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温度补偿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电偶温度补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ー种温度补偿电路。
背景技术:
通常是将热电偶的冷端用补偿导线延伸到测量仪表接线端子上,然后再用补偿电桥电路补偿接线端子附近的温度。因采用了价格较高的补偿导线,使得测温成本很高;同时因补偿导线存在一定的电势误差,对测温精度有一定影响。若不使用补偿导线,将补偿电桥置于原理测量仪表的热电偶冷端,而为电桥供电的恒压源通常应由测量仪表提供,则热电偶与测量仪表的连接必然不止两根普通导线,使连接复杂化,难以在エ业上实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ー种温度补偿电路,尤其适合远距离热电偶测温的ー种温度补偿电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温度补偿电路,包括热电偶和与热电偶冷端输出端设置的恒流源,所述热电偶与恒流源之间串联设置了与热电偶冷端温度保持一致的补偿电阻;实施补偿电阻在零度时的阻值为500 IOKΩ,在冷端工作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温度系数为(5X10—4 5X10_3)1/°C和-(5X10—4 5X10_3)1/°C;所述恒流源的电流应满足I = SfeR)'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恒压源改为恒流源,使补偿电阻能方便的串接于远离测量仪表的热电偶冷端,使热电偶的冷端温度得到补偿且测温成本低,操作更加方便;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等优点。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ー种温度补偿电路的示意图图中I、恒流源 2、热电偶 3、补偿电阻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ー种温度补偿电路,包括热电偶2和与热电偶2冷端输出端设置的恒流源I,所述热电偶2与恒流源I之间串联设置了与热电偶2冷端温度保持一致的补偿电阻3 ;实施补偿电阻3在零度时的阻值为500Ω IOKΩ,在冷端工作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温度系数为(5X 10_4 5 X 10’ 1/°C和-(5X 10_4 5 X 10, 1/°C;所述恒流源I的电流应满足I = S(a R)-1。本实例的工作过程根据不同分度号及冷端的工作温度范围,恒流源I电流I应满足I = S(a R)-1, I为负值吋,即意味着电流的实际流向与图I所显示的箭头方向相反。在各分度号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出端电势减去IR所得差值即为热电偶2工作端温度对应的电势。图I中,补偿电阻3也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等效电阻来替代。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 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 ー种温度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电偶和与热电偶冷端输出端设置的恒流源,所述热电偶与恒流源之间串联设置了与热电偶冷端温度保持一致的补偿电阻;实施补偿电阻在零度时的阻值为500 Ω 10ΚΩ,在冷端工作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温度系数为(5X 10_4 5X 10_3) I/。。和-(5X 10_4 5X 10_3) I/°C ;所述恒流源的电流应满足 I = S(aR”。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度补偿电路,包括热电偶和与热电偶冷端输出端设置的恒流源,所述热电偶与恒流源之间串联设置了与热电偶冷端温度保持一致的补偿电阻;实施补偿电阻在零度时的阻值为500Ω~10K Ω,在冷端工作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温度系数为(5×10-4~5×10-3)1/℃和-(5×10-4~5×10-3)1/℃;所述恒流源的电流应满足I=S(a R)-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恒压源改为恒流源,使补偿电阻能方便的串接于远离测量仪表的热电偶冷端,使热电偶的冷端温度得到补偿且测温成本低,操作更加方便;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G01K1/20GK202599552SQ201220091399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3日
发明者李振声, 李树庭 申请人:李振声, 李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