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车身总拼工位夹具精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汽车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身总拼工位夹具精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焊装线总拼工位大多采用滑台机构,在生产线调试时,通过便携式三坐标设备或者激光追踪仪进行检测调整后转入生产状态。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滑台轨道自身 磨损、框架变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段时间后其精度会发生变化。如果还用以上两种设备进行调整,不仅费用高,而且周期也很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产过程中夹具精度的快速检测与调整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总拼工位夹具精度检测装置。此检测装置为钢制框架结构形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制造成本低。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车身总拼工位夹具精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框架总成、上检测块基准端总成、上检测块检测端总成、下检测块基准端总成、下检测块检测端总成、支撑座总成和定位插销;所述上检测块基准端总成一端连接上检测块检测端总成,一端连接检测框架总成;所述下检测块基准端总成一端连接下检测块检测端总成,一端连接检测框架总成;所述上检测块基准端总成和下检测块基准端总成位于检测框架总成的同一侧。所述检测框架总成采用框架性结构,框架周围侧边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用于连接支撑座总成、上检测块基准端总成和下检测块基准端总成;所述下连接板开有定位孔,用于定位插销与支撑座总成的连接定位;所述侧连接板连接上检测块基准端总成和下检测块基准端总成。所述定位孔的直径为20_50mm ;优选为30mm。所述上检测块基准端总成由上基准块、上二级转接块和上一级转接块组成;并通过螺栓和垫片实现三者的连接。所述上检测块检测端总成由上检测块和上支撑板组成;并通过螺栓和垫片实现两者的连接;所述上支撑板通过螺栓与待检的滑台框架连接。所述下检测块基准端总成由下基准块、下二级转接块和下一级转接块组成;并通过螺栓和垫片实现三者的连接。所述下检测块检测端总成由下检测块和下支撑板组成;并通过螺栓和垫片实现两者的连接;所述下支撑板通过螺栓与待检的滑台框架连接。所述支撑座总成由转接块、L座、底座和销座组成;各部分之间均由螺栓连接;所述底座与夹具底板相连接。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身总拼工位夹具精度检测装置,同现有技术相比此检测装置为钢制框架结构形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制造成本低。
图I为检测装置主视图;图2检测框架总成主视图;图3为支撑座总成主视图;图4为支撑座总成左视图;图5为支撑座总成俯视图;
图6为上检测块基准端总成主视图;图I为上检测块基准端总成左视图;图8为上检测块基准端总成俯视图;图9为上检测块检测端总成主视图;图10为上检测块检测端总成左视图;图11为上检测块检测端总成俯视图;图12为下检测块基准端总成主视图;图13为下检测块基准端总成左视图;图14为下检测块基准端总成俯视图;图15为下检测块检测端总成主视图;图16为下检测块检测端总成左视图;图17为下检测块检测端总成俯视图。I检测框架总成、2上检测块基准端总成、3上检测块检测端总成、4下检测块基准端总成、5下检测块检测端总成、6支撑座总成、7定位插销、8转接块、9L座、10底座、11销座、12上基准块、13上二级转接块、14上一级转接块、15上检测块、16上支撑板、17下基准块、18下二级转接块、19下一级转接块、20下检测块、21下支撑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所称的上检测块总成是指在检测框架总成垂直地面放置时,远离地面的检测块总成;所述下检测块总成是指在检测框架总成垂直地面放置时,接近地面的检测块总成。参考图I至17所示,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车身总拼工位夹具精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框架总成I、上检测块基准端总成2、上检测块检测端总成3、下检测块基准端总成4、下检测块检测端总成5、支撑座总成6和定位插销7 ;所述上检测块基准端总成2 —端连接上检测块检测端总成3,一端连接检测框架总成I ;所述下检测块基准端总成4 一端连接下检测块检测端总成5,一端连接检测框架总成I ;所述上检测块基准端总成2和下检测块基准端总成4位于检测框架总成I的同一侧。所述检测框架总成I采用框架性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框架选用的是方型管用焊接而成;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也以选用其它材质或型材,也可以选用其它连接方式。框架周围侧边有连接板(图中没有进行标注),所述连接板用于连接支撑座总成I、上检测块基准端总成2和下检测块基准端总成4 ;所述下连接板开有定位孔,用于定位插销7与支撑座总成I的连接定位;所述侧连接板连接上检测块基准端总成2和下检测块基准端总成4。所述定位孔的直径为20_50mm ;优选为30mm。所述上检测块基准端总成2由上基准块12、上二级转接块13和上一级转接块14组成;并通过螺栓和垫片实现三者的连接。所述上检测块检测端总成3由上检测块15和上支撑板16组成;并通过螺栓和垫片实现两者的连接;所述上支撑板16通过螺栓与待检的滑台框架连接。 所述下检测块基准端总成4由下基准块17、下二级转接块18和下一级转接块19组成;并通过螺栓和垫片实现三者的连接。所述下检测块检测端总成5由下检测块20和下支撑板21组成;并通过螺栓和垫片实现两者的连接;所述下支撑板21通过螺栓与待检的滑台框架连接。所述支撑座总成6由转接块8、L座9、底座10和销座11组成;各部分之间均由螺栓连接;所述底座10与夹具底板相连接。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式实施检测工作本实施例中,一般长度5m左右的工位,采用2套检测装置即可满足检测需求,分别置于夹具前、后端。检测前,首先将支撑座总成6安装到夹具底板上,上检测块检测端总成3和下检测块检测端总成5安装到侧围滑台框架上。以上部件在不影响夹具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固定在夹具上,不需拆卸。检测装置的基准调整将检测框架总成I、上检测块基准端总成2、下检测块基准端总成4进行连接,然后放置到支撑座总成6上,用定位插销7进行定位。检测上基准块12与上检测块15、下基准块17与下检测块20的Y、Z向间隙和X向面差,通过调整垫片,使间隙为3mm,面差为O。常规检测将检测框架总成I、上检测块基准端总成2和下检测块基准端总成4的连接件置于支撑座总成6上,插入定位插销7。然后测量基准块与检测块之间的间隙面差,根据测量结果,调整侧围滑台框架的限位块,使其满足设定值。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身总拼工位夹具精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框架总成、上检测块基准端总成、上检测块检测端总成、下检测块基准端总成、下检测块检测端总成、支撑座总成和定位插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检测块基准端总成一端连接上检测块检测端总成,一端连接检测框架总成;所述下检测块基准端总成一端连接下检测块检测端总成,一端连接检测框架总成;所述上检测块基准端总成和下检测块基准端总成位于检测框架总成的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身总拼工位夹具精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框架总成采用框架性结构,框架周围侧边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用于连接支撑座总成、上检测块基准端总成和下检测块基准端总成;所述下连接板开有定位孔,用于定位插销与支撑座总成的连接定位;所述侧连接板连接上检测块基准端总成和下检测块基准端总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总拼工位夹具精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的直径为20-5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总拼工位夹具精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的直径为30mm。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身总拼工位夹具精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检测块基准端总成由上基准块、上二级转接块和上一级转接块组成;并通过螺栓和垫片实现三者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身总拼工位夹具精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检测块检测端总成由上检测块和上支撑板组成;并通过螺栓和垫片实现两者的连接;所述上支撑板通过螺栓与待检的滑台框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身总拼工位夹具精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检测块基准端总成由下基准块、下二级转接块和下一级转接块组成;并通过螺栓和垫片实现三者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身总拼工位夹具精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检测块检测端总成由下检测块和下支撑板组成;并通过螺栓和垫片实现两者的连接;所述下支撑板通过螺栓与待检的滑台框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身总拼工位夹具精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总成由转接块、L座、底座和销座组成;各部分之间均由螺栓连接;所述底座与夹具底板相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总拼工位夹具精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框架总成、上检测块基准端总成、上检测块检测端总成、下检测块基准端总成、下检测块检测端总成、支撑座总成和定位插销;所述上检测块基准端总成一端连接上检测块检测端总成,一端连接检测框架总成;所述下检测块基准端总成一端连接下检测块检测端总成,一端连接检测框架总成;所述上检测块基准端总成和下检测块基准端总成位于检测框架总成的同一侧。
文档编号G01B5/14GK102798329SQ20121028270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9日
发明者姜海涛, 陈小泉, 黄星丽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