4-D的光电流造成的影响均小于1%。体现了该分子印迹修饰的TiO2NTs电极的良好的选择性分析能力。实施例4采用分子印迹功能化的修饰电极的光电化学分析方法,将配制的不同浓度的待测物质的标准溶液,依次分别加入到电解池中作为电解液,搅拌10分钟后,静置;采用i-t曲线的方法,在紫外光照射下,施加偏压0. 2V,测定光电流,根据光电流与标准溶液浓度的线性关系绘制工作曲线,然后采用相同的操作方法测定实际样品的光电流,并根据工作曲线计算实际样品的浓度,每次测定后将电解池中的工作电极置于0. 2MNa2HP04溶液中,控制电位为I. 3V下,恒电位氧化20min,除去键合的待测分子,实现电极表面的再生和更新,实际样品是将待测物质与100倍于待测分子的干扰物质的混合溶液加入到电解池中作为电解液,实现待测分子的选择性检测。采用分子印迹功能化的修饰电极的光电化学分析装置,其结构如图I所示,该装置包括光电化学反应系统、光源、工作站系统和数据采控系统,具体为工作电极I、参比电极
2、辅助电极3、搅拌装置4、电解池5、搅拌器6、搅拌子7、电极支架8、进样口9、电极线10、电化学分析仪11、数据线12、计算机13、紫外灯源14、灯头15、灯杆16。工作站系统为电化学分析仪11,光源为LA-410UV紫外光源14,通过灯头15及灯杆16实现对电解液的辐照功能。数据采控系统为安装了电化学分析仪工作软件的计算机13,通过数据线12将电化学分析仪11与计算机13连接,光电化学反应系统由单室结构的电解池I、电解池顶端设有的电极支架8、穿透电极支架8进入电解池I并与电极支架8固定连接的工作电极I、参比电极
2、辅助电极3组成的三电极体系及搅拌装置4,电极支架8上还设置有进样口 9。工作电极I为聚吡咯分子印迹膜修饰的TiO2NTs电极,辅助电极3为市售的钼电极,参比电极2为市售的饱和甘汞电极,三电极分别通过电极线10与电化学分析仪11连接。电解池5的底部设置有搅拌子7与搅拌器6,实现对电解液的搅拌工作电极I采用以下步骤制作以TiO2NTs为工作电极,Pt电极为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在三电极体系中,以5X10_4mol .L—1模板分子2,4-D、lX10_4mol L—1吡咯、0. Imol L-1LiClO4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采用循环伏安法对吡咯进行电聚合,扫描电位为-0. 2 I. OV(Vs. SCE),扫描圈数为10圈,扫描速率为50mV s'电聚合后,将所得到的电极在0. 2M的Na2HP4溶液中恒电位I. 3V (Vs. SCE)氧化20min,除去模板分子2,4-D,得到分子印迹化的聚吡咯薄膜修饰的TiO2NTs电极。其中的TiO2NTs电极采用以下步骤制作以打磨抛光后的Ti板为阳极,Pt片为阴极,以0. 27M的HF水溶液为电解液,在双电极体系中进行Ih的预氧化,电极间距为1cm,电压为20V,预氧化后,在相同的体系中,改用0. 27M 的NH4F的乙二醇溶液为电解液,继续进行阳极氧化,时间为2h,将阳极氧化得到的TiO2NTs在500°C氧气气氛下进行烧结3h,升降温速率为1°C /min。
权利要求
1.采用分子印迹功能化的修饰电极的光电化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分子印迹功能化的TiO2NTs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实现对实际样品中非电活性内分泌干扰物2,4_ 二氯苯氧乙酸(2,4-D)的高灵敏、高选择性光电化学检测,其检测灵敏度达到10_8mol L'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采用分子印迹功能化的修饰电极的光电化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电极为分子印迹化的聚吡咯薄膜修饰的TiO2NTs电极,采用以下步骤制作以Ti基底阳极氧化的方法制得的TiO2NTs为工作电极,Pt电极为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以 5X10_4mol .171 模板分子 2,4-D、lX10_4mol L—1 吡咯、0. Imol .[1LiClO4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米用循环伏安法对卩比咯进行电聚合,扫描电位为-0. 2 I. OV(Vs.SCE),扫描圈数为10圈,扫描速率为50mV -s^1,电聚合后,将所得到的电极在0. 2M的Na2HPO4溶液中恒电位I. 3V(Vs. SCE)氧化20min,除去模板分子2,4-D,得到分子印迹化的聚吡咯薄膜修饰的TiO2NTs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采用分子印迹功能化的修饰电极的光电化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待测物质2,4-D的标准溶液,并 依次分别加入到电解池中作为电解液,搅拌10分钟后,静置;采用i-t曲线的方法,在紫外光照射下,施加偏压0. 2V,测定光电流,根据光电流与标准溶液浓度的线性关系绘制工作曲线,然后采用相同的操作方法测定实际样品的光电流,并根据工作曲线计算实际样品的浓度,每次测定后将电解池中的工作电极置于0. 2MNa2HP04溶液中,控制电位为I. 3V下,恒电位氧化20min,除去键合的2,4_D,实现电极表面的再生和更新。
4.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采用分子印迹功能化的修饰电极的光电化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际样品是将待测物质2,4-D分别与100倍于2,4-D的干扰物质的混合溶液加入到电解池中作为电解液,实现待测分子2,4-D的选择性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分子印迹功能化的修饰电极的光电化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扰物质包括杀虫剂啶虫脒、除草剂阿特拉津或百草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分子印迹功能化修饰电极的光电化学分析方法,涉及一种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高选择性TiO2NTs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该修饰电极作为光阳极,用于对内分泌干扰物,尤其是非电化学活性内分泌干扰物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高选择性、高灵敏的检测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首次将分子印迹聚合物用于光电传感电极的选择性修饰,大大提高了电极的选择性和检测的灵敏度,可以排除多种共存小分子的干扰,检测限达到10-8mol·L-1数量级,电极稳定,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文档编号G01N27/333GK102735720SQ20111008633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7日
发明者刘梅川, 史慧杰, 赵国华 申请人: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