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人体探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体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人体探测装置包括放射源、框架和射线探测器,放射源和射线探测器设置在框架的两侧,人体位于框架内,位置固定,射线探测器可以在框架体的表面上全方位运动,从而依靠射线探测器的运动来对人体周身进行探测,此种探测装置的检测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探测装置,以解决现有人体探测装置在对人体进行探测时检测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探测装置包括放射源、射线接收装置及运动装置,所述的放射源为射线发射装置,所述运动装置为直线型,其包括机座、位于机座上的牵引装置及牵引辊筒,所述牵弓丨装置与牵引辊筒相连接并由牵弓I辊筒带动而能在机座上沿水平直线运动。所述运动装置位于放射源与射线接收装置的同一侧或放射源与射线接收装置之间;所述牵引装置为卷动皮带且在其上固定安装有移动平台。所述机座上设有导轨,便于移动平台的直线运动。所述牵引辊筒包括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且其分别位于机座的两端。所述从动辊筒的辊轴上设有用于控制辊筒转速的离合器。所述从动辊筒的辊轴上设有牵引装置的运动复位机构。所述运动复位机构为扭簧。所述的射线接收装置上设有金属探测装置和气味探测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探测装置,在对人体进行探测时,人体置于运动装置的移动平台上,通过运动装置的直线运动带动人体的运动,从而实现探测器对人体的探测,检测效率
尚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区域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探测装置包括放射源4、射线接收装置1及运动装置,其中,放射源4为射线发射装置,运动装置位于放射源4与射线接收装置1的两侧;运动装置为直线型,其包括机座10、位于机座上的卷动皮带3及牵引辊筒,牵引辊筒包括主动辊筒6和从动辊筒7且其分别位于机座10的两端;卷动皮带3与牵引辊筒相连接并由牵引辊筒带动而能在机座上沿水平直线运动;卷动皮带3上还固定安装有移动平台5,为便于移动平台的直线运动,机座10上还设有直线导轨11 ;从动辊筒7的辊轴9上设有用于控制辊筒转速的离合器8以及运动复位扭簧2 ;射线接收装置1上还设有金属探测装置和气味探测装置,用于对人体全身及携带物品的安全检测。本实用新型的运动装置也可位于放射源 4与射线接收装置1的同一侧此时结构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探测装置在使用时,人体站在移动平台5上,启动主动辊筒6带动与卷动皮带3连接在一体的移动平台5并在离合器8作用下缓慢运动,同时,放射源4发出射线于人体并由射线接收装置接收,移动平台 5从运动装置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后即完成一次对人体的射线探测,此时,由扭簧2的回复作用,卷动皮带3连接的移动平台5自动回位到原运动装置的一端,从而很容易的进行下一次人体探测,检测效率高。
权利要求1.一种人体探测装置,包括放射源、射线接收装置及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射源为射线发射装置,所述运动装置为直线型,其包括机座、位于机座上的牵引装置及牵引辊筒,所述牵弓丨装置与牵引辊筒相连接并由牵弓I辊筒带动而能在机座上沿水平直线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装置位于放射源与射线接收装置的同一侧或放射源与射线接收装置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为卷动皮带且在其上固定安装有移动平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上设有导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辊筒包括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且其分别位于机座的两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辊筒的辊轴上设有用于控制辊筒转速的离合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辊筒的辊轴上设有牵引装置的运动复位机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复位机构为扭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线接收装置上设有金属探测装置和气味探测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体探测装置,包括放射源、射线接收装置及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射源为射线发射装置,所述运动装置为直线型,其包括机座、位于机座上的牵引装置及牵引辊筒,所述牵引装置与牵引辊筒相连接并由牵引辊筒带动而能在机座上沿水平直线运动。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探测装置,在对人体进行探测时,人体置于运动装置的移动平台上,通过运动装置的直线运动带动人体的运动,从而实现探测器对人体的探测,检测效率高。
文档编号G01V5/00GK202166752SQ20112026674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7日
发明者夏国平, 孔明 申请人:安徽启路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