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电表线进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电表线进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表进线结构都是将电表设置在电表箱中,再将户外电线直接接到电表 上,经过电表送入到各家各户,电线杂乱无章的摆放在电表箱中,很难分辨是哪家的电线, 当需要跟换电表或者电线时难度大,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电表线进线结构以达到电表线 和电表安装方便,方便维修更换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表线进线结构,包 括电表箱,底板,设置在电表箱内的电表,电表箱内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与底板通过固定支 架连接,电表设置在固定板上,电表线穿过固定板与电表连接。 所述的固定板上设置有孔,电表线穿过孔与电表连接。 所述的固定板上电表和孔之间设置有安装支架,电表线依次穿过孔和安装支架与 电表连接。 所述的安装支架由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连接组成,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 矩形槽,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二矩形槽,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配合形成方孔,电表线 依次穿过孔和方孔与电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层层叠叠的电表线设置在电表箱和固定板之间的 空间内,使安装空间变大,方便日后施工,由于孔和电表接线柱是想对应设置的,安装人员 和用户不能任意接线,避免了用电纠纷,同时在电表损坏时更换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表与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在图1-2中,1、电表箱,2、固定板,3、电表,4、电表线,5、安装支架,6、固定支架,7、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 一种新型电表线进线结构,包括电表箱1 ,底板7,设置在电表箱1 内的电表3,电表箱1内设有固定板2,设置在电表箱1内的电表3,电表箱1内设有固定板 2,固定板2与底板7通过固定支架6连接,电表3设置在固定板2上,电表线4穿过固定板 2与电表3连接。[0014] 在电表箱1内设置固定板2,固定板2的上设有电表3,固定板2上设有孔,电表线 4从的底板7进入电表箱1内后设置在固定板2与底板7之间的空间内,电表线4穿过固定 板2上的孔与电表3连接,孔和电表接线柱相对应设置。将层层叠叠的电表线设置在电表 箱1和固定板2之间的空间内,使安装空间变大方便日后施工,由于孔和电表接线柱是想对 应设置的,安装人员和用户不能任意接线,避免了用电纠纷,同时在电表损坏时更换方便。 固定板2上电表3和孔之间设置有安装支架5,安装支架5由第一安装板和第二 安装板连接组成,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矩形槽,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二矩形槽,第一 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配合形成方孔,电表线4依次穿过孔和方孔与电表3连接。安装支架 5能对电表2起到支撑作用,保证电表2的垂直安装,同时电表线穿过方孔可以防止电表线 窜动。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电表线进线结构,包括电表箱(1),底板(7),设置在电表箱(1)内的电表(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表箱(1)内设有固定板(2),固定板(2)与底板(7)通过固定支架(6)连接,电表(3)设置在固定板(2)上,电表线(4)穿过固定板(2)与电表(3)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表线进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2) 上设置有孔,电表线(4)穿过孔与电表(3)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表线进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上电 表(2)和孔之间设置有安装支架(5),电表线(4)依次穿过孔和安装支架(5)与电表(3)连 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电表线进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支架(5) 由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连接组成,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矩形槽,第二安装板上设 置有第二矩形槽,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配合形成方孔,电表线依次穿过孔和方孔与电 表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电表线进线结构,包括电表箱,底板,设置在电表箱内的电表,电表箱内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与底板通过固定支架连接,电表设置在固定板上,电表线穿过固定板与电表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层层叠叠的电表线设置在电表箱和固定板之间的空间内,使安装空间变大,方便日后施工,由于孔和电表接线柱是想对应设置的,安装人员和用户不能任意接线,避免了用电纠纷,同时在电表损坏时更换方便。
文档编号G01R11/04GK201503453SQ200920188248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4日
发明者盛明 申请人:芜湖国力电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