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压仪表制造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在核电站等领域用的绝压表也已经研制成功。所谓绝压表是一种主要用于监视或测量某些真空设备中绝对压力的仪表,例如真空包装机械、监测冷凝压力和液体的蒸汽压力的设备。其中,这些真空设备中的绝对压力是指以绝对压力零位(绝对真空)作基准,高于绝对压力零位的压力。当前,国内所应用的绝压表为膜片式绝压表。该膜片式绝压表由内腔、外腔和机芯三部分组成内腔是由膜片、上接体和波纹管组成的一真空腔,其真空腔内按仪表不同的量程抽至不同的真空度(负压);外腔是由膜片和下接体组成,并通过接头直通大气或真空泵。在该绝压表应用的过程中,当绝压表内、外腔同时抽真空(负压)时,在抽至绝压表的上限时,应先关闭内腔,再打开外腔接通大气,指针应停留有上限位置。此后,只有外腔负压大于内腔负压时,膜片则向下发生位移,并通过传递杆带动机芯上扇齿,使指针发生偏转, 以达到指示和测量绝对压力的目的。但是,在绝压表的研制中,在对内、外腔同时抽真空时,需要在关闭内腔后,使外腔接通大气,而此时,在强大的大气压力作用下(最大时可大于内腔压力的10倍以上),会至使绝压表内的传递杆承受很大压力,造成传递杆变弯、以及造成机芯连杆变形而使绝压表无法正常工作。因此,为保证绝压表的正常使用,现在迫切需要从技术上和工艺上解决传递杆和机芯连杆变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在关闭内腔后,使外腔接通大气时,由于强大的压力造成绝压表内的传递杆和机芯连杆变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包括具有沟槽的下接体;设置于所述下接体沟槽内的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密封圈上的膜片部件;压制所述膜片部件,并与所述下接体端面连接的上接体;设置于所述膜片部件上在受压后与所述上接体接触的限位垫圈;穿过所述上接体与所述膜片部件连接的测试用杆或传递杆。优选的,所述膜片部件包括膜片和连接螺钉;所述膜片设置于所述下接体与所述上接体之间;[0016]所述连接螺钉连接于所述膜片圆心处,所述连接螺钉上部分穿过所述上接体与所述测试用杆或传递杆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螺钉包括上部分与所述测试用杆或传递杆连接的螺钉;下部分套入所述限位垫圈与所述膜片连接的圆台。优选的,所述限位垫圈为具有内孔的圆形垫圈;所述具有内孔的圆形垫圈套入所述圆台中;所述圆形垫圈的厚度使与其连接的所述膜片部件的位移量范围为0. 05 0. 2mm。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接体和上接体连接处的密封圈。优选的,所述测试用杆或传递杆为一圆杆;或所述测试用杆或传递杆为一 Φ 1. 5的钢丝。优选的,所述上接体和所述下接体连接的端面上分别设有10个小孔。优选的,所述上接体和所述下接体连接的端面上分别设有沟槽;所述沟槽内设置有密封圈。优选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传递杆或测试用杆的外侧,底端与限位垫圈连接的波纹管;所述膜片部件与密封圈、波纹管、上接体组成绝压表的内腔。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该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由膜片部件、限位垫圈、下接体、密封圈、上接体和测试用杆组成。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用于绝压表时,在压力P(Pressure)的作用下,膜片部件受一向上的力产生变形并向上发生位移,通过安装在膜片部件上的限位垫圈与上接体的下面发生接触,阻止膜片部件继续变形和继续向上的位移,从而保证此时与连接螺钉连接的绝压表内的传递杆基本不受向上的压力,因此,也不会使该传递杆发生弯曲,而在具有该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的绝压表上,与传递杆连接的机芯连杆也不会发生变形,从而保证了传递杆和机芯的正常工作。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具有上述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的绝压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测试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具有上述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的绝压表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现有的国内试制的绝压表在强大的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无法避免的使其内部的传递杆承受很大压力,从而造成传递杆变弯,进一步使与其连接的机芯连杆也变形,最终使绝压表无法正常工作。因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使其应用于绝压表上时,保证不论大气压力大于绝压表内腔压力多少倍,都不会使传递杆受力变弯,进而保证传递杆和机芯连杆的正常工作。具体结构以及执行过程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包括下接体101、膜片部件102、上接体103、限位垫圈104、密封圈108和测试用杆105。下接体101具有一沟槽,沟槽内放置有密封圈108,膜片部件102设置于该下接体 101的密封圈108上。上接体103同样具有一沟槽,沟槽内放置密封圈108,利用该上接体 103将膜片部件102压制于下接体101的密封圈上,且在上接体103压制膜片部件102的过程中,该上接体103的端面与下接体101的端面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上接体103和下接体101连接的端面上分别设有多个小孔,用于利用螺钉将上接体103和下接体101进行连接和紧固。关于小孔的数量,可以是10个,也可以大于10个或小于10,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上接体103和下接体101端面的小孔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限位垫圈104设置于膜片部件102上,并受压后与上接体103相接触,该限位垫圈 104为厚度不一的具有内孔的圆形垫片,在压力作用下,膜片部件受到一向上的力,促使膜片部件产生变形和继续向上的位移,此时设置于膜片部件102上的限位垫圈104与上接体 103接触,以阻止膜片部件102的变形和继续向上的位移,即通过限位垫圈104使膜片部件 102的位移量保证在0. 05 0. 2mm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该限位垫圈104的厚度根据具体对该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进行位移测量的值进行选择,但是,所选的限位垫圈104的厚度都能够保证膜片部件102的位移量在0. 05 0. 2mm范围内。测试用杆105也可以作为传递杆,该测试用杆105穿过上接体103与膜片部件102连接。在测试用杆105与膜片部件102连接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拧入的方式使该测试用杆105与膜片部件102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测试用杆105或传递杆可以为一圆杆,也可以为一 Φ1. 5的钢丝。在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说明,该膜片部件102包括膜片 106和连接螺钉107。该膜片106设置于下接体101与上接体103之间;该连接螺钉107连接于该膜片 106的圆心处,并且该连接螺钉107的上部分穿过上接体103与测试用杆105或传递杆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该连接螺钉107分为两个部分上部分为与测试用杆106或传递杆连接的螺钉;下部分为套入限位垫圈104与膜片106连接的圆台,即具有内孔的限位垫圈 104套入连接螺钉107下部圆台后,该圆台再与膜片106连接。[0049]此外,在压力作用下,膜片部件102受到一向上的力,此时发生变形和位移的是膜片部件102中的膜片106,此时设置于嵌套于连接螺钉107下部圆台与膜片106连接,同时与上接体103接触的限位垫圈104,阻止膜片106的变形和继续向上的位移,实际上是通过限位垫圈104使膜片106的位移量保证在0. 05 0. 2mm范围内。同样,该限位垫圈104的厚度根据具体对该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进行位移测量的值进行选择,但是,所选的限位垫圈104的厚度都能够保证膜片106的位移量在0. 05 0. 2mm范围内。实施例二,在上述详细描述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公开了一种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主要包括 下接体101、膜片部件102、上接体103、限位垫圈104、测试用杆105和密封圈108。上述下接体101、膜片部件102、上接体103、限位垫圈104、测试用杆105和密封圈 108的设置或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中的相同,这里不再进行赘述。不同是,在该实施例二中,在上述下接体103和上接体101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密封圈 108。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详细描述了一种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因此,在上述实施例公开的该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的绝压表。请参阅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具有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的绝压表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包括由所述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内连接的下接体101、密封圈108与膜片部件102组成的外腔301 ;由所述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内连接的膜片部件102、密封圈108、波纹管303与上接体103组成的内腔302。连接于所述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内的测试用杆或传递杆305外侧,并且底端与限位垫圈104连接的波纹管303 ;设置于所述波纹管303外侧的传递杆305 ;连接于所述波纹管303和传递杆305上部与所述测试用杆105或传递杆305连接的机芯304。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绝压表的传递杆305用于将膜片106变形后的位移传递给机芯304,再由指针306指示出当前的压力值。另外,在上接体103与下接体101连接面的沟槽内同样设置有密封圈;在与膜片部件102组成内腔302的上接体103的沟槽,以及与膜片部件102组成外腔301的下接体101 的沟槽内设置有密封圈,以保证内腔302与外腔301之间的密封。此外,参照附图1和附图2,在该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安装或组装于绝压表内时, 以及最终检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为第一步,将上接体103和下接体101的紧固螺钉拧下,拿开上接体103。第二步,将测试用杆105从膜片部件102上的连接螺钉107上拧下,再将绝压表的传递杆305拧入连接螺钉107。第三步,将上接体103压住膜片106,并利用紧固螺钉将上接体103和下接体101紧固。第四步,按实际工艺文件的要求,依次拧入波纹管303、焊接传递杆305与波纹管 303的上部、再装上机芯304。第五步,按实际工艺文件的要求,对内腔302和外腔301同时抽真空(负压),至规定真空值,关闭内腔302,打开外腔301并接通大气。第六步,观查传递杆,确定传递杆无任何弯曲变形,再上下拉动传递杆,确定无沉重感,最后完成对该绝压表的正常调校。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限位垫圈104的厚度直接影响膜片部件102,即要确保限位垫圈104的厚度保证膜片部件102的位移量在0. 05 0. 2mm范围内,因此,在组装上述实施例公开的绝压表时,需要对选择的限位垫圈104的厚度进行测试。请参阅附图1和附图3,所采用的测试方式如下第一步,将被测试的绝压表401拧入仪表检测台402的接头上,使位移传感器探头 403接触测试用杆105的上端。第二步,向被测试的绝压表401内加压,从标准压力表404中读取压力值,并逐步加至实际工艺文件规定的压力,从膜片位移测量仪405中读取位移值。第三步,若位移值大于规定值,即位移量的范围超过0. 05 0. 2mm,则更换较厚的限位垫圈104 ;若位移值小于规定值,则应更换较薄的限位垫圈104,持续进行检测直至位移值达到规定值。第四步,在检测合格的上接体103和下接体101上分别写上同一编号,完成在组装绝压表前对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的检测或测量。需要说明的是,在利用检测好的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组装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绝压表时,检测合格的上接体103、下接体101、膜片部件102和限位垫圈105为一一对应的,不能混用。上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具有该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的绝压表,通过利用或更换不同厚度的限位垫圈,以确保在同量程的压力下,膜片的位移量在0. 05 0. 2mm范围内,促使限位垫圈与上接体的下面接触上,并阻止膜片继续变形和继续向上位移,使得在不论大气压力大于内腔压力的多少倍的情况下,都不会使传递杆受力变弯,而保证传递杆和机芯的正常工作。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沟槽的下接体;设置于所述下接体沟槽内的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密封圈上的膜片部件;压制所述膜片部件,并与所述下接体端面连接的上接体;设置于所述膜片部件上在受压后与所述上接体接触的限位垫圈;穿过所述上接体与所述膜片部件连接的测试用杆或传递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部件包括膜片和连接螺钉; 所述膜片设置于所述下接体与所述上接体之间;所述连接螺钉连接于所述膜片圆心处,所述连接螺钉上部分穿过所述上接体与所述测试用杆或传递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钉包括 上部分与所述测试用杆或传递杆连接的螺钉;下部分套入所述限位垫圈与所述膜片连接的圆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垫圈为具有内孔的圆形垫圈; 所述具有内孔的圆形垫圈套入所述圆台中;所述圆形垫圈的厚度使与其连接的所述膜片部件的位移量范围为0. 05 0. 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接体和上接体连接处的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用杆或传递杆为一圆杆; 或所述测试用杆或传递杆为一 Φ1. 5的钢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体和所述下接体连接的端面上分别设有10个小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体和所述下接体连接的端面上分别设有沟槽;所述沟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传递杆或测试用杆的外侧,底端与限位垫圈连接的波纹管; 所述膜片部件与密封圈、波纹管、上接体组成绝压表的内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该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为具有沟槽的下接体;沟槽内放置有密封圈,设置于密封圈上的膜片部件;压制膜片部件与下接体端面连接的上接体;设置于膜片部件上在受压后与上接体接触的限位垫圈;穿过上接体与膜片部件连接的测试用杆或传递杆。在由该绝压表膜片限位装置构成的绝压表中,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安装在膜片部件上的限位垫圈与上接体的下面发生接触,阻止膜片部件继续变形和继续向上的位移,从而保证与连接螺钉连接的测试用杆不继续受向上的压力,使该测试用杆不发生弯曲,进而使机芯传递杆也不会发生变形,从而保证了传递杆和机芯的正常工作。
文档编号G01L7/08GK202057446SQ20102067555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2日
发明者吕春兰, 吴小亚, 甘大方 申请人:北京布莱迪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北京布莱迪工程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