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梯用钢丝绳双绳疲劳试验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丝绳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用钢丝绳双绳疲劳试验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梯用钢丝绳在电梯中运行特点负荷变化大,启动频繁,运行方向多变,安全要求高,更需要承受一定的震动负荷和冲击负荷,目前我国在测试产品标准中无疲劳寿命指标规定要求,更没有相应测试指标的试验机,各整机厂和钢丝绳制造工厂只能采用国外生产的立式疲劳试验机和行星式疲劳试验机,这两种疲劳试验机存在价格较高、不易推广使用、测试数据和实际使用数据有一定偏差的缺点,且测试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测试准确的疲劳试验机,提高测试机的工作效率。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用钢丝绳双绳疲劳试验机,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输出轴上设置有两个驱动轮,所述每个驱动轮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弯曲轮和第二弯曲轮,所述第一弯曲轮与第二弯曲轮之间设置有负载轮,所述负载轮上连接负载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电控器,所述驱动装置输出轴上连接自动计数装置。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曳引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弯曲轮、第二弯曲轮及负载轮采用球墨铸铁制造,其表面硬度为 HV240 260。进一步的,所述弯曲轮和负载轮表面设置有径向截面为半圆弧的凹槽。进一步的,所述负载装置采用液压负载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体积较小节省空间,使用安全,能同时测试两根钢丝绳运行效率高,适于大范围推广使用,自动记录运行数据,测试数据准确。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为电梯用钢丝绳双绳疲劳试验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驱动轮安装结构示意图。I、驱动装置;2、驱动轮;3、第一弯曲轮;4、第二弯曲轮;5、负载轮;6、负载装置;7、电控器;8、自动计数器;9、绳头锁紧装置;10、钢丝绳试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图1、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梯用钢丝绳双绳疲劳试验机,包括驱动装置I,所述驱动装置I输出轴上设置有两个驱动轮2,所述每个驱动轮2 —侧均设置有第一弯曲轮3和第二弯曲轮4,所述第一弯曲轮3与第二弯曲轮4之间设置有负载轮5,所述第一弯曲轮3、第二弯曲轮4及负载轮5采用球墨铸铁制造,其表面硬度为HV240 260 ;所述负载轮5上连接负载装置6,所述负载装置6采用液压负载装置;所述驱动装置I采用曳引机;所述驱动装置I电连接电控器7,所述驱动装置I输出轴上连接自动计数装置8。所述第一弯曲轮3、第二弯曲轮4和负载轮5表面设置有径向截面为半圆弧的凹槽。工作时在曳引机输出轴上安装的两个驱动轮2上分别缠绕一根钢丝绳试样10,并通过绳头锁紧装置9将钢丝绳试样10首尾相连,钢丝绳试样10依次绕过第一弯曲轮3、负载轮5和第二弯曲轮4,在负载轮5上通过液压负载装置为钢丝绳试样10加压,通过电控器7设定速度与工作模式,带动驱动轮2做模拟电梯升降的往复运动进行实验,并通过自动计数器进行计数;试验时还可以通过电控器7设置换向间隙减少曳引机往复换向产生冲击。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 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梯用钢丝绳双绳疲劳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输出轴上设置有两个驱动轮,所述每个驱动轮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弯曲轮和第二弯曲轮,所述第一弯曲轮与第二弯曲轮之间设置有负载轮,所述负载轮上连接负载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电控器,所述驱动装置输出轴上连接自动计数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梯用钢丝绳双绳疲劳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曳引机。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梯用钢丝绳双绳疲劳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轮、第二弯曲轮及负载轮采用球墨铸铁制造,其表面硬度为HV240 260。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梯用钢丝绳双绳疲劳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轮和负载轮表面设置有径向截面为半圆弧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梯用钢丝绳双绳疲劳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装置采用液压负载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梯用钢丝绳双绳疲劳试验机,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输出轴上设置有两个驱动轮,所述每个驱动轮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弯曲轮和第二弯曲轮,所述第一弯曲轮与第二弯曲轮之间设置有负载轮,所述负载轮上连接负载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电控器,所述驱动装置输出轴上连接自动计数装置;结构简单、体积较小节省空间,使用安全,能同时测试两根钢丝绳运行效率高,适于大范围推广使用,自动记录运行数据测试数据准确。
文档编号G01N3/36GK202757852SQ201220415729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1日
发明者张 浩, 蒋雪江, 徐新利, 丁家新 申请人:无锡通用钢绳有限公司