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结晶器热电偶检测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连铸机结晶器热电偶检测的结晶器热电偶检测 加热器。
背景技术:
在连铸生产过程中,连铸机结晶器内的钢液面要求保持在一定的高度, 以保证连铸生产的正常运行和铸坯质量。目前控制结晶器内的钢液液面高 度,普遍采用热电偶法,即利用安装在结晶器周边铜板上的热电偶输出受热 温度信号,通过图象由钢液面指示器自动控制拉坯速度,使结晶器内钢液面 保持在相应的位置。为保证结晶器内热电偶工作的可靠性,需要对热电偶的 灵敏度和准确性进行检测,目前国内对热电偶的检测采用火焰烘烤法,火焰 烘烤检测虽然方法简单,但烘烤温度难以控制,检测结果不准确,且检测工 作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检测结果准 确,且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可有效提高检测工作效率和质量的结晶器热电 偶检测加热器。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结晶器热电偶检测加热器,它具有内 衬隔热纤维毡的方框体,于上部和下部位置在框体的两侧面相对应设置有框 体侧立板,两对应侧立板间按等间隔设置有立板横连板,于两侧立板与横连 板构成的槽体内排列有带竖向通孔的耐火砖,相邻耐火砖间设置有纤维毡隔 垫,经与置于上部的和下部的耐火砖的通孔的配合于框体内排列有竖置的硅 碳棒,在框体的上端设置有加热器电源连接接线端子,与硅碳棒相配合设置 有硅碳棒电连接接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在框体内装配有温度控制热电偶;在框 体的上端设置有加热器吊装悬挂板;在框体的两侧端相对应设置有加热器检 测固定悬挂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硅碳棒作为发热元件,通过辐射热实现对结晶器铜板上
的热电偶的加热,用于对结晶器热电偶的检测,具有加热温度便于控制,加 热均匀稳定,能够准确模拟连铸机结晶器工作环境的特点,可有效提高结晶 器热电偶检测的工作效率和检测质量。
图1是本结晶器热电偶检测加热器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说明。
如附图,本结晶器热电偶检测加热器具有内衬隔热纤维毡1的方框体 2,于上部和下部位置在框体的两侧面相对应设置有框体侧立板3,两对应 侧立板间按等间隔设置有立板横连板4,于两侧立板与橫连板构成的槽体内 排列有带竖向通孔的耐火砖5,相邻耐火砖间设置有纤维毡隔垫6,经与置 于上部的和下部的耐火砖的通孔的配合于框体内排列有竖置的硅碳棒7,在 框体的上端设置有加热器电源连接接线端子8,与硅碳棒相配合设置有硅碳 棒电连接接线端子9,在框体内装配有温度控制热电偶10,在框体的上端设 置有加热器吊装悬挂板11,在框体的两侧端于上部位置相对应设置有加热 器检测固定悬挂架12。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时,硅碳棒7通过选用不同的材料,设置成两端部 不发热的硅碳棒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结晶器热电偶检测加热器,其特征是它具有内衬隔热纤维毡(1)的方框体(2),于上部和下部位置在框体(2)的两侧面相对应设置有框体侧立板(3),两对应侧立板间按等间隔设置有立板横连板(4),于两侧立板与横连板构成的槽体内排列有带竖向通孔的耐火砖(5),相邻耐火砖间设置有纤维毡隔垫(6),经与置于上部的和下部的耐火砖的通孔的配合于框体内排列有竖置的硅碳棒(7),在框体的上端设置有加热器电源连接接线端子(8),与硅碳棒相配合设置有硅碳棒电连接接线端子(9)。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晶器热电偶检测加热器,其特征是在框 体(2)内装配有温度控制热电偶(1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晶器热电偶检测加热器,其特征是在框 体(2)的上端设置有加热器吊装悬挂板(11)。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晶器热电偶检测加热器,其特征是在框体(2)的两侧端相对应设置有加热器检测固定悬挂架(12)。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连铸机结晶器热电偶检测的结晶器热电偶检测加热器,它具有内衬隔热毡的方框体,在框体上、下部的两侧面相对设置有框体侧立板,两相对侧立板间等间隔设置有横连板,于两侧立板与横连板构成的槽体内排列有带竖向通孔的耐火砖,相邻耐火砖间设置有纤维毡隔垫,经与上、下耐火砖的通孔的配合于框体内排列有竖置的硅碳棒,在框体的上端设置有电源连接接线端子,与硅碳棒相配合设置有硅碳棒电连接接线端子。本实用新型采用硅碳棒作为发热元件,通过辐射热实现对结晶器上热电偶的加热,用于对结晶器热电偶的检测,具有加热温度便于控制,加热均匀稳定,能够准确模拟连铸机结晶器工作环境的特点,可有效提高结晶器热电偶检测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文档编号G01K15/00GK201184829SQ20082007699
公开日2009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0日
发明者吴六海, 孙宏刚, 崔志仁, 郑传新, 黄成强 申请人:秦皇岛市宇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