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液晶面板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器检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液晶面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 TFT-LCD)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场控制液晶分子的状态,从而控制背光源产生的光线能否通 过液晶分子,进而透过彩色滤光片各色阻,以达到显示屏上的彩色图案效果。在TFT-IXD的制造过程中,包括阵列(Array)、彩膜(CF)、成盒(Cell)及模组 (Module)工艺。其中,模组工艺中包括COG (Chip on Glass)工艺和FOG (FPC on Glass) 工艺。COG工艺即为在对盒后面板的端子区域(fanout区域)绑定驱动电路(Driver IC); FOG工艺即为在上述端子区域绑定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 Circuit,简称FPC),该柔 性电路板上具有金手指,端子区域包括端子引线(PAD),上述的绑定即为利用异方性导电胶 (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简称ACF)将金手指和端子引线热压接连接到一起,导通 柔性电路板和端子引线。在FOG工艺之后一般进行点灯检测,即通过与柔性电路板连接的 点灯检查机,依次传输信号至柔性电路板的金手指、ACF和面板的端子引线,进而将面板点 亮进行检测。但是,上述的液晶面板检测存在以下的技术缺陷由于ACF在FOG工艺中是使用的 热压连接技术,连接上以后ACF就很难去除,因此,若被检测面板发生点灯不良,则必然造 成柔性电路板的浪费,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面板检测装置,解决面板点灯检测时容易造成 柔性电路板浪费的问题,实现不经ACF绑定而使得端子引线直接接触柔性电路板金手指进 行点灯检测,从而降低生产风险并减少柔性电路板的浪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晶面板检测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凹 槽以及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垂直;所述凹槽内滑动设置有背光源,所述 背光源的上表面设置有面板卡槽;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压头,所述压头的与 所述面板卡槽相对的一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柔性电路板的压接端。如上所述的液晶面板检测装置,所述压接端设置有螺孔和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 钉穿入所述螺孔内。如上所述的液晶面板检测装置,所述紧固螺钉与所述螺孔的穿入面处设置有垫 片。如上所述的液晶面板检测装置,所述压接端还设置有缓冲垫。如上所述的液晶面板检测装置,所述基座为超硬铝材质的基座。本实用新型的液晶面板检测装置,通过设置凹槽和压头等部件,可以使得被检测 面板上的端子引线与柔性电路板上的金手指不经过ACF而直接接触,解决了面板点灯检测时容易造成柔性电路板浪费的问题,实现了不经ACF绑定而使得端子引线直接接触柔性电 路板金手指进行点灯检测,从而降低生产风险并减少柔性电路板的浪费。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晶面板检测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晶面板检测装置实施例中的面板固定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晶面板检测装置实施例中的面板固定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液晶面板检测装置实施例中的柔性电路板固定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液晶面板检测装置实施例中的柔性电路板固定结构的侧视图; 图6为图5中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液晶面板检测装置实施例的对位应用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液晶面板检测装置实施例的对位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液晶面板检测装置实施例的压接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基座;12-凹槽;13-固定杆;[0024]14-压头;15-背光源;16-卡槽;[0025]17-被检测面板;18-紧固螺钉;19-柔性电路板[0026]20-垫片;21-缓冲垫;22-转接部;[0027]23-连接部;24-压接部;25-转接区;[0028]26-压接区;27-对接区;28-金手指;[0029]29-端子引线;30-端子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 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 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了一种液晶面板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基 座,基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背光源和面板的凹槽,还设置有固定杆,该固定杆上设置有用于 固定柔性电路板的压头,压头的压接端与凹槽内的面板相对,从而可以使得将面板上的端 子引线和柔性电路板上的金手指直接压接接触,不经ACF绑定即可进行点灯测试,降低了 生产风险和柔性电路板的浪费。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晶面板检测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检测装置包括基座11,基座11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12和固定杆13,固定杆13与基座11的上表 面垂直。基座11例如可以采用超硬铝的材质,以防止发生形变,有益于较大规模的量产。其中,凹槽12内滑动设置有背光源,背光源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固定被检测面板 的面板卡槽。固定杆1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柔性电路板的压头14,该压头14可以沿固定杆 13上下移动。例如,可以通过滑轨或者螺钉等固定压头14,并通过调节螺钉等使得压头14 可以沿固定杆13上下移动。柔性电路板固定在压头14的下端面即压接端处,该压接端与 面板卡槽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凹槽12内设置背光源和面板的结构参见图2和图3,图2为本实用新 型液晶面板检测装置实施例中的面板固定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晶面板检测 装置实施例中的面板固定结构的俯视图。基座11上设置有凹槽12,凹槽12内设置有背光 源15,该背光源15可以在凹槽12内相对于基座11进行滑动。在背光源15的上表面设置 有卡槽16,被检测面板17可以沿图3中所示的箭头方向滑入卡槽16中。该卡槽16的尺寸 可以根据被检测面板17的大小制作。本实施例中,固定杆13上设置的压头14的结构参见图4和图5,图4为本实用新 型液晶面板检测装置实施例中的柔性电路板固定结构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液晶面 板检测装置实施例中的柔性电路板固定结构的侧视图。该压头的压接端设置有螺孔,通过 紧固螺钉18穿入螺孔内,将柔性电路板19固定在该压接端处。在紧固螺钉18的螺钉帽处 设置垫片20,该垫片20的设置进一步紧固柔性电路板19。此外,在柔性电路板19的压接 部与压头的压接端之间还设置缓冲垫21,以缓和柔性电路板19的压接受力,防止柔性电路 板19损坏。其中,上述的柔性电路板19的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结构进行了改进,参见图6所 示,图6为图5中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该柔性电路板在现有的结构基础上增加了 长度,包括转接部22、连接部23和压接部M。通过增加其长度,可以提高易用性,使其在检 测过程中不易因过短而弯折破损。转接部22上设置有各种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简称 SMT)元器件,其可以用于连接至点灯检查机,具体可以通过其左端的转接区25与转接板上 的联结器连接,进而连接至点灯检查机。连接部23用于连接转接部22和压接部M。压接 部M用于与被检测面板的端子引线直接压接,具体可以通过其右端的压接区26与端子引 线压接;同时,为防止该柔性电路板损坏,可以在该压接部M的右端与cell的压接端背面 设置补强板。在转接部22与连接部23之间,以及连接部23和压接部M之间的对接区27, 可以通过ACF热压对接导通。以下说明利用本实施例的液晶面板检测装置进行点灯检测的原理首先,可以根据图2和图3所示将被检测面板17插入卡槽16中,并根据图4和图 5所示将柔性电路板19固定在压头的压接端处。接着,将柔性电路板19上的金手指和被检测面板17上的端子引线进行对位。具 体可参见图7、图8和图9所示的对位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液晶面板检测装置实施例的对 位应用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液晶面板检测装置实施例的对位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实 用新型液晶面板检测装置实施例的压接状态示意图。其中,在柔性电路板19上的压接区设置有金手指观,在被检测面板17上的端子区域30设置有端子引线四。可以在对位的过程中使用放大镜进行对位,放大镜对位方法 简单,易于操作且故障率低。放大镜下观察金手指观和端子引线四的对位状态,对端子引 线四和金手指观的相对位置进行不断调整,使之对位准确。并且,在调整对位完成后,可 以固定背光源15的位置,使得再次向背光源15上的卡槽16内放入被检测面板17时可以 不必重新调整位置。然后,参见图9,在对位完成后,下压该液晶面板检测装置的压头14,使得柔性电 路板19上的金手指洲与被检测面板17上的端子引线四接触良好,从而点亮被检测面板 17。该液晶面板检测装置可以在COG工艺完成后且FOG工艺前即对被检测面板进行点 灯测试,相比较于现在的FOG工艺完成后的点灯测试,可以提前检测出被检测面板的不良, 在大规模量产时可以降低生产的风险;同时对于点灯不良可以将柔性电路板的影响排出在 外,对于工程中出现的COG工艺完成后产品即被检测面板的批量性不良,如果在COG工艺完 成后就可以及时检测出,可以减少柔性电路板的浪费;且由于不使用ACF进行FOG绑定,柔 性电路板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减少浪费。本实施例的液晶面板检测装置,通过设置凹槽和压头等部件,可以使得被检测面 板上的端子引线与柔性电路板上的金手指不经过ACF而直接接触,解决了面板点灯检测时 容易造成柔性电路板浪费的问题,实现了不经ACF绑定而使得端子引线直接接触柔性电路 板金手指进行点灯检测,从而降低生产风险并减少柔性电路板的浪费。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 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面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以及 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垂直;所述凹槽内滑动设置有背光源,所述背光源的上表面设置有面板卡槽;所述固定杆上 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压头,所述压头的与所述面板卡槽相对的一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柔性电 路板的压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端设置有螺孔和 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穿入所述螺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面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钉与所述螺孔 的穿入面处设置有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端还设置有缓冲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为超硬铝材质的基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晶面板检测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以及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垂直;所述凹槽内滑动设置有背光源,所述背光源的上表面设置有面板卡槽;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压头,所述压头的与所述面板卡槽相对的一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柔性电路板的压接端。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得被检测面板上的端子引线与柔性电路板上的金手指不经过ACF而直接接触,实现了不经ACF绑定而使得端子引线直接接触柔性电路板金手指进行点灯检测,从而降低生产风险并减少柔性电路板的浪费。
文档编号G01R31/00GK201909918SQ201020692228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0日
发明者朴进山, 李兴华, 王州平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